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324)
毛丫把粗面馒头塞到小孩手里,又把荷袋里剩下的几个分给了比较小的孩子。
“三郎,你看着他们吃完,再回去。”
“是,阿姐。”苏三郎大声回道,下巴微抬,朝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孩子看过去,眼神威胁,“谁要是敢抢,我就把谁打趴,让他三天下不了床。”
苏三郎是县令之子,要是放在京城,他身上一套就是寻常细麻布,简朴的很,可是在这群脏兮兮的孩子面前,干净整洁的简直就是富家公子。
苏言礼正七品县太爷,在尉州县,苏三郎还真是最尊贵的小郎君。
那些两眼发亮的大少年都缩着不敢动,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小娃子把馒头吃了。
苏若锦刚出巷子,竟遇到了上官屿。
“上官公子,你怎么在这里?”
“刚才有个孩子找我,说这里打架了,让我过来劝架。”
苏若锦正疑惑小孩子为何找他时,刚才蹲在地上哄小弟的小娘子欣喜的走过来,“公子……”欲言还羞。
她:……
离开尉县一段时间,难道发生了她不知道之事。
上官屿仍旧如往常一般,温文尔雅,“阿乔没事吧。”
“多谢公子,刚才有个贵人给阿弟馒头了。”
明明苏若锦是主事的,小娘子却偏偏目光看向毛丫,一脸谢意的样子。
苏若锦:……
这是什么鬼。
“那就好。”上官屿转头跟苏若锦说道,“这些孩子都是无父无母之人,上次你去京城之后,大人发现他们没有居所,便找了空宅,把他们安排进去,每天让衙门里的厨娘发一顿饭。但是这些孩子正是长身体之时,免不了……”上街找些吃的。
甚至抢。
“上官公子现在就是做这些?”
上官屿点头,“除了孩子,还有老弱病残。”
“这么说,上官公子相当于做了户曹之事,是吧。”
“是的。”上官屿与苏若锦一边走一边说,“裴先生跟大人商议之后,让我统计尉县的人口,看灾荒时失了多少人口,又有多少人逃到这里,便于秋耕分配种地。”
听到裴先生,苏若锦忍不住露出笑意,她果然没看错人,此人是个能吏。
“辛苦上官公子了。”
“二娘子说哪里话。”
……
两人越走越远,小娘子咬咬唇,低头看向自己,灰头土脸,一身脏兮兮,跟貌若天仙的知县千金一比,简直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上官公子这样如朗朗明月般的男子,一定喜欢这样的小娘子吧。
不知不觉走到蔬菜铺子,上官屿准备回县衙,转头之际,欲言又止。
苏若锦发觉,她以为他想问小叔苏言祖,所以装着没看到,抬脚就进铺子。
上官屿觉得苏二娘子不同于一般小娘子,苏大人跟裴先生商量事时都愿意叫上他,也许,他提出来,或许她也赞同吧。
“二娘子——”
苏若锦最怕他叫,结果还是听到了,做了个面部表情建设,转头,假笑的问道,“上官公子有事?”
上官屿抿了抿嘴,“那个……”
“我小叔他在京城很好。”
上官屿一愣。
难道不是问小叔?苏若锦尴尬了,“上官公子你想说什么?”
“我……我的意思是,我想为这些孩子办个私塾,一方面他们有地住有的吃,另一方,不管是学几个字,还是学会算账,也算为他们将来谋条生路,二娘子你觉得呢?”
苏若锦听的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上官公子远虑。”
被小娘子一夸,快三十岁的上官屿有些臊,“这么多年,病病歪歪,浑浑噩噩,现在身体终于好些,若能为陷于苦难之人做些事,也算不枉此生了。”
这下轮到苏若锦臊了,什么情情爱爱,人家早就升华心系苍生了。
“上官公子高义。”苏若锦严肃的说道,“等我爹手中两件大事办妥,我和爹全力支持上官公子。”
上官屿也严肃郑重的给苏若锦揖了一大礼,“屿替这些孩子谢过大人、二娘子。”
苏若锦避开了,连忙让花平把他扶起。
上官屿感兴趣的问,“不知二娘子说的两件大事是……”
“一个是秋种,一个是引入新的粮商进驻尉县。”
前县丞与主薄还想通过霸占资源剥削老百姓,门都没有。
“新粮商?难道裴先生请的人到了?”
这个……应当没有吧!苏若锦出来时还没听说。
她摇头,“我想让小叔过来开个粮铺子。”
明明该不提苏言祖的,怎么她又说上了。
上官屿的反应却很正常,“是啊,少白家就是粮商,而且是出粮重地平江府的,要是他来开铺子,肯定能把马、季两家压下去。”
呃……
咋有种要和平分手的感觉?还是能成为朋友的那种?
苏若锦赶紧收起熊熊的八卦之心,附合的点头,“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苏家隆茂粮行的背后靠山——月华公主,这总能镇住这些地头蛇了吧。
鸡毛菜生长周期特别短,最快的几天就能拨着吃,夏末秋初种后20-25天采收最好,既嫩又有个头又有份量,眼瞅着田里嫩的出水的菜苗采收完,农人们开始陆陆续续翻地,为种冬小麦准备。
九月初三,不仅赵澜带着冬小麦种子来了,苏言祖也带了人手到了尉州县。
苏言礼那叫一个高兴呀,简直跟老父等儿子回来一般,激动的就差哭了,“瑾之,可把你等来了。”
赵澜给老师行礼,“种子从东北运过来,走的是陆路,耽搁了些时间,让老师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