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遇上绿茵场(219)+番外
但,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含蓄。那就是,哪怕打你骂你,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担忧、关心与爱。
真正的失望是无声的离别。
刘盈当然知道中国民众对祖国这只男足的诟病,但是也知道那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是热爱着这项运动的啊。
这里指的这部分人,并不包括只想从别人的胜利之中找到满足感的冠军追捧者。他们不关心过程,只想要一个可以大声说出“中国NB”的结果和机会。
也许是被这种氛围感染,连中场很多球迷朋友都是站着的。
下半场的比赛,刘盈也不再用一种比较的目光来看。
诚然,此时他们的水平有些令人失望,但是此时的谩骂对于一支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来说似乎并不能起到什么正向的影响。
这一次没能提前离开,刘盈还是被有的媒体抓到了进行一个简单的群访。
当然,这其实也是丽娜给刘盈安排的一部分,对此,丽娜还对刘盈叮嘱了,“现在很多人不是很认同你的中国人文化身份,群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套进去了。你们中国人的说话习惯我想你比我更清楚。他们爱听什么样的话,你有时候也要妥协一下。”
刘盈听后也思考了很多,尤其是今天观赛之后,她还真有一些想法。
群访中有人问道“前几天刚看了英格兰国家队的训练,今天来中国队这边,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刘盈当然不会傻到说两队的训练水准不一样,她有些灵活的笑着回答:“还是祖国的球队更善解人意,今天没有晒到太阳。六月的中国,着实不适合在烈日下就坐了。说道这个,我还挺佩服这些在球场上跑动的足球运动员们,你们真的很棒!”
“那刘盈小姐,看过今天的训练赛对于这次世界杯中国队的结果能不能做出一个评估或者说预测呢?”
这个问题虽然常规,但是问到中国队身上就总觉得有些不安好意了。
“我是一个外行人,这次有幸受邀来看比赛还得感谢球队给我这次机会。这种专业问题好像不是我能准确回答的出的。”
见刘盈似有推脱之意,记者再次发问,“即使是外行人也说两句吧,大家都是半个外行人。”
刘盈只好又多说了几句话。“我只能告诉大家,我对我的祖国很有信心,希望大家也能够多些信心。更何况,有时候,时间未到,还没有等到丰收的时候。但是只要用心耕耘,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第195章 为什么要足球
结束在中国国家队的行程,刘盈接受采访的言论也再一次被公开出来。
她的话也触动了一些对足球这项运动有一些感情的人。他们当然喜欢赢,没有人不喜欢胜利的滋味。但是他们也明白,这支中国队真的走不远,即使靠着主办方的便利进入了世界杯正赛的舞台,也仅仅只是踏上舞台而已。
很多人中国人疑惑,为什么国家要对一个运动项目投入如此之多的人力、财力,不理解一个中国实力相比其他一些项目要弱得多得项目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支持。
就连目前这支国家队里,都有着国家花了几亿资金高价归化得外国球员。更别提教练团、场馆、训练成本等大家看不见得花销。
任何一个比赛,尤其是竞技体育都是一个展现自己国力和综合影响力的平台,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球类运动更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体育不单纯是一种运动、一种竞技,它也是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侧面,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舞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 甚至对政治产生影响。
在西方,很多政治团体的前身就是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组织。而俱乐部也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传播着一些文化或者说理念、政治倾向。最直观的还是球迷经济带来的旅游、消费甚至博彩行业的经济。
刘盈明白,自己的这番话并不能安慰所有对中国国足给予厚望的球迷,更不能使得那些被中国的其他项目养的野心膨胀的冠军粉们冷静一些。但是,正如她看到的魏玉洁女士的那一声声呐喊一样,感染一部分人吧,让中国的足球多些时间。
刘盈曾跟西奥多开玩笑,“你在五大联赛踢不动了就来中国。”
西奥多刚开始也是开玩笑,“宝贝,那你可能要等很久了。”
可是随着这次世界杯,刘盈开始更深入的了解足球,尤其是了解中国足球。她认真的跟西奥多说过,“等我们都离开了现在的工作重心,我们回中国去吧。你可以帮助中国的足球吗?”
西奥多可能也意识到了刘盈的认真,他笑着说,“考虑考虑。”
这一句考虑考虑后,是西奥多对刘盈说的另一番话。
“足球在成为体育之前,先是一项教育。”
“中国的很多孩子很幸福,他们不需要靠足球改变命运,这是国家给他们的底气,但同时也是束缚。”
“就算是我,或者安德烈,托马斯,卢卡斯都去中国踢球,也改变不了什么。赢得了几场比赛,然后呢?”
刘盈听着西奥多的话也想了很多。中国的足球真的不是靠球星能够发展起来的。可是,谁又给这些踢球的孩子一个生活保障呢?
“不是所有人都有退路的,而中国,尤甚。”
刘盈当时还不理解西奥多话的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中国人尤其是这样?”
“我的很多青训队友,他们没能够踢上一线队,但是他们也能够在缺少劳动力的社会里找到诸如销售,牛奶工,售货员,甚至是社区服务的工作。他们可以凭借那份工作获得不错的收入,或者说能够承受他们生活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