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后,在路上捡到忠犬杀手(116)+番外
如今的太子殿下,更是对其极力示好,试图拉拢对方,为自己日后登基称帝增添助力。
谢月凌知道,若自己与崔氏联姻,这一消息一旦传入萧明远耳中,他定会心生猜忌,这可就乱了套了。
因为太子立定,谢家在朝堂的地位变得尴尬微妙,原本三皇子的人也开始另寻出路。
太子党羽与谢国公在诸多朝政事务上意见不合,关系紧张。
但谢家世子谢克己却与太子来往频繁,且在太子的一路举荐之下,仕途顺遂,官职不断高升。
与此同时,陛下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将一些国家大事交予太子处理。由此,开始选择低调行事,不引起太子殿下的过多关注。谢国公更是以抱恙为由,深居简出,在家休养。而谢月凌,也借着各种借口,离开上京。
谢月凌在离开之时,曾问过谢克己,“为什么背叛自己,甘愿替萧明远挡刀?”
他说:“只有萧明远能让我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必再被人指着脊梁骨说,这就是那个歌女的孩子。”
谢月凌旋即说道:“跟着我,同样可以。”
谢克己轻轻摇头,“那不一样,靠着你,我依旧是那个被人瞧不起的贱种。只有靠自己,才能摆脱谢家的阴影。”
谢月凌闻言,一时语塞,她不得不承认,谢克己说的字字句句不无道理。自己当初,何尝不是将他当作一枚棋子?如今,棋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背离棋手的掌控。
“你不怕我用子母同心蛊要了你的命吗?”
谢克己却神色坦然,微微抬起头,“我还有价值,妹妹不会要我的命的。只要我还在,哪怕太子登基,念在我的情分上,也不会对谢氏赶尽杀绝。”
听到此话,谢月凌暗骂,我怕对谢家赶尽杀绝的,就是你。
最终,谢月凌只对谢克己说了一件事:告诉他一件萧明远一直想查的事,王德妃不是因为害死皇后的孩子被杀的,皇后身边的榆姑姑知道当年之事。”
关于此事,宫中一直流传着各种说法。最为广泛的传言是王德妃害死了皇后的孩子,而后被皇后下毒致死,但这些终究只是传闻。
此事,一直如同扎在萧明远心中的一根刺,让他耿耿于怀。
最近谢月凌结合前事,四处打听,才一点点还原出当年事件的大致轮廓。
那时,王德妃诞下皇子,王家势力蠢蠢欲动,似有扩张之势。陛下深知外戚干政的危害,为了避免皇子长大后被外戚操控,便借题发挥,除掉了王德妃,一举切断了皇子与外戚之间的联系。
从一开始,陛下便有意着重培养萧明远,放任萧和昶与谢家勾连,也不过是让谢家以为萧和昶备受重视,有望继承大统,从而稳住了谢家去对付王家。
之后,谢月凌便带着昕寒离开上京,这一去,就是四年。
听陈沐云陈大夫说,神医谷新出了一位神医,对‘天生弱症’很有研究。
所谓“天生弱症”,是一种先天性的气血不足、经脉闭塞之症。据说这位神医曾治愈过几个病例,因此声名远扬。
原本谢国公是打算派人去神医谷请人的,可谢月凌想,反正待在上京也无趣,倒不如趁此机会顺便走走,看看这世间美景。
二人离开上京,一路向南,直奔神医谷。
听说神医谷位于群山深处,四周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是天下医者的圣地,聚集了无数名医与奇珍药材。
经过数日跋涉,谢月凌与昕寒终于抵达神医谷,谷内房屋看着并不起眼,就像是一般村庄一样,青石小路两旁长满了野草,大片的农田里,麦子沉甸甸地低垂着。
谢月凌和昕寒走上前去,向一位正在田间的中年男子打听:“大哥,这是神医谷?”
中年男子直起腰,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道:“对啊,你们是来看病的吧?如今正是收麦子的时节,大家都忙得很,你们想问谁给看病呢?”
谢月凌连忙说道:“大哥,我们想打听刘子素神医在何处。”
中年男子挠了挠头,“紫苏?哦,就在前面右弯那块田割稻子呢,你们去找他吧。”
谢月凌忍不住纠正道:“是子素,刘子素。”
中年男子却摆摆手:“这谷里就一个叫紫苏的,去吧去吧。
谢月凌心中嘀咕,子素变紫苏,这名字瞬间俗气了几分。
二人沿着中年男子所指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男子正在田间忙碌。谢月凌走上前,恭敬地说道:“您是子素神医吗?在下来求医。”
刘紫苏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目光在谢月凌和昕寒身上扫了一圈,“噢噢,等着啊,等我收完这几亩麦子,就给你瞅瞅。”
谢月凌一听,这几亩,收完得什么时候,“收完!等你收完,我骨灰都凉了。”
刘紫苏却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小姑娘说话可真不吉利。你这看着就是弱症,都活了这么多年了,一时半刻哪会死呢。”
谢月凌见刘紫苏如此笃定自己的病症,看来这人确实有几分本事。“我给您钱,你先给我看病?*”
刘紫苏却摇了摇头,“你的钱我肯定能赚着,但是这麦子我得先收了。这要是过了季,可就耽误种新麦子了。”
“我花钱请人给您种。”
“大家都忙着呢,哪有人手啊。要不,你下来给我种?”
谢月凌看了看自己这身,又瞧了瞧那满是泥土的农田,面露难色:“我哪会啊。”
刘紫苏瞅了瞅谢月凌,忍不住嘲笑:“瞅着也是,一副娇娇弱弱的样子,看着就半死不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