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嫁权臣(25)

作者: 江木晓 阅读记录

小德子解释道:“裴大人说自己初入官场,还没能正本立身,想先好好读书做官,过一会儿再娶妻生子。奴婢瞧着,这话就是个幌子嘛!现在做官的都喜欢标榜自己清正。”

“沽名钓誉......”永嘉低了头,继续绘着画。

可朝中大部分人都是先成家后立业的,王家于他的仕途又是何等有助益,他何必在此事上自居清流?没这个道理。

小德子道:“王家听了自然不高兴,裴大人清流没做成,倒把王家得罪了。他在朝中孤身一人,没个老师没个亲戚,这样清清白白的人,别说是探花郎了,就是状元郎也难立足呀!这不,授了侍讲学士后,裴大人就再没动过位置了,直到回乡养病时还是这个。”

永嘉轻轻挑了眉。

如此听来,裴清当年全然不通官场之道,可如今却是个极尽圆滑的人。同一个人,短短几年内竟如此大相径庭,这是为何?

“那一年,他真是回姑苏养病?”她问。

小德子挠了挠头:“这事奴婢没打听来多少。据说裴大人染的是不能吹风的恶疾,所以一回到姑苏就整日闭居,因为裴大人他爹能治病呢,所以连郎中都没请,就没有什么人见过裴大人。”

永嘉的笔停了,直至浓墨在枝丫骨节处洇开时才回过神。

“这件事你须好好查一查,多费些时日也无妨。”

小德子应了声,她换了一支竹管细紫毫染了朱红,往枝上绘了一朵梅花。

梅花......那日的情景又浮现在她眼前。

“他二十有四了,这几年当真是独身一人?难道没有什么相好的?”

第14章 续前缘(2)裴清是一个堪嫁的好人?……

世家高门的子弟,但凡家教松了些,多少都有红颜知己,是名楼教坊里的常客。至于那些为官做宰的朝臣们,朝廷虽有明文不得**狎妓,但偷摸着尝腥的也不少。

小德子回道:“裴大人在这上头的风声不错呢!没人说他有逛青楼、狎娼妓这等腌臜事的。奴婢打听了这么多,打听来打听去,裴大人好像只对官场感兴趣,那些个歌伎优伶、书画古玩之流的闲事,裴大人都不沾。”

永嘉微讶。

“他这人是个权臣奸臣,做的事倒是......”

倒看上去像个好人。

裴清怎么可能是个好人?

-

然而萧承远和她说裴清是个好人,且是个堪嫁的好人。

永嘉不认为裴清和“好人”“堪嫁”两个词沾得上边。

长街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街边支着不少摊子售卖货物,将本不宽敞的街道变得更加拥挤。水泄不通,马车如乌龟一般缓爬着。尚是初春,寒风凄切。车舆厚重的轿帘掩得实,温暖却窒闷,催得月若昏昏欲睡,永嘉却清醒着。

她在想萧承远刚刚说的那些话。

今日她来京西驿站送萧承远,出了年关,萧家人该上路了。这一次既是来为他送行,也是来说一些要紧的话。一则是想问一问萧家到底有没有谋逆,二则是商量日后为他们翻案。

萧承远立在树下,她一见了他鼻子就酸了。

换做从前,永嘉定然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为萧承远掉眼泪,因为从前根本想不到萧承远有一日会过得这么惨。

他瘦了,习武身躯本该健壮,如今却与那些闭居屋中死板读书的文人一样单薄,想是在诏狱里过得实在不好。

“别哭啊,我没死。”

萧承远的第一句话如是说。

熟悉的眼睛里含着笑意,永嘉悬着的心放了下去,眼泪却还是在眼眶里打着转。

他又笑道:“有生之年你还会为我哭一次呢,那我这一遭也算值了。”

永嘉咬了咬唇,差点儿将眼泪逼回去,恼道:“萧承远!”

她是真的怕他死。寻常人背负上谋逆的罪名都会想不开,更何况是他这般傲的少年将军,如鹰折翼,恐怕会以死换忠名。

现在看来,大概是不会死的。

她原以为这一次来见他的氛围会十分凄清,譬如落叶哗啦哗啦掉,萧承远眉目紧锁满含哀愁,但现在好像不是这么个情形。萧承远话语轻松,永嘉也和缓了心情,先问了那句她一直想问的话。

“你们有没有?”

“没有。”

说这句话时,萧承远眼神坚毅,一如从前那位骁勇的将军。

永嘉松了一口气。

裴清弹劾萧家谋逆,此举实在荒谬。可是皇兄的反应让她意想不到,三法司的明证实据亦让她意想不到。难道是她错了?难道萧家真的谋逆了?

还好,还好。

“先委屈你在边关几年,我会想办法把你们救出来,然后给你们翻案。”

永嘉觉得她在今日说出这么一句话,萧承远定然会感动得无以复加,连声赞叹她不愧是他十余年的知心好友。

——然而萧承远并没有。

萧承远皱了皱眉,没说话,却伸手揉她的头发。

他一直喜欢这样,把她打理得好好的云鬟揉得蓬松散乱。她从前恼他,总要扁了嘴把他的手打开,但现在她正言辞恳切豪言壮志要为友人翻案,所以没顾上这个。

他不说话,永嘉以为是自己说得还不够充分,便补充说明道:“我认真考虑过了,从前我没有参政,暂时没有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本事。但我好歹是个嫡亲公主嘛,裴清现在权势正盛,我扳不倒他。等过几年我找着了时机,定然把他打个落花......”

......流水。

豪言壮语没说完,因为萧承远打断了她。

“若想翻案,三年五载都不会出一个结果,还要将你自己搭进去,别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