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337)
这可是大胤朝亲王啊!咋像三个月没吃过肉、没喝过肉汤一样?
好像听到苏若锦内心在想什么,吃完一碗,示意再来一碗时,他说道,“守陵人茹素。”
苏若锦:……
那殿下……你现在在干什么?偷嘴?
看到小娘子诧异又不屑的小眼神,燕王殿下笑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它人不知。”
屋内其他人:……
难道他们不是人?
苏若锦假笑,“殿下说笑了。”又盛了一碗野鸡汤给他,并且,把锅里的好肉都捞到了他碗里。
燕王低头就瞧到实实在在的一碗野鸡肉汤,满面笑道:“不知苏二娘子的汤怎么做的,又鲜又美味,引人食欲。”
野鸡本身就是一味鲜物,去腥撇沫到位,加上人参、枸札、红枣等物,什么汤不鲜?
不过有些人在烹饪上确实没有天赋,再好的食材到手里也能做成黑暗料理。
苏若锦不一样,哪怕没有齐全的调味料,她也能把简单的食材做成美味食物。
燕王连干三碗,才放下筷子,他的随从递上巾子,动作矜贵从容,一看就是泼天富贵中浸养的人物。
他再平庸,他也是天潢贵胄,是皇帝之子,只是今天,苏若锦再次看到先帝最不起眼的儿子,不再跟世人有一样的想法。
平庸?
一个墨守陈规之人,会出来吃一介小民的晚饭?他一定知道尉州县县令是苏言礼,也肯定知道苏言礼有什么样的人脉关系。
这根本不是吃的苏若锦的晚饭,而是朝苏言礼来的呀!
吃完之后,春晓马上带毛丫、叶怀真把桌上的菜撤了。
燕王的侍卫也出了门,转眼间,小木屋里只余燕王、苏若锦、花平三人。
他跟苏言礼一般温和隽逸,微微笑道,“小娘子的菜地好像就要成了,是吧。”
也不知道他注意多久了,竟然知道她的菜地开垦了。
“是,殿下。”
“我想在屋前种些菜,苏二娘子可以给我点菜种子吗?”
苏若锦:……
从陵地跑过来,除了吃一嘴,就是为了菜种子?她怎么这么不信呢?
第240章 不一样的京城
那天晚上,燕王还真从苏若锦这里拿了几样种子回去,至于拿回去种不种,那就不得而知了。
贵人离开,她去送,却没让,一行人消失在夜色中。
“花叔,皇陵离这里很近?”可她怎么从没听说过。
花平没有正面回她,而是说道,“明天早上要不要爬山?”
爬山?
苏若锦转头,看向身后,可惜黑压压的什么也看不到。
次日下起了秋雨,等雨过天晴,能爬上山时,已经过去几天了。
站在小山之巅,望向对面,群山叠翠、层林尽染,迤逶磅礴,连她这个不懂风水之人都能看出山峦叠嶂气势非凡。
“赵氏皇陵?”
花平点头。
“他是怎么过来的?”苏若锦看向狭长的深谷,光看一眼,就觉得恐高眩晕,不自觉的朝后退了几步。
花平摇头,“我也不知道。”
苏若锦朝左右看了看,仿佛一直到尽头才看到相连的地方,可从那边绕过来得走好远吧?
“不要看我,我真不知道。”
苏若锦便不再问,直接看向对面,如果没有这条深谷,皇陵就在尉州县边境,抬脚就能到,还真是近到不可思议,但有深谷相阻,就完全不同了,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她暗暗的庆幸,幸好皇陵不在她老爹管辖的范围内,否则怕是有很多不便吧!
看了眼对面掩映在林间的草庐、木屋,晨间薄霭未散,飘飘渺渺,对守得住寂寞的人来说,就是人间仙境,如果心向繁华,那就是深山老林、穷乡僻壤了。
那么燕王属于哪种呢?
花平提醒:“对面守卫让我们离开。”
苏若锦都没看到人,啊了声,看向花平,意思是有人?
花平点头,“走吧,你该回县城准备一下去京城参加杨四娘订婚宴了。”
好吧,是该回去了。
就在苏若锦转身之际,燕王出了小木屋,看向深谷对面。
苏若锦看到他,连忙隔空行礼。
燕王抬手回应。
不管是熟悉程度,还是身份地位,二人都没啥好说的,行完礼,苏若锦离开。
燕王倒是站在门前好久。
秋雨过后,阳光灿烂,温度刚适宜,苏若锦离开后,二百亩地蔬菜陆续出芽,若站在晨光微露中看,那简直就是满满的成就感。
当然,苏若锦离开之前,趁着下雨这几天,跟山沟子里正签了看护二百亩菜地的合约,打理、拨草、收菜等一系列活都包给了山沟子村,她只管卖菜。
回到县城家里,苏若锦收拾一番,准备进京。
苏言礼是一县之令,任职期间,除了述职,不得随意进京,所以这次杨家喜事,他参加不了,爹去不了,娘也不肯去。
得了,还是苏若锦一个人去。
“到时,让你阿兄代替你爹去送个贺仪吃顿饭。”
“知道了。”
苏三郎、苏四郎吵着要跟苏若锦进京,最后苏小妹都被两人带动,闹着要去。
如果苏家是一般小商小户,苏若锦还真愿意带弟弟妹妹出去,可是现在苏言礼大小是个县令,背后有晋王府、范侍郎,不知不觉之中有了潜在的危险,她是不会让弟弟妹妹们冒这个风险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三个小的哄好,逃也似的去了京城。
出了尉州县,一路进京,不知是不是错觉,苏若锦总觉灾情没过的感觉,不管是田头地间,还是小商小贩,总有一种灰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