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434)

只是,宋从心当时以为这对夫妻是带着孩子一起出行的,但后来和一丘长老通信后才发现这对不靠谱的父母竟然把孩子丢给了一丘长老,手牵着手就这么跑路了。

姑洗和夷则的倒霉孩子甚至七八岁了都还没个正经的名字,夫妻两人的来信里一直都称呼他为“小宝儿”。姑洗和夷则说自己原本就是孤儿,没有姓氏也不知宗族,不如等孩子拜入师门后再由师长为孩子取道号,在这之前都先凑合着。一丘长老倒是有心给孩子取个名字,但以他那个外门弟子道号全靠抓阄的取名水准,宋从心一度以为这孩子会叫“春来”、“石滑”、“叶不尽”之类的名字……

从拂雪道君的口中听到自己的乳名,男孩禁不住脸蛋微红,清亮的嗓音也略微气弱:“是、是的,为了参加外门大比,晚辈得了长辈的允许后,自行取了名字……”

宋从心一听,头就觉得痛了。姑洗夷则你们两个不靠谱的究竟还能不能行了?孩子自食其力长到那么大也就算了,居然连名字都是孩子自己取的。

而在听完

商和的描述之后,宋从心也终于知道为何他这么小年纪便能拜入内门了。商和这种情况属于宗门的“仙二代”,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自身又从小接受宗门的教导,可谓是根正苗红。这类弟子从小便伐经洗髓而且知根知底,直接便能跳过留定待勘等不必要的身份调查步骤。通常来说,仙二代只要外门大比上的表现不算太过糟糕,基本都能拜入内门。毕竟修士越是接近天之道便越是子息艰难,若有后嗣传承,宗门都会有所宽待。

比如应如是,就也属于这一类的弟子。

话虽如此,但商和这么小的年纪便能在外门大比之上脱颖而出,除了自身表现足够优异以外,他在外门长老中的风评应该也相当不错。

“商和,是个好名字。”宋从心夸道,姑洗和夷则之名皆为十二律之称,商则为五音,这个名字一听就能联想到孩子的父母。

……虽然父母不怎么靠谱。

“恭喜你拜入内门,若是早些知道,我应该给你准备一份入门礼。”宋从心负手而立,雪衣银发,端得是仙风道骨,“之后我会补上的,你在内门过得可还习惯?”

“回道君,晚辈一切安好,同门都很友善,日课也十分充实。”男孩认真得近乎严肃,一板一眼地回答着。

“那就好。”内门门风清正,即便同门之间有竞争,那也是良性的。宋从心从袖中取出一块玉牌,刻入一丝自己的神念:“此物赠你。”

商和接过那枚刻有七弦与剑的玉牌,“鸣弦剑徽”是拂雪道君成名后、宗门为其钦定的标志。持此玉牌者便能开启护山大阵登上太素山,即便拂雪闭关也能叩关请求一见。目前内门中也就只有纳兰清辞、梁修、令沧海和应如是等人有此令牌,这相当于宋从心道场的门钥匙。

虽然宋从心平日里并不会封闭道场,但持有这枚令牌就等于得到了随时可以拜访的准许。

“平日里若有困惑之事,随时可来寻我。”

宋从心心知商和这孩子成长不易,有心照拂一二,却不知自己此举将会在内门中掀起多大的风波。对宋从心来说这就好比侄儿跑到自己的城市读书,作为长辈的自己邀请侄儿常来家里做客。虽然不明白商和为什么接过玉牌后就是一副表情空白的样子,但临走时她还是没忍住摸了摸这孩子的头。

“师姐打算收商和为徒吗?”回去的路上,始终沉默的灵希突然开口道。

“我暂时没有收徒的打算。”宋从心心里还想着事,随口应道,“何出此言?”

“因为商和在外门很有名。”灵希语气透着一股死了一样的平静,精神状态十分稳定,“在我进入外门之前,他是唯一一个明目张胆喊出要拜入掌教一脉的弟子。”

宋从心:“……?”

啊?

“外门长老曾说,商和刻苦上进,严格要求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即便是最刻薄的人都不会说他痴心妄想。”灵希复述着他人的评语,但毫无情绪起伏的语调听起来有种莫名的诡异,“长老还说商和父母有点靠不住,所以他才变成这种少年老成的样子。”

宋从心:“……”

虽然这话听起来很离谱,但是我作证,这是真的!这孩子能活那么大真的很不容易!

灵希说完便再次缄口不言,宋从心却是陷入了沉思。她将玉牌赠予商和确实没有别的意思,毕竟掌教一脉的弟子并不只是单纯的道统传承。宋从心不在乎弟子的天赋资质,但是对方是否有走上这条路的勇气以及觉悟?商和年纪还太小,目前看不出来什么,但其心性与韧劲确是可取之处。

一眨眼,自己都到了可以考虑收徒的时候了啊。宋从心有些沧桑地想道。

宋从心已经突破分神期的消息目前还未大肆宣扬出去,目前只有宗门长老以及明尘上仙知道这件事情。为了明年的天景雅集,宋从心这段时间都尽量待在宗门里。平日里和师尊论论剑,指点指点师妹,处理案宗以及整理各地的情报,活得忙碌而又充实。但无论是宋从心还是幕后之人都很清楚,他们只是在等待下一次的博弈。

宋从心私底下做了不少准备,若是幕后之人没有出手便也罢了,对方若是出手,这些后手便可能成为致胜的契机。

天景雅集之前,宋从心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联系上了东华山,与其共商暗门弟子的安置问题;其二是将灵希的奇异血脉留了档,并且上报了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