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250)

团团:“大勇,你小叔有没有说去南方哪儿进货?”

“杭城!”陈大勇说出来眼睛一亮,因为杭城有他朋友。

团团笑了:“那简单。回头你再打听打听,要是人家愿意带你,我就叫我表姨夫表舅陪你跟他们一块去。你要觉着人少不安全,再叫上赵大妈的女儿女婿。”

李小光小声说俩字——本钱!

团团:“咱们给大勇凑凑。大勇赚了钱分我们一成?”

陈大勇不希望被朋友看不起,尤其不希望比他小四岁的团团可怜他。结果八字没一撇,杨一名要鸭腿,团团要分成,陈大勇顿时觉着他误交损友,心里头没有一丝自卑。

朱红伟被团团说的心动:“要不我跟大勇一块去?”

李小光:“你妈让你去吗?”

朱红伟比以前爱学习这一点就让他爹妈欣慰。听说他这学期不再倒数,他爹妈已经觉着老天开眼,祖坟冒青烟,所以希望他心无旁骛好好学习。即便他爹妈知道做生意赚钱,也不希望他往外跑,担心他心玩野了。

李小光试探着问:“我呢?”

朱红伟:“你更不行!卖对联你爷都嫌丢人。没上过三天私塾,扯什么士农工商!瞎清高!”

李小光他爷爷嫌卖对联丢人这事一度让李小光在几个朋友跟前抬不起头。李小光的叔爷就是爱跟老张一起钓鱼的“李大爷”。这个李大爷经常跟老张吐槽他哥,老张也知道李小光他爷嫌摆摊丢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以前老张为钱发过愁,他就觉着只要不偷不抢,无论干啥都不丢人。所以就跟“李大爷”一起吐槽李小光的爷爷。

偶尔一次聊的时候没有避开别人,以至于没过多久大家都知道李小光他爷爷瞎讲究。

虽然那事过去几年了,李小光现在听同学提起仍然难为情:“我回头就叫他给我买房。”

杨一名放下筷子:“你爷爷一定会说单位分房。我妈妈单位待遇好,也不是人人都有房。其他单位你干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分到小两室!”

团团问:“还吃不吃?”

李小光摇摇头:“那我以后就去待遇好的单位。”

杨一名:“谁都想进好单位。就我知道的,好单位又没人抢,只能是偏远地区。比如去油田上班。去电力公司当电工。这两样一般人干不了。”

陈大勇点头:“我不敢爬太高,给我再多钱我也干不了。”

李小光思索片刻:“再说吧。我的事不急。关键是大勇。陈大勇,你就算考不上大学,也要上完高中。不然哥几个都是大学生,你只有初中毕业证,我们不嫌弃你,可我们聊的你也听不懂啊。”

团团抬眼看向李小光,心说你聊啥?是国际政治,还是飞机制造火箭发射?像他爸妈这么大岁数,也没见他们张口专业闭口工作。去哪儿吃上哪儿玩,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听不懂的。

李小光冲团团睁大眼睛示意他别说话。

陈大勇信了他的话,拱手道:“啥也不说,以后用得着我的地方,大家尽管开口!我陈大勇犹豫一点,我都不是人!”

李小光赶忙拉下他的手,压低声音:“小声点!”

在堂屋织毛衣的苏笑笑小声问:“他们几个在厨房说什么?接几碗自来水学古人桃园结义?”

“管他们干嘛。”张怀民毫不在意地笑笑,“一天拜一次,也就拜两年。现在再好以后上了大学结了婚都会分道扬镳越走越远。”

苏笑笑:“咱家不搬不一定。你跟朋友分道扬镳是因为你在外当兵。我是因为很多初中同学上到高中正好赶上高考停止知青下乡。中专学校不在这边,所以这边没什么同学。”

“别管他们。”张怀民问,“你要不歇会儿?”

苏笑笑:“趁着天不热织好,夏天就不用碰了。到了秋天正好可以穿。”

张怀民想说什么,看到几个小子从厨房出来,等他们从眼前消失去了书房:“你要不要问问团团出什么事了?”

“你不是不管他们?”

张怀民:“团团年龄小啊。”

“没事。他有事不瞒我。”

周日,苏笑笑在院子里洗床单被单,团团端着盆到她身边。苏笑笑看他一眼:“自己洗。”

“没让你洗。”团团担心隔墙有耳,小声问:“妈妈,大勇做生意没本钱,我想把我的钱借给他?”

苏笑笑瞬间明白前几日几个小的在厨房聊什么:“可以啊。”

“全借吗?我存了好多年的。”

苏笑笑乐了:“不舍得很正常,人之常情。可以借一百。一名借他四五十或一百,加上小光、红伟和大勇自己,两三百块钱够了。借给他太多他压力大,也许还没赚到钱就把人压坏了。”

团团想想陈大勇没出息的样儿:“妈妈说得对!”

苏笑笑摇头笑笑。

晚饭后,团团跑出去玩儿,苏笑笑把大勇借钱做生意一事告诉张怀民。张怀民奇怪:“他父母让他辍学做生意,还

不给他本钱?”

“明摆着不用父母的钱。担心到秋开学想上学,父母不同意吧。”

张怀民无法理解这种父母:“回头问问在哪儿摆摊,我下去查案顺路的话过去看看。”

“到时候再说,别给孩子压力。”

张怀民想想也是。

这几日他的腿可以蹬自行车,虽然不能蹬太快,也值得张怀民高兴。

翌日一早,他骑车慢慢悠悠到单位就发现气氛不对。张怀民以为出大事了,赶忙跑进去。发现大部分同事都在,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忙什么,张怀民奇怪,“忙什么呢?最近不是没有大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