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32)
见过很多好东西的范增贤也忍不住端起酒盏抿了一口,甫一入喉、酒香味莘,齿间回甘,滋味无穷:“好酒。”
苏博士的礼算是送到大人心坎上去了,长随忍不住又打开了第三个扁平纸盒,里面被四个小格子分开了,第一格里面像是糕点,为何如此晶莹剔透,连里面的桂花是卷是舒都看得清清楚楚。
“大人,你快看,这像不像上次在晋王府看到的琥珀?”
范增贤也被好奇住了,起身一只手负在腰后,一边缓缓走到桂花糕前,拿起一片,举起迎着光看了看,“予之今年送的礼不一般啊!”
长随听了主人的话,若有所思:“大人,难道苏博士想让你给他动一动?”
范增贤似是没听到长随的话,又看了第二格,五彩纷纷的小粒子,不知是什么,又看第三格,颜色深红,品相精致,看不出是什么,低头去闻了闻,一股微酸清甜之气扑鼻而来,好像是用山楂做的糕点,苏予之这是跟山楂干上了呀。
“砚墨,市面上山楂卖多少钱一斤?”
“山楂上市时,小贩们拎篮子卖三文一斤,听说杂货行三斤一文。”长随反应过来了,“大人,这些点心看着精致,实则并不贵。”
刚过不惑之年,范增贤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比如他的上级——吏部尚书,再比如中枢三省,所以他现在需要谨言慎行,收礼只收一些无伤大雅的。
不贵就行。
范增贤让长随把酒放好,“其余都送给夫人。”
“是,大人。”
官宦之间来往,礼物最后都要归到当家主母手中,再由她照送的礼一一回回去。
一直到晚饭时间,苏言礼才回到家中。
程迎珍上前就问,“官人,怎么样?”
苏言礼笑眯眯的点点头,“老师不仅见了我,还让我上元节去他们家灯棚赏灯。”
苏若锦一听双眼瞬间亮了,笑意藏也藏不住。
书同看到二娘子笑的跟小狐狸似的,忍不住把她拉到一边,低声埋怨,“六两啊,都快赶上大人一个月俸禄了。”
苏若锦悄悄看了眼正在家长里短的爹娘,转过头,悄声道,“姓徐的婆子为何眼红的滴血却没有动手?那个兵马司的巡差为何只在摊子周围转悠没敢使手段?”
第29章 芋头炸薯条
最近这段时间生意太顺,书同差点忘了背后还有两豺狼绿眼森森的盯着呢,突然回过味来,“二娘子的意思是不管使了多少银子,只要能进侍郎府范大人就是咱们的保护神?”
苏若锦给他竖大拇指,“没错。”
塞个六两算什么,没有门路的人,为了找到保护神,塞六十、六百两都愿意,但大多时候,平民百姓、普通商贾根本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实权人物。
幸好她生在官宦人家,虽然他爹只是个连养家糊口都有些困难的八品芝麻官,可到底够到了权贵门槛有机会踏进了从三品侍郎府,不管内里怎么样,对于普通外人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哪还敢随意动手。
书同再也不心疼六两银子,恨不得当时再多塞二两,得瑟的昂起头:“二娘子你是不知道那门值的嘴脸,前一刻还阴阳怪气不想让咱们进去,后一刻却跟供财神一样连忙笑脸相迎把咱们引入内。”
高门大府都这样,苏若锦笑笑,提醒:“砸动就可,砸多了,你娶媳妇的银子就少二两啦!”
一听娶媳妇,大小伙脸一红,不好意思的跑了。
书同叔就比苏言礼小三岁,他爹孩子都四个了,他提到媳妇还害羞,不会吧!没想到书同叔这么可爱,苏若锦偷乐!一转身,发现爹娘聊着聊着不知怎么犯起愁来。
“娘,咋了?”
女儿虽小,却是个小大人,程迎珍没瞒女儿:“范大人的年礼算是送了,可我娘家的年礼还没送呢!”
苏若锦:……
瞧了眼她爹,也一脸苦瓜。
人生有三件事让苏言礼难为,一借钱、二是人情往来,第三个当然就是每年陪妻子去伯爵府送年礼,由于日子过得寒酸,给丈人的年礼当然好不到哪里去。
按理说今年赚到钱了可以提些像样的年礼去丈人家了吧!
苏若锦摇摇头,对于伯爵府的年礼,按苏家现在的经济条件买,还是入不了人家的眼。
苏若锦干脆道:“那就跟范大人的一样。”难不成一个没有正经差事的伯府庶子能越过一个从三品的朝廷官员?
“那怎么行。”程迎珍第一个不答应。
反正今年手头不紧,她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吧,苏若锦心道,总不会把家里所有钱都拿出去买伯府年礼吧!
程迎珍当然也没戆到把家里所有钱都拿去买娘家年礼,但是拿出手的也不轻,着实是花了笔钱。
腊月二十八,再不送就小年夜了,一大早上,书同送苏氏夫妻去送年礼,为了气派,董妈妈跟在程迎珍身边一道去了。
有小厮有婆子,既不显眼,也不丢份,京城低等官员家的常规配置刚刚好。
苏若锦在家带小弟,等小弟睡着了,让苏大郎一边看书一边看着,“醒了,叫我哈!”她跑去工房与冯叔一道干活。
说是干活,就是裁纸包山楂片,这个活不重,几岁孩子也干得动。
苏大郎并没有看书,又指派苏三郎看小弟,他到工房折纸盒。
让苏三郎一个三岁的小屁孩静静的看着睡着的小婴儿,他哪里有这个耐心,他不干,跟在苏大郎身后跑到了工房躲在苏若锦身后,随苏大郎怎么哄就是不行。
虽然三个月婴儿不会翻不会爬,苏若锦还是怕小孩子动弹不小心把被子捂到口鼻上,那就糟了,最后让冯叔把摇篮搬进了工房,反正工房里有几眼炉子暖和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