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243)

楚夭微微吃惊:“那你还义无反顾地入局,不怕牵连你师尊吗?”

“师尊知道,他同意我出山,便是认可了我已经足以独当一面。”宋从心在离开九宸山时曾和明尘上仙有过一段谈话,她明白明尘上仙认可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心性、智谋以及判断力,“而且反过来说,这也是里应外合的破局契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些宵小之辈潜伏在暗处对我师尊虎视眈眈。与其坐视他们越过雷池,倒不如先一步砍断祂们所有足以越界的足肢。”

宋从心很有自知之明,在外道眼中,“拂雪”之名尚还不如“明尘亲传”的身份来得振聋发聩。幕后之人算计自己,一来是自己这些年来的确砸了不少外道铺陈的场子,二来,身为明尘上仙唯一的后继者,她便是令世人畏惧的人神放在明面上的软肋。

“……”楚夭叼在嘴边的一根灵植缓缓掉落,“……你不这么说,我都快忘了你是剑修了。”

剑修如剑,既直且刚,不服就干。楚夭也算是见过不少赫赫有名的剑修了,但拂雪此人常如天边流云般离世出尘,只有相处久了才会发现她性情随和,比起锋芒毕露的剑修,她更像她背负的那把焦尾琴。虽然她时常怀揣着一腔无人能解的心事,有种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神秘感,但无人可以否认,拂雪的一言一行确有着修美于内、直面本心的光明坦荡。

梵缘浅看着楚夭又往嘴里塞了一根草茎,道:“你在吃什么?”

“神农草,你要吗?”楚夭伸手递过来一根深绿色的草茎,上方坠着萤火般的穗子,“是一种茶,能解毒。虽然干嚼味道有些苦,但习惯后滋味还算不错。这里的炁有些太过驳杂沉重了,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吃一些也不碍事。”

“炁很驳杂沉重?”宋从心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四方灵炁的流动。正如楚夭所说,这里的炁十分混乱,灵炁与魔气交织,其中还夹杂着泥沼的水汽,风沙的粉尘,大海的腥咸的海风,妖族森林草木的吐息……而这些混乱的炁正遵循着某种规律匀速地流动,从高天,至大地。

不等宋从心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昏迷了两天两夜的宣白凤终于有了动静。

宣白凤睁开眼睛之前,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恍如隔世般的轻盈。她那具日益腐朽糜烂的身躯对痛感早已麻木,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迟钝无比。她首先感觉到的是温暖、柔软以及清新干净的空气,木材燃烧的噼啪声与充盈视野的火光,唤起了沉沦黑暗中的人封闭已久的心。

“感觉如何?”宣白凤听见了一道清冷平和的声音。她已经太久不曾与人交谈过了,以至于钝木的大脑反应了好一会儿才顺利地解读了对方说出口的语句。她正想给予回应,白茫茫的视野中却掠过一道素色的身影,随即拂面而来的是静斋中令人平静的木质香气。

层层叠叠的光影缓缓聚拢,借着明灭不定的火光,宣白凤终于看清了眼前的人影。

与当年初见时的面容不一,曾经在桐冠城中惊鸿一见的少女刚从鬼门关外走了一遭,浑身上下都带着木化的非人痕迹。而如今,她眉眼不改昔颜,却已经褪去了全部的青涩与稚嫩,宛如一块湃在水中的温润美玉。

“……!”宣白凤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然而早已失声的喉咙却挤不出半点的声音。

“不要急。”宋从心伏低身子,侧耳细听,“你想说什么?”

“玉……”宣白凤露出了有些痛苦的神情,“昆吾……玉。”

第126章

九年前,宣白凤公主曾经将咸临国宝昆吾佩赠予神魂遭受寒咒的宋从心,此物有宁心安神、滋润神魂的功效。

九年后,宋从心在明月楼主跟前出示了昆吾佩,间接证明了当年九婴灾变事件中桐冠城等人的存在。

虽然对于如今的宋从心来说,昆吾佩的神魂滋养效果已经聊胜于无,但她依旧将此玉随身携带。此次前来咸临,她便以这块玉佩作为凭证与明月楼主交换了情报。而在离开九宸山时,明尘上仙曾经与她促膝长谈,提到过这块本是咸临重宝的昆吾玉。

那时,宋从心为了能够离山,曾经想过将自己的底牌透露一部分给明尘上仙,好令师长安心。然而,明尘上仙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一般,在她斟酌的语句将要出口前便阻止了她,并对她说了一番意味不明的话语。

“为师知道你身怀机缘,但你不必告知为师。”明尘上仙与宋从心相对而坐,同样身穿白衣的两人宛如月射寒江的倒影,“你襟怀坦荡,为师自然欣慰。但越是牵连甚广的事物,便越是要慎而行之。在你不能确定它现世后带来一切后果时,知道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师尊也不

可以吗?“宋从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像孩子的抱怨或撒娇。

“为师当然愿意保护你的秘密。”明尘上仙笑了笑,“但保护秘密的最好方式便是不要将其付诸于言语,毕竟爱憎与思虑本就令人捉摸不定。”

有那么一瞬间,宋从心以为自己的想法和天书的秘密已经被全部看穿。碍于最初与天书相逢时“不可告知明尘上仙未来之事”的铁律,她本只打算透露一部分天书的存在,却没想到明尘上仙已经可以肯定她拥有一个足以影响此世格局的机缘,并且这个机缘很可能是个拥有自主意识所以即便已经认主也依旧不怎么靠谱的东西……

宋从心感觉到识海中的天书听完明尘上仙的话后整本书都焉巴了,显然这本很憧憬明尘上仙的书籍对他表现出来的冷漠备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