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71)

到家门口听到团团大声喊“妈妈”。苏笑笑放下饭盒往楼上跑,就怕慢一点小腿没有楼梯高的苏团团往下爬。

拎着团团到楼下,母子俩就去洗脸。

团团喜欢年糕,不喜欢豆腐,也喜欢炖年糕和豆腐的汤。团团喝完才想起来油条,“妈妈吃不吃油条?”

苏笑笑掰半根,又掰一小块塞他嘴里。

团团就是想尝尝味,见妈妈这么懂他,高兴地笑弯了眼。

苏笑笑起得早,这个时候最多七点,去上班太早,就找出张怀民学习文化课的课本,教团团念主席大作。

苏笑笑原先想教团团古诗。她想到林莹那个不定时炸弹,担心传到她耳朵里她拿古诗做文章,就决定教团团学主席的诗。反正主席诗词多,团团一周学一首,也够他学到上小学。

苏笑笑不会教孩子,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团团,团团听妈妈的话,妈妈也听团团的话。团团能算清这笔账,就算很想出去玩还是先配合妈妈学半小时。

半小时后,苏笑笑不管他。团团出去转一圈,发现大哥哥大姐姐都在吃饭,他又原路回来。苏笑笑趁着他出去这一会儿,把娘俩昨晚换下的衣物洗了,汗湿的鞋拿出来晾晒。

去供销社的路上,团团蹦蹦跳跳地问:“妈妈,明早吃什么呀?”

苏笑笑:“喝粥吃馒头吧。你爸今晚该回来了,我们自己做。”

团团不想喝粥:“爸爸回来干嘛啊?”

苏笑笑乐了:“明早跟爸爸去副食厂,看看有啥好吃的。”

团团记性好,一天一夜过去还记得这事。他跟爸爸到楼下就提醒他拿篮子。张怀民捏捏儿子脸上的软肉:“你是不是胖了?”

“没有!”团团拍拍自己扁扁的肚子。

苏笑笑给张怀民十块钱:“以前家里有点好东西都塞陈雪嘴里,他太瘦了。”

张怀民终于忍不住说:“你还知道啊?”

苏笑笑不是原主,可在张怀民眼中她就是原主,不禁苦笑:“我爹娘说陈雪吃不好容易小产,我能说什么?”

张怀民想想刘大军他们几个一条心,苏笑笑一个人还要带着团团,属于双拳难敌八手,顿时不忍心苛责,“我先去买菜。”

苏笑笑望着张怀民的背影,以为他对原身的行为没有多大意见。现在看来他很在意。如果原身没有消失,一直那么愚孝下去,俩人一定会跟那个郑医生和高老师一样,很难走到最后。

团团可能越来越内向。不过他大概不会变成第二个原身。凭团团还没出生公婆就知道帮团团存钱,他们也不会看着团团当血包。

想到这点,苏笑笑想起元宵节也没给首都去一封信,她看炉火还得一会儿,就上楼给公婆写封信,问他们要不要海产品,解释海产品可以补钙,最适合老人和小孩。

苏笑笑的公婆希望看着孙子孙女长大成人,又不希望不小心摔倒就起不来给儿女添麻烦,所以给苏笑笑回信,除了麻烦她再买一点,还给她寄五十块钱,其中一半是苏笑笑的工资。

钱和信寄到那天,苏笑笑在单位。那天吴双上班,看着苏笑笑去柜台那边取钱,忍不住转身问:“你和张团长的工资不比我和老周低,还有人给你寄钱?”

苏笑笑:“我婆婆让我买点海

带干海鲜。”

吴双震惊:“买点几分钱一斤的东西给你寄五十块钱?我的老天,你婆婆比你妈好?没弄错吧?”

苏笑笑:“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敢信。”

“就是现在亲眼看到我也不敢信。”吴双看着苏笑笑在她对面坐下就伸手,“我看看,是不是五十块钱。”

隔壁柜员很不高兴:“我天天存钱取钱还能弄错?”

苏笑笑笑着把钱递过去。

吴双羡慕:“你这个婆婆好啊。”

苏笑笑点头:“改天休息我就去副食厂买东西。”

吴双想起什么,压低声音说:“去渔民家里,便宜!”

苏笑笑想起林莹个蠢货:“还是去副食厂吧。省得节外生枝。”

“妈妈!”

苏团团跑进来。

苏笑笑把钱塞兜里,伸手接一把孩子:“你慢点,屋里屋外都是包裹,别摔着。”

团团举起春笋:“妈妈,姨姨给我的。”

“哪个姨姨给的?”苏笑笑朝外看去。

第29章 大方小团团爸爸欺负团团。

邮政局门外空无一人,苏笑笑问团团:“姨姨没跟你一块来?”

团团摇头,“姨姨回家了啊。”

苏笑笑:“还记得是哪个姨姨吗?”

团团不假思索地说:“就是那个姨姨啊。”

苏笑笑无语。

邮政局的职工们被他逗乐了。

团团以为大家不信,再次强调:“就是那个姨姨!”

苏笑笑一见儿子要抬高嗓门,赶忙说:“团团,每天来那么多姨姨,妈妈记不清了。是来这里找妈妈的姨姨,还是咱家那边的姨姨?”

“找妈妈写信的姨姨啊。”团团把笋放桌上,苏笑笑想说全是泥,一看他手上身上也不干净就把话咽回去,拽着他到后面厨房倒热水给他洗手,不动声色地问,“比妈妈大还是比妈妈小的姨姨?”

团团边玩水边说:“比妈妈小。”用小手比划一下。苏笑笑见状想说这叫矮不叫小,“你觉着妈妈该喊她姐姐还是妹妹啊?”

团团想也没想就说:“姐姐呀。”

苏笑笑大概知道是谁了。

吴双看娘俩进来就问:“问出来了?”

苏笑笑点头:“前些天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我给她写过信。对了,那天您好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