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307)

等他姐上手,李小光就让他姐去北边学校门口。学校门口有门卫,没什么人闹事,他姐可以一个人出摊。

老刘家那边由最初的俩人发展到六人,另外四人在皇城东边。

朱红伟去外地上学,他妈就去菜市场附近路口卖饼。经常碰到熟人,地头蛇看出她家在附近,不敢上来找麻烦,担心被街坊群殴。

九月中旬,苏笑笑把凉席拿出来。今天张怀民在家,他俩趁着周末天气好把凉席洗刷干净收起来,床上铺被子,准备迎接冬天。

刚把席晾起来,一个老太太背着箩筐进来,头上包着花毛巾,风尘仆仆的。苏笑笑看一下张怀民,你去我去?张怀民担心对方上手抢再伤到苏笑笑,对来人说:“您等一下。”

来人下意识停下。张怀民到屋里拿俩馒头:“只剩这么多——”

“啊?”来人轻呼一声,反应过来,“不不,不是,我不是要饭的。”

张怀民僵住,不是要饭的,她一大早从哪儿来啊。

来人拿掉毛巾擦擦汗,埋怨:“早上起来感觉挺凉的,没想到走一段路热一身汗。”放下箩筐就说,“我是——”想说她叫什么,估计张怀民不知道,“我是小光,就是你儿子的同学,他姐姐的婆婆。您知道吧?”

苏笑笑失笑:“您啊。小光家不在这边——也不对,你知道小光家在哪儿吧?”

“知道。”

知道还过来,那就不是需要她指路。苏笑笑搬个板凳,“先坐下歇一会儿。”

小光他姐的婆婆太累,也不想多走几步路进屋,坐下就扒开箩筐,拿出两个布包,“那个团团在我们家说水土好,我种的瓜比你家的甜。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夸我。正好桃和石榴熟了吃不完,路边都是卖这些东西的,不值钱,您尝尝。”

苏笑笑哑然,不禁看张怀民,收还是不收啊。

张怀民问:“大嫂,您的意思这是给团团的?”

老大妈来之前找儿媳妇问过,团团的父母是干什么的。担心张怀民不收,又强调东西不值钱,给团团嗑着玩儿。

苏笑笑拿个盆把桃和石榴都接过来,满满一盆:“都给团团?要不要拿一半去小光家?”

老大妈不想去小光家,看到他爷爷的死人脸就烦:“听说小光经常找你家团团玩,让团团给小光吧。团团不在家?”

“学校忙,昨天给他爸打电话说今天上午回来。快回来了。”

大妈点点头:“回来就好。”说完就起身。

苏笑笑让她再歇一会儿,她跟苏笑笑不熟,不好意思:“家里还有事。”

“我送送你。”苏笑笑陪她到胡同口告诉她去哪边坐车。

张怀民洗个桃掰两半,递给苏笑笑一块:“这大嫂比小光他妈会做人做事。”

“小光他爷那样的,她姐的公婆再不懂事,两家人不得天天闹。这桃比你买的好。”

张怀民前几天去分局开会,在路边看到俩老人卖桃,看起来不错,个头挺大,但没有一丝甜味儿,“尝尝石榴?”

苏笑笑点头。张怀民端着盆去堂屋,掰开一个石榴递给苏笑笑,苏笑笑拿碗把石榴籽剥出来,张

怀民的桃吃完就捏一把塞嘴里,“酸酸甜甜,不错!”

苏笑笑呼吸一顿,好一会儿才骂出口:“要不要脸?”

“我替你尝尝味儿。”

苏笑笑把碗搂到自个跟前:“滚!”

“剩下的衣服我洗鞋我刷?”

苏笑笑把碗放到他面前,又拿一个石榴,“一个够吗?”

第126章 孝敬他爸人老了会心软吗?

张怀民好气又好笑。

苏笑笑一个白眼过去,张怀民消停了。

每月四五个周末,平均下来他只能在家过一个半周末——警局总有突发状况,有的人喝了二两黄汤壮了胆敢动刀,市民就近报给公安局。有的人是做生意被骗要杀人,人命关天,也要上报张怀民需不需要武警介入。

难得上午没有同事找他,不想大好光阴用来吵架,张怀民就老老实实剥俩石榴。满满一碗石榴籽,夫妻二人打算好好品尝,团团回来了。

进门看到一盆水果,提包一扔就去洗手,团团抓一把石榴籽给许小军半把。张怀民怒吼:“不会自己剥!?”

“爸爸剥的香。”趁其不备又抓一把,另一只手飞快抓俩大桃逃之夭夭。

苏笑笑捡起掉在桌上的石榴籽塞他嘴里。张怀民气得直瞪眼。苏笑笑装瞎:“再剥啊。”

“你就惯吧!”张怀民掰开一个石榴给她一半,谁也别闲着。

团团拿着洗干净的桃从厨房出来:“要不要削皮啊?”

苏笑笑:“应该没打农药。小光他姐的婆婆种的。”

团团惊得猛一睁大眼睛:“以前在她家教李小光的姐姐做饼,那个大娘可惜我们去的不巧,又说回头熟了给我们摘几筐,还以为是客套话。”

许小军啃着大桃,脆脆的,很甜,“那大娘实在人。”

团团不禁说:“她家好像还有柿子和梨。妈妈,你说回头会不会再给我们送一盆?”

苏笑笑:“要看以后生意怎么样。”

“这样说就市侩了吧。”团团不认同。

苏笑笑:“小光他姐的生意不赚钱,她想给咱们送一盆,也是叫小光的姐姐捎过来。这盆水果是她一大早亲自背来的。”

团团下意识问:“走着来的?”

张怀民给儿子个“傻不傻”的眼神。团团想想坐车都要半个多小时,现在秋老虎那么厉害,背过来不得累中暑,“就你聪明!谁能跟张队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