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权臣(78)
裴清知道他有这般的独门绝技,二人交情颇深,阿明并不问他学这个做什么,只倾囊相授。裴清所要的简单,不过是将声音稍换换,不去学什么男变女的,未有几日他便学会了这个招式。
而今他不愿让永嘉接触到太多,以防她起了疑。
-
裴家院落居于姑苏城外十里的杏花镇上,杏花镇背倚矮山,溪水环绕,是个风景奇秀之地。小院在镇子边缘,临着一方湖泊,幽静无人扰。
杏花镇虽在姑苏城外,却因盛产丝绸而不失城里头那般繁华热闹,永嘉在车马上瞥见了镇上的烟火气,下了车马却见了这偏僻处,不由得讶然:“你们做郎中的,怎的住在这般偏僻的地方?百姓们要求医问药须费上好些脚程呢。”
院落外的青石板间业已杂草丛生,高的甚至及了人膝,裴清搀着她,边道:“医馆在镇上,平日里我们都歇在医馆,不碍事。”
永嘉道:“我将医馆忘了,公爹云游天下去了,那医馆还开着吗?”
裴清道:“开着,我没能继承他的衣钵,他就传给了他的徒弟。”
说着,他推开了院门。竹条做成的门已经有好些斑驳脱落之处,松垮地好像叫人一推就能散了架了,看着便知这儿已经好久没有人来过了。
永嘉道:“那我们等下去看看吧,要紧吗?”她见过的多是宫里头的太医,民间的医馆倒还没有仔仔细细地体会过,又是裴清家的,自然很感兴趣。
裴清笑道:“去吧。”
院子并不大,只有三间屋子。二人进了裴清儿时居住的西屋,院外头的杂草却丛生,屋内却整洁干净,处处收拾得妥当,想是裴父走之前细心打理过的,只添了一层薄薄的灰。
支了轩窗透气,屋内敞亮起来。这儿简朴素净,没有一件多余的物件,丝毫不沾染京城中那些府院里头的奢靡华贵之气。永嘉忽地解了裴府的规制为何那般,明明是个三品大员东阁学士的居所,却处处低调素雅,从主子到下人没有见着铺张的。
原来是自小的习性。
要说这屋里头显得最拥挤的地儿,就是裴清的那几架书架了。架上满满当当地放着书籍,本本都是精心打理好了再放上去的,有些虽因着老旧而泛黄破损,但没有褶皱或是挂了半片书页下来。
她那几个顽劣的弟弟,新拿到的课本还未出三天,就这儿缺一角那儿折三页了,一本好好的书被折腾成了梅干菜似的。
裴清这个人的确很干净利落。
永嘉抽出一本《黄帝内经》,裴清是自小学医的,她是半道入门的,他书架上的有些书她并不读得懂,这本《黄帝内经》却时常翻阅能看进去些。
这本书许是裴清自小就拿着读,一旁的批注兼圈点勾画皆是一股子小孩子气,但字迹方正,看得出有书家底子。高门贵府簪缨之家尤其看中孩子们的字,字如其人人如其字,自小就请了师父来教导。
若是些世家公子有这一手好字,永嘉便会归为家里有这个规矩,写不出好字才是怪。但裴家是如此清贫,裴清却处处像个世家大族里头养出来的。他的字很好看,若是在这上头费心钻研些,说不定能成个我朝名列前茅的书家。
永嘉很好奇,问道:“你的字是谁教的?”
裴清凑上来,见着她手里头拿着的书,淡淡道:“我祖父,他老人家是个秀才。”
永嘉了然地点了点头,秀才嘛,总该是字写得端正的。
裴清静静地看着永嘉颇有兴致地翻着书,他刚刚的那句话一半真一半假,他的字的确是他祖父教的,不过不是这位裴家秀才祖父,而
是忠勤候府的老忠勤候。他祖父的墨宝在当时重金难求一件,他的字,是老忠勤候手把手教的。
永嘉看了有好些时候的书,觉得时辰拖得有些久了才恋恋不舍的放下。裴家虽只是地方上的郎中,但这些藏书却本本都精致,有些甚至是失了传的古本。她正兴高采烈地开口想让裴清把这些带走时,忽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同。
祁隐后,她不再想学医了,一听到、一见到医术相关的东西,就会想到他,想到他的时候心里是一阵疼。久而久之永嘉不再对医术上心,可是自从裴清来了之后,她重拾了这件事,甚至不再讨厌翻开这些医书。
裴清和祁隐很像,这真巧。
或许冥冥之中就注定着有这么一件事。
永嘉抿了抿唇,问道:“不把这些书带走吗?”
裴清笑了笑:“娘子是想让我再开个医馆当郎中?”
永嘉爱惜地抚了抚书:“放在这儿太可惜了,可以拿回去看看呢。你的方子比太医们开得还要好,不应该荒废了。”
之前她晕舟的时候,太医开的方子治标不治本,喝了他开的却没几日就好了。不知为什么,裴清在照料她的身子上头很有天分,她入了裴府之后日日喝着他吩咐的养身汤,如今入了秋,确实觉得身子比以前好许多了。
裴清嗯了一声,道:“那就带回去吧,微臣做殿下的御用太医。”
永嘉一愣,看向裴清,恍惚之中有一种错觉。
好像他是祁隐。
永嘉心绪复杂地敛了眸,没让裴清瞧出什么异样,只浅浅地展了一个笑:“你又要侍奉皇上,又要侍奉我,你说你这个驸马做得痛不痛快?当初还不如娶了那纪家小姐呢,府里头能多个帮衬你的贤内助。”
裴清道:“我心甘情愿。”
裴清走近了永嘉些,眸子里又染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让永嘉看得脸红心跳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