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252)

“对对,这事改天再说。大妈先帮你留意着。”

张怀民想起一件事,到了市局以后经手的案子肯定是大案要案,面对的犯罪嫌疑人十有八/九穷凶极恶:“大爷大妈,我家亲戚,您几位都认识吧?”

大妈想也没想就说:“认识啊。一块住了几十年,哪能不认识。”

“笑笑那边的亲戚,她表弟她姑她叔叔大爷?”

一个大爷说:“认识。不就在那边刘家凹?你爸早两天还叫我去那边钓鱼,我嫌远没去。”

张怀民:“以后有人打听我家在哪儿,请大爷大妈看清楚了再说。”

大爷大妈们想问“咋了?”到嘴边意识到张怀民什么意思,顿时一个比一个严肃,跟入党宣誓似的向张怀民保证,他们不知道张怀民家在哪儿。

话多的大妈补一句:“真是亲戚能不知道你家在哪儿?需要找我们打听的就算不是犯罪分子也没安好心。”

张怀民把车子靠身上,拱手道:“那我先谢谢各位。”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张怀民一脑门黑线,他都四十多了,还孩子呢。张怀民笑着说:“那我先回去?我这条腿还没好利索。”

大爷大妈连连摆手。

张怀民的腿确实有点不舒服,来回骑四五公里,两条腿都发酸发热。张怀民不敢大意,到家脱掉外套裤子就躺床上。

腿不难受了,张怀民下来慢慢活动一会儿,腿热了他才一点一点拉筋。

以前张怀民受过伤,但腿被车撞还是头一回,他对这种伤没经验,想起他妈经常念叨,吃什么补什么,就去菜市场看看。

这个时候菜市场没有鸡鸭也没有猪肉羊肉,只有海鲜。张怀民在岛上那些年吃够了各种海鲜,他瞅一眼就去熟食店。看到猪蹄上的毛,张怀民吃不下去,决定傍晚买只烤鸭,晚上去他爸妈家吃饭。

在路口看到一辆三蹦子,旁边还有几个人大爷大妈,大爷大妈手里拿着菜,他心说走街串巷卖菜的?张怀民过去一看还真是。车里的菜像农民自己种的,还有几个篮子,有的篮子里头是鸡蛋,有的是鸭蛋。张怀民看一眼卖菜的人,看起来六十多岁,有可能五十多岁,叫大叔应该没错:“大叔,这是鹅蛋吧?”

“自家大鹅下的蛋。同志要几个?”

张怀民原本想把奖金和工资都给苏笑笑。苏笑笑问他,下去排查吃饭谁付账。

当然是手下人抢着付账。可是他们工资低,又跟他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张怀民不好意思劫贫济富,就把奖金留下。

奖金还剩一半,张怀民掏出来确定一下,把卖菜的篮子递过去,“都给我吧。”瞥到一抹红,“还有

肉?”

“瘦肉五花肉都没了,只剩几个骨头。本来想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媳妇送过去。你要都给你。”卖菜的大叔把几根排骨拿出来。

张怀民不好意思:“您儿子吃什么?”

“猪下水。”

张怀民想起以前在老乡家里吃过一道菜:“有猪肚吗?”

“有啊。”他又从里头掏出一包。准备回家大爷一看有猪大肠,停下问他多少钱一斤。卖菜的大叔提醒:“这些猪下水您买回去还要洗。”

大爷拎起猪大肠看几眼:“菜市场的没有你的干净。”

卖菜大叔去菜市场问过价格,闻言就报出菜市场的价格。大爷掂量一下猪大肠:“都给我吧。”

张怀民怕他要猪肚,赶紧把猪肚拿下。

买好了张怀民就回家,放下鹅蛋,拎着排骨和猪肚去他父母家。

罗翠红没给他做,中午是杂面馒头小米粥和炒蔬菜,没有一丝荤腥。张怀民叹气:“猪肚和排骨您打算什么时候吃?”

“晚上都回来了再做。可惜妞妞在学校。下回再买你挑周六或周末。”

张怀民没好气道:“你以为想买就能买到?今儿碰巧了,一个开着三蹦子卖菜的老大哥卖剩的。”

罗翠红不禁说:“难怪我去菜市场没看到卖肉的。还以为你在别的菜市场买的。对了,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张怀民:“明天去市局报到。”

老张赶忙问:“升官了?”

“比之前高一点,但能不能坐稳还两说。”

老张想想能在市局上班的都不简单:“明儿我就去人少的地方钓鱼,要是碰到尸体,我给你打电话。你给我留个号码。”

张怀民张张口,他是去公安局上班,不是去百货商店,有提成还是怎么着啊。这一个两个的,张怀民一脸无语:“——怕我不忙是吧?”

“你才多大?正是奋斗的年纪。现在不加油干,以后想干干得动吗?知道处级和厅级的待遇差多少吗?”老张问。

罗翠红好奇:“你当中队长还是大队长啊?”

“大队长。”

老张算了又算也没算明白,头脑发蒙心发慌:“那不就是市区大案和周边几个县的大案要案都要递给你?这是连跳几级啊?这种好事能轮到你?咱家上面又没人,人家不提拔自己的亲信亲戚,凭啥提拔你?不是叫你去背锅吧?”

张怀民乍一听到这事也蒙了。听到局长那番话,估计市局领导也误会他上面有人。

说起来他上面是有人。不出意外钟师长最少能干到副司令。公安局归军管,等钟师长级别上去,他的事钟师长说得上话。再说了,不提钟家还有亓家。之前去分局局长家拜年,张怀民跟他闲聊时趁机打听过,建国初期有个姓亓的将军还活着。张怀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他的照片,跟钟更生有几份像,估计他便是钟更生的亲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