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当权臣嫁太子(132)+番外

作者: 溟栩 阅读记录

只是说拐卖孩童这件事落下了,但是其他的呢,现在誉王殿下倒下去了,那接下来是不是就要轮到明王了?

这天晚上,秦楠清心里想着这件事情,有些睡不着,她突然想到上次去护国寺,那位大师给她一种香料,说是可以助眠。秦楠清下床找出来,点上。

这味道闻起来,让人的心绪瞬间就沉静下来,在秦楠清躺在床上的那一瞬间,她就感受到了疲惫。

没过多久,秦楠清就沉入了梦乡,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再加上她对明王的担心,这天晚上,久违的前世梦境,又出现了。

前世的她,可以说是被保护的很好,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她还在国子监的学堂之中,和唐怡吵吵闹闹,只是因为唐怡大姐的那件事,最近的她有些闷闷不乐的。

“没事的,这不是还有你三姐姐吗,你也不用担心,你现在也是可以去看你大姐姐的啊,你就别伤心了。”秦楠清看着唐怡这幅忧心忡忡的样子,有些担心,想尽办法来安慰她,可是好像没什么效果。

唐怡还是叹气,手拖着下巴,“我当然可以去看,只是我在想,这件事和我大姐姐没有任何关系,我愿意相信我大姐姐,可是这件事母皇说了,是证据确凿的,就连她也不能不顾这些证据。”

“可是,所有人都相信了,这件事就是誉王殿下做的,不管真相如何,老百姓只会愿意相信她们所看到的,现在她们看到的就是誉王殿下草菅人命,甚至连孩童也不放过。就算陛下有意护着,可最终也是无能为力。唐怡,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你现在伤心,也只会让陛下更伤心。”秦楠清说不出什么大义的话,就连这些安慰也是苍白的。

唐怡不是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是她在想自己现在这样,是不是不太合时宜,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三姐姐,按理说现在,她应该出来为母皇分忧的,可是这样一来,所有的事情都会怀疑到她身上,那母皇一定会更伤心的。

“算了吧,我们还是好好听夫子讲吧,这些事情还不是我们能管的,我相信我母皇和姐姐,一定可以找出背后之人的。”

在唐怡说了这番话之后,秦楠清的梦境迅速发展,很快,就轮到了明王殿下跪在勤政殿大殿之上,穿着白衣,后背上被鲜血染红,却还是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决不会弯腰。

后背的伤,因为她跪得用力,而重新崩开,可即使是这样,唐怀还是一声不吭,眸光中带着坚定。

秦楠清想起来了,这是她跟在她一位阿姨的身后,去岭南剿灭一个突然出现的叛军,那些叛军是打着为誉王殿下翻案的口号,可事实上做出的事情与地痞流氓无异,陛下派人招安,那些人却将来使斩杀,狂妄至极。

陛下忍无可忍,直接派人去剿灭他们,而她就在这时,做了先锋,打响了秦小将军的名号,将这支叛军打的是落花流水,只用了一个月,就抓到了头目。

开始这件事,为什么会牵扯到明王的身上?秦楠清想不明白,可她在叛军的老巢,确实搜到了明王的一些凭证,唐怀说是她府上最近跑了一个奴才,还带着明王府的令牌,一切又完美的形成了闭环。

那么接下来呢,明王又为什么会跪在勤政殿,她为什么也会在这里,秦楠清觉得自己的记忆有些缺失,又或者是这段记忆根本就不存在?

秦楠清挣扎着醒来,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洇湿了,她也不明白,这只是一个平常的梦,也没有什么预示,怎么就会让她内心如此害怕,竟然直接惊醒。

梦里的叛军,应该还有一两年才会出现,秦楠清暂时放下心来,可是还没等她梳理好这个梦境,玥一就急匆匆的进来,说是陛下有旨,要她立刻入宫觐见,说是有紧急军情,不仅仅是她,所有在京城的武将,都要在这个时间进宫。

秦楠清穿衣服的手一顿,不可置信的望着玥一,问道:“你说什么?紧急军情?母亲呢,她现在在哪里,她知道吗?”

玥一给她准备热水,“夫人她已经知道了,正在正堂上等着小姐您呢,要和您一起进宫,在路上会告诉你的。”

秦楠清迅速穿衣洗脸,走到正堂之上,和柳茗共乘一辆马车,准备入宫。

“母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有了紧急军情,还要所有的武将都赶过去,莫不是父亲那里有了新的情况?”秦楠清非常希望回事别的原因,而不是那个所谓的叛军,因为叛军一旦出现,就说明这背后之人,准备对明王殿下下手了。

看见女儿对这国家大事如此关心,柳茗也是倍感欣慰,“你放心,不是北地那边,只是这件事也不容小觑,据说是在青宁一带,出现了一直叛军,自称是要为誉王殿下翻供,力保誉王殿下称帝,现如今已经攻下了三座城池。”

不是岭南?秦楠清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可是另一半,这总归是叛军,万一是背后之人做出了和前世不一样的决定呢,秦楠清赌不起。

“西边青宁一带,那不是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吗,我记得那便是小姨她们在镇守,母亲,小姨她……”秦楠清突然想到,叛军已经攻下三城,那小姨现在岂不是非常危险。

柳茗点头,“不过你不用担心,你小姨她没什么事,只是现在已经快要退守到咸阳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你应该知道,誉王她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在几年前还去过那边惩治了一些贪官污吏,所以这件事传到青宁,那边的民众就很气愤,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就想着借此反叛,你小姨已经在安抚民众的情绪,可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