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189)
所以,空有美貌,没有身份地位自保时,美貌其实是一种灾难。
苏言礼的仪表在京中也是堂堂的,也有不少贵妇眼馋过,但他是两榜进士,是朝庭的栋梁,只要他自己不堕落,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嗜好让别人钻空子,那些贵妇也只能馋馋,要是把手伸向一个科举进士、国子监博士,这简直就是对朝庭的一种亵渎,就算这些贵妇再荒唐也要掂量掂量。
这也是苏言礼不愿社交喜欢宅在家里的原因,社会太复杂了,出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落到别人的陷井里。
苏若锦虽有成人的芯子,但大胤朝的上流社会她还真不懂,只能说,在遇到问题时,她比真小孩警觉,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言祖后来有没有去看龙舟,苏若锦就不知道了。
五月初五那天,赵澜让人驾马车过来把苏家人接到了护城河看龙舟的好地段,有棚遮阳,饿了有点心吃,渴了有饮汁喝。
这次不知是巧了,还是怎么回事,晋王府的看台跟郑国公府的看台很近,杨四娘终于有机会和苏若锦一道玩了。
两个小娘子粘在一道,头靠头,扒在栏杆边,朝河里齐头并放的十几艘龙舟交头接耳,看哪艘船漂亮,哪艘能赢,连苏三郎想插话都插不上。
“好多人下了注,我娘也跟着下了点,你有没有下?”
苏若锦心道,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胤朝的龙舟赛,都不知道还能光明正大赌博的。
穿到大胤朝,她娘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那敢来人挤人,今年要不是小郡王请,有专门的看台,他们一家也不准备来凑这个热闹。
他爹甚至说,“没什么好看的,不如在家里读读书。”
苏若锦也不知道他爹为何不喜欢看龙舟,反正,来大胤七年没来凑过热闹。
不喜欢看龙舟的苏言礼正扶着妻子规规矩矩站在晋王府看台后面,他不可能像小孩子一样随意走动跑到围栏边上,只能避着那些贵妇们扫过来的目光,如芒在背,程迎珍也感觉到了,悄悄捏了捏夫君的手,安抚他烦燥的心。
赵澜跟着他哥应对一众世家子过来招呼,余光落在扒在栏杆边上叽叽喳喳的小娘子身上,嘴角微翘。
晋王妃似乎也感觉到有人朝苏博士一家看,又看了看苏博士家那个小娘子,八岁了,除了带着弟弟与郑国公府那个庶出外孙女在一起,没挤到谁人面前,好像对富贵繁华没开窍一般,自顾自的看着水中还没赛的龙舟,叽叽喳喳一副小孩子心性。
她喜欢不被富贵繁华迷了眼的纯良孩子,暗暗点头,朝小儿看过去,这一看,却是眉头一皱,小儿子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要不是嫡长子拉着,估计早就溜了,哪烦应付这些人情往来。
这孩子……
估计龙舟要开始了,苏若锦与杨四娘两个说的口都干了,两个小人儿手拉手带着苏三郎找到晋王府的丫头,“凌春姐姐,我们渴了,帮我们倒杯水。”
王府派的丫头,就是上次照顾过苏若锦的凌春,打过交道,所以相对熟悉了,凌春笑笑,帮三人一人倒了一杯。
苏言礼夫妻站在众人身后不起眼的地方,这次天热,没带苏四郎出来,苏大郎又在东山书院,所以苏家来了四口人。
苏若锦请凌春帮她爹娘也倒些水过去,她笑道,“好,奴婢这就过去。”
苏三郎闲不住,他跟凌春穿过弄道到了苏言礼夫妻哪里,苏若锦看着苏言礼抱起苏三郎才敢移了眼,人多,她习惯性防人贩子。
就在苏若锦喝完一杯水时,人山人海的护城河边突然安静下来,她下意识一慌,伸手就去拉杨四娘的手,结果碰到了一只大手,下意识就缩回手。
转头。
赵澜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侧,见她望过来,侧头弯腰,声音很轻,“马上就开始了。”
“哦。”苏若锦装着不经意的样子朝杨四娘这边挪了挪,伸手就拉住了杨四娘,小头一转朝她一笑,声音也很小,“马上就要开始了。”
一派天真,不知道男女之防的感觉,实际上,她感觉后背要被目光盯透了。
赵澜啊赵澜啊,你干嘛站到我这里啊,你不知道自己是个香饽饽吗?虽然我才八岁,你站这样近,我也会成为别人的靶子呀。
杨四娘也转头笑道,“我知道啊。”每年她都参加,所以知道流程。
苏若锦:……
好吧,她是个土包子。
玉带桥上仪仗重重,庄严肃穆,风被人山人海挡住了,只有热烈当空照。
安静之中,苏若锦额头背上都沁上了细汗,但她一动不敢动,赵澜告诉她,官家马上就要出来了。
晋王府当然离天子很近,苏若锦看向玉带桥上的侍卫,好像基本都能看清他们的面貌,那是不是说等下皇帝来了,她也能看清皇帝长什么样?
天啊,她就要看到皇帝了!
真皇帝啊!
杨四娘显然也有些激动,郑公府的看台在后面两三个位置远,视线不如这里好,若不是苏若锦在晋王府这边,杨四娘一个庶女的女儿也不好随意走动的,估计跟苏言礼夫妇一样,在郑公府的看台后面,被人群挡着,不太容易看清皇帝长什么样。
万籁俱静中,成熙帝被一众儿子拥着负手缓缓步入了玉带桥,在桥的中央停住,瞭了眼河面上整装待发的龙舟,似欣慰一般笑了下。
就在皇帝步入玉带桥的一瞬,众人齐齐跪下磕头,一边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苏若锦都没来得及看清皇帝长什么样,就被赵澜拉着跟着众人跪下磕头,众人都没抬头,她亦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