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从心偶尔会给明尘上仙回信,偶尔不会。
她知道自己迟早要去见他,将那些积压的疑窦与困惑尽数解决,但在那之前,她还有未竟之事要做完。
忙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要写什么时,宋从心便会随手画一幅画。但奈何她画技不佳,顶多画个圆圆胖胖的小人拿着锄头蹲在地里奋力翻土的图样。把这副画寄出没多久后宋从心便后悔了,她懊恼着自己是忙昏头了,怎么能给师尊寄这种不正经的东西呢?
结果画刚寄出不到一个时辰,来音便又衔着一个竹筒回来了。宋从心以为师尊是要斥责她没大没小的,却不想打开竹筒,掉出来的却是被临摹的另一幅画。只是临摹的人在临摹后又在那圆滚滚的小人旁边画了一个腰间佩剑的小师尊,模仿的是她那幼稚的画风,但却神形具备,愣是让人在那矮胖的五短小人脸上看出了几分属于明尘上仙的情态。
小师尊脸上笑眯眯的,手里拿着手绢给努力翻土的小人擦汗,仿佛在说“不要太辛苦”一般,寥寥几笔都透着老爷爷般的慈祥。
宋从心把那副画拿在手上左看右看,人便彻底宕机了。
她开始给明尘上仙画一些意味不明、画风幼稚的墨画,或是滚得满身尘土的小人,或是抱着剑嚎啕大哭的糯米团子,又或是直面人群却硬生生绕了一个大弯走出蛇形曲线的小雪人……宋从心也不管这些画能不能被人看懂,她只是把真实的、狼狈又胆怯的自己画在了画上。
但好在,当世天道之下第一人的悟性真的不是盖的。
在小人图寄出之后,宋从心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小师尊摸摸尘土小人脑袋图”、“小师尊抱起糯米团子拍拍图”、“小师尊站在人群尽头朝小雪人挥挥手图”等等等等……到后来,明尘上仙甚至无师自通了连环画,他画了一个小师尊背着一个更小的拂雪,在山花烂漫的小道上慢慢地走着。
走过春天,走过盛夏,走过金秋,走过冷冬。
走过一年四季,最后在山巅驻足,看着远处袅袅升起的青烟与那坐落在山脚下的烟
火人家。
明尘上仙画了幽州,画了临江,他画了小小的师尊从河里捞起一个更小的孩子。他们骑在穿行云间的巨鲲身上,此时有碎雪飘忽落下,落在小师尊的肩膀、眉梢、发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然后被小小的孩子伸手拂去了。
小师尊将小小的人儿抱起,对着太阳,那孩子就是小师尊的宝贝。
画卷的最后,故事又回到了开头,小小的人儿蹲在地上奋力地翻土,小师尊蹲在她身边,笑眯眯地拿着手绢给她擦汗。
宋从心看着书桌上厚厚的一卷书画,不知怎的,忽而间便流泪了。
照彻世间的人不应变得不幸,让善良的人得不到好的结局,这是尘世的不义。
最初踏上这条路的宋从心除了忧心自己的小命外,她一直在心中沉甸甸地思考着一个问题。
师尊,如果你的不幸与大幸皆与众生相系,那我若是能让世界变好哪怕只是一点点,是否便能让你宽慰几许?
就像一片荒芜的死地,感到难过时便种一朵花下去,待她跨过诸多苦难之时,回首是否便能看见繁花似海,桃李成蹊?
兴国成立,一统幽州之时,天上城池白玉京正式竣工,这座环绕日月而建的城池隐没云间,白玉为底,巨木为天,渺渺然恍若仙境也。
依照宋从心所言,白玉京十二楼五城的最高楼上伫立着一座巍峨的云宫,其道连同玉京十二楼,上书牌匾“太虚宫”。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宋从心站在云宫之前,仰头凝视着大气的碑文与那宏伟的牌匾。
“天书。”宋从心唤醒识海中的灵物,伸出的掌中托举着一团明光,“来吧,我将履行我的承诺。”
——自此令你自由,汝将归属于众生,而非我。
第153章
在宋从心做出那个决定的瞬间,幻觉般的破裂声在识海中回荡,冥冥之中,有什么无形的桎梏与隔阂被敲碎了。
宋从心感受到了突兀上涌的狂风,呼啸的气浪吹拂着她的衣角。点点细碎的金光自她掌中汇聚,幻化成千丝万缕的金光纵横交错,宛如絮状的绵团。有那么一个瞬间,已经修成金石玉骨之身的宋从心感受到了难以忍受的滚烫,那些金色的光线汇聚到某个顶点时,流光砰然炸开,如奔涌的潮汐般扩散,顷刻间便铺成了织天的罗网。
有那么一瞬间,宋从心还以为天亮了。
周遭亮如白昼,但那并非建木之上的大日散发出来的光芒,而是她的,她自己的。
宋从心仰头,窥见了万千金光溯流而上的宏伟景象。她感觉到身体变得前所未有的轻盈,好似要摆脱尘世的泥淖与笨重的躯壳,没有质量的灵魂即将离体而出,随着这些金光一同羽化、升华,然后飞向不知名的彼方——
那种飞鸟般自由的感觉是何等地令人向往,饶是以宋从心如今的心智,也不由得沉溺恍惚了一刹。但很快,她以惊人的毅力将自己的理智从这股金色的河流中打捞了出来。她托举着那团璀璨耀眼的金光,额角却沁出了冷汗。
【使民开智,功德无量。】
【宿主已拒绝成圣。】
我靠!宋从心满心后怕地给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她没想到不过是建立太虚宫就险些让她功德成圣,这要是一不小心沉溺其中被封个类似“文曲星”或者“魁星”的官位那可就要命了。倒不是说成圣不好,实际成圣也是道门登仙的体系之一,通常是天道气运回馈那些做出足以改变众生命运之伟业的高德之人的。但这种天道敕封的“官位”通常都很专,比如说若是因文运而成圣,那日后便只能专司文运科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