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32)

她大儿媳妇笑道:“团团还小,不懂事啊。那天公安帮了笑笑,公安和部队一家亲,团团肯定觉着他爸厉害。不过怎么都没听笑笑说这事?”

赵大妈:“她哪知道部队啥时候休假啊。饭好了吗?”

“差不多了,您洗手吧。”

一墙之隔,苏笑笑也叫张怀民洗脸刷牙。

团团稀罕他的“军人爸爸”,张怀民蹲着刷牙,他蹲在旁边歪头打量。张怀民起身洗脸,他起来打量。

张怀民拽住他的手给他洗手,小孩急了:“洗过啦!”

“你跟我去了厕所,再洗一遍。”

小孩摇头:“不要你洗,你手上有刀。”

苏笑笑出来:“什么刀?”

张怀民也奇怪,摊开双手,苏笑笑找到原因:“嫌你的手粗糙。窗台上有蛤蜊油,你抹点,给团团抹点。团团,你爸爸手上这些都是拿枪留下的。”

团团由嫌弃变好奇,张怀民给他抹好蛤蜊油,他把张怀民的手翻来覆去检查,又问:“爸爸的枪呢?”

“在单位。”张怀民拉着儿子到厨房,看到苏笑笑切的土豆片和洋葱片,“一个菜就行。”

苏笑笑点头:“是一个菜。你把钢筋锅端堂屋,团团,拿碗筷,妈妈一会儿就好。”

团团抱着碗筷跟在爸爸身后,苏笑笑把土豆扔锅里,炒到稍稍变色把洋葱扔进去,洋葱熟了,土豆肯定熟了。

苏笑笑把炉子堵上,倒满冷水的烧水壶放炉子上烧热留着饭后刷锅。

张怀民以为钢筋锅里是粥和馒头,结果有馒头,有白水煮好的三个荷包蛋,还有一盆鱼汤。再加上苏笑笑端来的一碟菜,张怀民感叹:“太丰盛!”

“鱼是昨天买的。团团前些天没吃过好东西,我想着这几天有空给他补补。”

张怀民转向儿子:“沾了你的光啊?”

“爸爸不要客气!”团团递给他一个白馒头,“爸爸吃!”

苏笑笑纳闷:“啥时候跟你爸这么好?”

张怀民不想再从儿子口中听到“我的军人爸爸”几个字,抢先道:“先吃饭。”

第14章 以物换物咱家不会变成传说中的黑市吧……

虚掩的大门被推开,张怀民朝南看去,进来个五十来岁的女人,脚步很轻,神色拘谨,衣服干净,个头不高,也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蹦出几个字——旧社会的太太。

张怀民确定张家没有这样的亲戚邻居,他对来人也没什么印象:“笑笑,这不是咱家亲戚吧?”

“哪有亲戚一大早上门的。”苏笑笑放下勺子,“你先吃,我去看看。”

团团好奇,扒着饭桌起身朝外瞅:“我知道,爸爸,她是许奶奶,许奶奶家——”

叽叽喳喳的小话痨叫的张怀民头疼,夹个土豆片塞儿子口中:“听话,我们先吃饭。”

团团听军人爸爸的话,拿起勺子喝鱼汤。

张怀民没带过几天孩子,但他有常识,担心团团喝到鱼刺,让团团先吃鸡蛋,他把鱼刺挑出来。

苏笑笑到院里,没请许慧娟进去,许慧娟依然看到屋里有个男人:“来客了啊?”

“团团的爸爸回来了。”

许慧娟不懂此话何意——

张怀民常年不着家,许慧娟习惯了苏笑笑一个人带孩子,就像没了丈夫的孤儿寡母。昨儿请苏笑笑帮忙,没人照顾团团,还请赵大妈看着。到医院苏笑笑也没提过张怀民。以至于许慧娟不由得重复:“回来了?”

“昨晚回来的。”苏笑笑明知故问,“许婶找我啥事?”

许慧娟面露迟疑,朝堂屋看一下。

苏笑笑:“别管他。这个家我当家。”

声音不大,耳尖的张怀民还是听见了。张怀民要是在乎谁当家,也不会那么好说话——任由儿子姓苏。他在家不在意,不等于在外人面前也不要面子。张怀民小声问:“你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

“妈妈厉害啊。”团团想也没想就说。

张怀民噎了一下,他跟个连“老爹”和“老子”都分不清的小屁孩说这些干嘛。

苏笑笑见许慧娟依然犹豫不决,心说矫情什么啊。不过她面上不显:“许婶,说啊。这里又没外人。”

许慧娟支支吾吾地说:“其实不该麻烦你,这,我也不,也是没有别的办法。”

“出啥事了?”

许慧娟一听苏笑笑主动关心她,瞬间不结巴,“有红糖鸡蛋吗?借我点给你弟妹补身子。”

苏笑笑心说果然是为这事。

张怀民朝院里看看又朝碗里看看,一时想问“还有哪个弟妹?”又想问“煮熟的荷包蛋行吗?”

苏笑笑惊讶:“就这事?许婶,你没备啊?”

言外之意,哪有你这么当老婆婆的。

许慧娟想过苏笑笑像赵大妈一样痛快,也想过苏笑笑果断拒绝,唯独没想到苏笑笑质问,以至于被她问住。

“嗳,不是,我说许婶,医生跟你说过弟妹的预产期吧?咋不早点准备?”

许慧娟的脸微热:“昨儿想去买,正好赶上你弟妹要生,就没去成。”

“昨儿都要生了你才想到买?”

“不算定量啊。”

“算定量也好弄。你可以买瓶麦乳精跟人家换啊。上面不许私下交易,对于以物换物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苏笑笑摇头,“真不是我说您,许婶,城里换不到可以去乡下。你家有没有农村亲戚?拿几尺布或者买两身年轻人结婚穿的衣服,到亲戚家,别说鸡蛋,野鸡蛋野鸭蛋也随你挑。”

许慧娟:“其实我想过,想过两天你弟妹身体好点,我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