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217)

老张很担心儿子,早上去问苏笑笑日理万机的张队回来了吗。苏笑笑告诉他张怀民还在睡。老张心疼儿子,就跟苏笑笑说回头叫老罗去菜市场买只鸡。

张怀民来之前老张才把鸡收拾好。老张跟他简单说几句,就问他要不要去接团团放学。

“不了。”张怀民担心二流子认出他,二流子闲得蛋疼给他添堵,故意找团团麻烦。

罗翠红问:“早饭没吃吧?”

张怀民:“起晚了没什么胃口,就喝一碗胡辣汤。”

罗翠红下意识想说,又买着吃啊?忽然想到苏笑笑还是学生,有时候早上八点有课,她起来洗漱后就得吃饭,吃了饭就赶公交车。

高中到校时间比初中早,团团夏天七点,冬天七点半就要到校,周一早上有升旗仪式,苏笑笑担心团团

迟到被同学嘲笑,所以六点就把他喊起来,团团洗漱后背一会书,苏笑笑买饭回来,娘俩吃了饭就各奔东西。

自从开学每天早上都是这个点,团团中午不回来,苏笑笑时回来时不回来。罗翠红还没习惯。她停顿片刻调整一下就说:“那咱们中午吃鸡。炖着吃还是炒着吃?”

张怀民:“笑笑回来吗?”

老张:“笑笑不挑,你想咋吃?”

张怀民想想:“炖吧。”

罗翠红就去泡木耳、金针菇和蘑菇。打开柜子发现有闺女买的银耳,又泡几朵银耳。

苏笑笑下午有课,妞妞的学校离家远,张新民和王芳中午也不回来,所以罗翠红做好就盛一半,另一半留晚上吃。

老两口疼孙子孙女,所以两个鸡腿给俩孩子留着。老张给张怀民夹菜,一会儿一块鸡肝,一会儿一块鸡胗,还劝张怀民多吃点,张怀民面上不敢表示不满,心里翻白眼。

晚上从老张家出来,张怀民就问苏笑笑明儿忙不忙。苏笑笑点头:“忙啊。怎么了?”

“明天早上我去买菜,咱们晚上吃清蒸鱼和辣子鸡!”

团团扒着他爸的肩膀问:“您一天吃两顿,还没够啊?这么馋?爸,您这回办的案子不会是在缺吃少喝的深山里吧?”

“瞎打听什么。”张怀民拨开他的手,“一只鸡吃两顿,晚上这顿七八口子,都不够塞牙缝的!”

苏笑笑:“不是有鱼吗?”

“妈做饭不行,鸡肉柴,烧的鱼汤我总感觉有一股土腥气!”

苏笑笑心说,还是不辛苦,“河鱼能没有土腥气?再说了,你嫌鱼汤清淡遮不住腥,还要我做清蒸鱼?”

张怀民噎了一下,又想说话,从路口过来的一老太太小跑过来:“是张队吧?”张怀民下意识挡在妻儿前面:“您是?”

小老太太指着张怀民身后房子:“这儿就是我家。张队,想问您点事,去我家?”

张怀民不由得想起之前那两条烟和两瓶五粮液:“没别人,在这儿说也一样。”

第92章 人心不古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

老太太左右前后看看没旁人,她又担心团团年龄小藏不住话,忍不住觑团团。团团多机灵,立刻找苏笑笑要钥匙回家。

其实团团和四个同学也约好了,七点准时到他家学习,九点各回各家。刚才出门时就六点半了,团团也不敢在这里耽搁。

老太太看着团团一溜烟跑远,笑着夸:“团团越来越懂事。”

苏笑笑打趣:“现在放心了?”

老太太不放心,压低声音说出她的顾虑。原来近几年儿女不需要贴补,她手头有点钱,可街上混子多,她担心小偷夜里摸进去偷她的钱就打算存起来。她生于民国,那个时期你方唱罢我登场,谁入主首都谁折腾,导致她不信任一天能换三个行长的银行。

老太太就找熟人,认为有熟人盯着肯定比找不认识的人存钱保险。熟人给她写个单子,说帮她存了。老太太终于踏实了。

前两天周末,她儿媳妇回来看到单子说没用,让她找熟人再开个存款单。

本来就够麻烦人家的,老太太不好意思,忍不住跟儿媳妇多叨叨几句,儿媳妇气得午饭都没吃就走了。

这老太太也气得不轻。这两天气消了,有心思跟老街坊聊这事,老街坊给她出主意,你不好意思找熟人,心里又不踏实,不如找懂法的问问。

张家老大当了二十多年兵,现在又在政法学校上学,找他准没错。

听老太太说完,张怀民跟她回家,到家一看就是个手写收据,上面虽然有签名和日期,可人家要是不认,她只能打官司。

张怀民担心老街坊愁的睡不着,就说他不太懂,明天帮她找更懂的人问问。

回到自家堂屋苏笑笑才问:“那笔钱被老太太的熟人挪用了吧?”

张怀民毫不迟疑地点头:“那人要是赚到钱,等老太太的钱到期,会按银行利息给她。一旦赔了,咱们国家这么大,他随便往哪儿一躲,老太太这辈子都别想见到人。”

“你打算怎么办?”

张怀民:“这种情况属于诈骗。明早给成队去个电话,年底老队长退休,他需要立功向上面争取由他管经警,他应该不介意跑一趟。明天我得去学校。”

苏笑笑问:“会不会得罪什么人?”

“不会!连老太太的钱都惦记的能是什么大人物?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攒的钱也没有高干子弟的一车货赚得多。人家就是不走后门不走私,正儿八经做生意,一个月赚的也比那种人一年骗的多。”

苏笑笑看向他:“你好像挺了解?”

“我也是听说。”张怀民脱掉外套,“洗漱睡觉还是等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