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128)

吃饭的时候团团很给他妈面子,手拿半张饼,谁给他夹什么他要什么,鸡蛋可以,茄子豆角可以,只是一勺酱菜也行。

半张半张的卷饼吃了三个,团团又喝半碗杂粮粥。饶是刘家人有心理准备,也没想到娇养长大的小孩这么不挑食。刘大姑不禁说:“将来团团肯定能长个大高个。”

团团点头:“像爸爸这么高。爸爸,我吃好了,你还没吃好。”

张怀民:“吃好就出去。”

“就不出去!”不光不出去,还故意把板凳移到他身边靠他腿上。

没等张怀民吃好,玩累了且吃累了的小孩忍不住打瞌睡。张怀民三两下吃完就抱着他去外面树下哄他睡觉。

刘大姑叫苏笑笑慢慢吃多吃点。

苏笑笑细嚼慢咽,趁机问她表妹和堂弟复习的咋样。刘大姑摇头:“不行。人家老师说他们基础差。”

苏笑笑道:“别灰心。您想想高考停了十年,十年前的高中生学的东西忘得七七八八,现在的高中生以前天天闹革命都不进教室,知识水平可能跟小学生差不多。你复习到初中兴许都能考上。”

刘小叔摇头:“你能知道上面打算恢复高考,其他人肯定也知道。这咋竞争啊?”

苏笑笑想起岛上那些初中生不禁点头:“小叔说得对。”忽然想到上辈子经常刷到选专业的视频,“那就选人家看不上的大学和专业。像师大、人大啥的都别选。什么林大农大,哪个专业别人没听说过就选哪个。只要那个专业招生,就算只有你一个学生,学校也会安排老师上课。”

刘小叔又忍不住问:“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吧?”

他小儿子听不下去:“这不行那也不行,都像您这样,人家喂到你嘴里你都不知道张嘴!”

第51章 人心易变你去,有可能落榜。你不去肯……

苏笑笑的小叔被儿子噎得有口难言,不禁气急败坏:“你考,我看你能考个啥!”

小堂弟嗓门比爹大:“考上啥上啥!明年考不上,后年我去城里上高中,两年后再考!”

刘大姑打圆场:“正吃饭吵吵啥?”转向他弟,“孩子有志气你不夸他还泼冷水,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刘小叔不敢跟他大姐吵吵,满脸不服也只能憋着。

苏笑笑跟老家人不熟,没什么可聊的,打算吃过饭就回去,可苏团团不愿意。

张怀民抱着他到门外树底下,苏团团不但没睡反而醒了。村里胆大的小孩发现他一脸好奇地打量他们,就叫苏团团下来玩。

仗着爸爸在身边,苏团团不怯生,从他爸怀里下来就问人家玩什么。

喊苏团团的小孩朝张怀民看去,张怀民表示不许上山下河。言外之意除了这两个地方去哪儿都行,于是一群孩子利用村中复杂的地形——房屋、草垛、菜园子等等,玩抓小鬼子的游戏。

猜拳决定,输的人当小鬼子。苏团团不擅长猜拳,三局两胜也输了。他立志要扳回一局,所以苏笑笑找到他问玩好了吗,团团的回答是“妈妈不要打扰我。”

苏笑笑看看时间,最多两点钟,七点半天才黑,现在让他回城他肯定抱怨,干嘛这么早回来。

刘大姑看着苏笑笑从小孩堆里过来,问:“团团不在那边?”

“在。”苏笑笑点头,“要再玩会儿。”

刘大姑:“想再玩会儿就让他再玩会儿。天还早,你又没啥事,那么早回去干啥?”突然想到苏笑笑的邻居赵大妈说她忙,昨天去找苏笑笑又正好碰到她出去,“是不是还有啥事?有事你和怀民先回去?”

苏笑笑道:“事都办好了。”

张怀民跟刘家人没有共同话题,在外面傻站着很别扭,就提醒苏笑笑是不是还没给她爷奶上坟。

刘大姑不禁说:“差点忘了。我去叠纸钱。”

苏笑笑看一下张怀民。张怀民提醒大姑就是想找点事做,见状跟她进屋。

苏笑笑买了一捆纸钱,刘大姑拆开给她一沓,幸好原身会,苏笑笑的两只手按在纸钱上搓几下,一沓整齐的纸钱散而不乱。

张怀民没干过这事,看了又看也没学会。

苏笑笑的小婶见他手忙脚乱的顿时想笑:“给我吧。”

张怀民递给她,去把鞭炮拿出来。

苏笑笑提醒:“拿火柴了吗?”

张怀民去厨房找一盒洋火。

这么一会儿几人就把一捆纸钱整理出来。刘小叔把他家篮子找出来,叠好的纸钱放篮子里,张怀民拎着鞭炮,刘家大伯扛着铁锨,一群人去上坟。

团团以为爸爸妈妈要走,着急大喊:“爸爸,妈妈,等等我!”

跟他一样不会猜拳的小孩说:“你爸爸妈妈不走。”

“我爸爸妈妈去哪儿?”

小孩指着种满松树的地方:“去上坟。”

另一个小孩说:“看望死人。”

团团:“我爸爸妈妈还回来吗?”

两个小孩异口同声:“过一会儿就回来。”

团团放心了,跟他们继续玩儿。

刘大姑挺迷信,到爹娘坟前就嘀咕,“这是笑笑一家给你们买的。收到笑笑的钱就保佑他们一家好好的。刘大军没良心,笑笑是个好的。”

刘大伯一边从河沟边挖土盖坟上一边嘀咕,“又来给你们添土了,这周围就数你们的坟头大,您二老能不能保佑孙子孙女考上大学?”说完就冲他侄子和外甥女招手,让他俩也添一把土。

张怀民原本不信这些事,看到俩人整的跟真的一样,又因为四面没有墙壁遮挡,在只有松树的野外,一会儿一股凉风,以至于他感觉瘆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