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281)

张怀民的这些资料里头一开始只是文献资料,有民国照片引用的外文,还有最近半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案子和法医检测报告,最后几页才是他个人看法。

部里的领导大概看一下,确定张怀民非无的放矢,让局长回去,他们再看看,下周一上午九点过来开会。

部里的领导能说几句外文,可碰到专业词汇就成了睁眼瞎。之所以再看看,是打算回头请学历高的年轻同志翻译。

以前苏笑笑跟张怀民说过,尽人事听天命。虽然张怀民想凭这份资料得到上面青睐,如果上面重视此事,他本人只得到一句口头夸奖,他也不后悔熬红了眼睛写的手抽筋。

周一清晨,局长碰到张怀民说他去部里开会,可能讨论那份资料,又说他这段时间辛苦了,不忙就回家休息。张怀民闻言确定上面重视起来,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便把此事丢开,该做什么做什么。

第116章 胡说八道离婚不丢人啊

一周后,南方小年,当天上午张怀民刚到单位就被通知去局长办公室。

局长递给张怀民一份文件,张怀民看完张口结舌:“这是,那——”

“先别激动。”局长起身给他倒杯水。

张怀民此刻一脑袋浆糊,本能接过水杯才意识到他坐着局长站着,赶忙起身道谢。局长抬抬手示意他不用多礼,回到他对面坐下。

张怀民认真说:“我认为不妥。那些资料只是用两个月时间整理出来的,还是前人经验,哪能出版。”

局长:“我不这样认为。你看写诗词的书,哪句诗不是前人的。还有研究四大名著和历史的那些人,出版了多少书,有多少自己的东西?我也没见他们把稿费上交国家。”

“可我是公安,国家养的公职人员。”

局长这几天在部里很露脸是托了张怀民的福,他也不希望这名福将折进去:“我们唯一允许的兼职就是写书。我也问过其他同志,你的那份资料里详细注明了案件出处,不存在抄袭。”

这种事张怀民没想过,总觉得不踏实:“可是很多内容被专家看到会觉着像儿童读物。”

“你以为公安队伍学历多高?”局长摇头,“不说别人,我说出去是大学学历,其实就是中专生。这还是在首都。偏远地区的所长都认不全那些资料上的字。不包括洋文。”

张怀民想起以前的战友,识字的不到一半,初中以上学历,包括上过初中的不到三成,而很多人转业去了公安局派出所。

张怀民:“是我忘了。那我签字?”

局长微微点头。

张怀民:“不需要我整理校对?”

“出版社会安排编辑校对。该引用的引用,该注明的注明,这点你放心。”

张怀民把文件给局长:“就这么出版?”

“这几年一天一个变化,没时间让你整理两三年。你整理的那些内容当科普读物足够了。”局长抬手示意他别有心理负担,“我叫人送过去,你等着拿稿费吧。”

张怀民诧异:“这么急?”

“晚一日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害。”还有一点局长没说,别的单位可能也有同志整理资料,不快点出版发下去,哪能显得张怀民的资料珍贵。

这次因为张怀民动作快,他又及时递上去,以后不需要活动退休前他也能调到上面。

到他这个级别,升一级如登天。张怀民的稿费跟局长的仕途比起来不算什么。再说,别人看到那份资料就会想起张怀民是他的兵。所以上面希望出版时,局长极力赞同。

张怀民想想也对:“我感觉只是我们内部知道效果不大。不如像搞计划生育一样宣传出去?这事交给街道办或妇联,派出所抽个民警协助。”

“她们有她们的工作。”

张怀民:“您有所不知,妇联有些同志闲的天天织毛衣。街道大爷大妈都很热心。像我家那边的老头老太太,退休后闲着没事都去公园作妖。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

局长想起他爹前些天迷上什么功,他屡劝没用,还被骂不孝,把他气得半个月没去看过他爹。昨天小年,他被爱人叫过去吃饭,饭后不见老头出去他很奇怪,一问保姆才知道不知道哪家猴孩子想个损招,在公园放鞭炮,吓得一群老头老太太抱头鼠窜又无可奈何。

局长也觉着应该让他老子发挥余热。不然大冬天在公园静坐冥想,先不说进了医院受罪又花钱,万一心梗,他明年就没爹了。

印刷几沓宣传报,在墙壁上写几句标语,用不了多少钱,不需要向上面申请经费,局长可以决定:“先让周边几个区试试。”

张怀民:“老一辈都见过吸抽大/烟的,他们都恨这东西,我相信他们会支持这项工作。”

张怀民不提局长都忘了,以前他听他姨说过,他姨丈的一个亲戚本来家境富裕,被人带上那条路,最后妻离子散,死后连个收尸的都没有。

局长微微点头:“快过年了,这事你别管了。”

张怀民过年需要值班,确实没空管这些。他回到办公室就处理各队递上来的工作报告。

今天周五,张怀民在单位,苏笑笑同样要工作,家里只有团团一人,他嫌无聊就帮陈大勇摆摊。

这两年“投机倒把”越来越严重,其中“官倒”十分猖獗,元旦过后上面严打,导致路边摊也受影响。

以前跟陈大勇和团团几人摆摊的那个同学,农历九月他妈给他买两间店,他把店面装修好就告诉团团,叫团团放假找他玩。放假后团团找他问能不能让陈大勇在他店门口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