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43)
算了,要是范夫人不聊起,苏若锦准备放一放,反正过了年她才七岁,先把早饭铺子张罗好,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更踏实。
放下心事,苏若锦整个人松驰下来,小身板靠在他爹腿上,要是范大人再不回来,他们该回去了。
一拔贵妇人终于客气完,她们结伴离开了范侍郎家灯棚,范夫人不慌不忙喝了几口茶水,这才朝苏言礼这边看过来。
苏言礼也留意到了,连忙起身牵儿女过来拜见,“晚辈见过夫人!”
范夫人一脸淡淡笑意,这个逢年过节就来找老爷借钱的国子监夫子,她是不大看得惯的,你说借钱吧就多借点,每次只借个五两、十两,老爷能叫他还嘛,这分明就是来打秋风的。
要是苏言礼知道范夫人这样想他,真要冤死了,那是量力借钱,借多了,还不起,岂不是有失老师的信任。
这就是读书读多了与为人处事处多了之间的区别,老实人真要被世故之人冤死去。
没想到年前竟把五十多两都还了,范夫人还挺意外的,心想,难道我看错了!
可不就是看错了!
范夫人虽然一样笑意淡淡,但眼睛里有了温度,让丫头婆子拿了小食招待苏博士的一双儿女。
苏大郎与苏若锦都没伸手,齐齐看向他们爹。
苏言礼点头了,两个孩子才伸手接过来,拿到手里也并不急着吃,而是乖乖巧巧的站在父亲身侧。
“我听老爷说,你家大公子已经读到四书五经了?”
苏言礼拱手恭敬的回道,“是,夫人。”
大胤朝男子教育,一般从六至八岁,读三字经、幼学琼林、千字文等,等到八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且开始练小楷、行书,小楷是每个学子贡考时必习的字体。
九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读《诗义折中》、《书经图说》等,十岁开始离开家庭到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像诗经、春秋等史著,还学习音乐、射击等,并不像某些朝代只读八股,为考试而考试,大胤朝的进士含金量很高会出很多名流能臣。
范夫人朝歪坐过来的小儿子笑道,“晏儿听到了吧,苏公子才八岁都已经学到这些了,等正月过了,你可得好好进学。”
第39章 娇气包
不论古今,男孩子们之间最讨厌家长当面夸别人家小孩。
范晏嘉也不例外,原本只讨厌爱慕虚荣的小娘子,没想到斯文小郎君也同样令人讨厌。
苏安之:……他只是一只池鱼。
苏若锦:……她没见过范大人,如果范大人像他小儿子,那做他学生还真是难为爹了。
也许这就是养家男人的苦吧!
苏言礼并不知道女儿因为某个小屁孩的德性已经学会体谅他了,算不算因厌得福?
天色不早,苏言礼行礼告辞,范夫人不仅送孩子们吃的礼物,还送了漂亮的宫灯,“拿着玩吧。”
“多谢夫人。”
宫灯漂亮又精致,很得苏若锦心意,谢的时候,小嘴可甜了。
范晏嘉一脸嫌弃的别过脸。
作为权臣之子,平时周围聚集了很多讨好他的官宦子弟及小娘子,最怕这种谄媚的,看着就倒味口,手中的宫庭酥都不香了,从袖袋里掏出棒棒糖,剥了糯米纸就朝嘴里放,嗯,这才是真的甜。
已经出棚子的苏若锦余光瞄到了那个讨厌他们兄妹的小郎君,看到他嘴里吃的生肖棒棒糖,抿嘴一笑,张开臂膀,爹抱起她,她窝在爹怀里,困倦的打了个哈欠,要是糖不那么贵就好了,她就可以做很多很多棒棒糖。
范夫人见小儿子都十一岁了还跟小孩似的吃棒棒糖,忍不住伸手敲他脑门,“这糖原先还是苏家送礼送进来的,你倒吃的不客气!”
苏家的棒棒糖吃完后,家里的孩子闹腾的不行,便让糕点师傅试琢磨做了一批,孩子们爱吃的很。
范晏嘉:……没想到是讨厌兄妹家的东西,范小郎君瞬间觉得糖都不甜了。
范夫人转头,问向管事秦婆子,“你说在苏家时,当家的是苏小娘子,从刚才来看还算乖巧懂事,但是……”并不像长女样子,不是要牵就是要抱,“倒是娇气的很。”
要是高门大府,巴不得小娘子养得娇气呢,可这小门小户要是养出娇气包出来,以后被嫁的那户人家可有苦受了。
范夫人忍不住叹气:“可惜了水晶桂花糕。”
“夫人要是惦记,何不叫老爷让苏博士……”
范夫人制止婆子说下去。
苏言礼可卡在八品呢,估计正巴不得有机会送礼给他家老爷,她可不能给老爷拖后腿。
游街赏灯,苏若锦在他爹怀里睡着了,并不知道难得出来一趟,被两个小郎君讨厌上了。招谁惹谁了,真是勒了去!
第二天下午,一吃过午饭,因昨天晚上灯会没见着面的杨四娘气乎乎的跑过来,“为何不去我外祖家的灯棚?”
苏若锦连路过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去找她,不过她早就想好怎么哄小娘子,拉她手进了厨房,端了一杯浓香的饮子给她,“里面有芋丸,喝的时候小心,不要被噎到了。”
“什么东西?”闻着就奶香气十足,勾得人馋涎水直往外流。
杨四娘快速拿起小白勺舀了一口,“哇,这不是羊乳嘛,怎么这么好喝,一点膻味都没有。”
“我叫它珍珠奶茶。”
“珍珠在哪里?”杨四娘用勺子拔着碗内迷你小芋丸,“你把它叫做珍珠?”
苏若锦点点头,“是啊,煮羊奶时加了红茶,喝在嘴里醇不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