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坐在河边总是紧拧眉头、显得忧心忡忡的中年男子,甩着半天也钓不上一条鱼的竹竿。这是负责布局落子的阴守安。他所有师长中,阴守安最为严格。他时常将谏言与规矩挂在嘴边,却又在苗巫偷偷摸摸抱他出去玩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阴守安不能看他的脸,一见便拂袖而去。他也不知道转身时,背对他的师长是何种神情。
抱着一柄长刀倚在树下、睡得七晕八素的男孩,是他童年的护卫以及玩伴。后来请命前往东海,客死他乡。他记得那道寡言的影子并不是擅长权谋之人,每次阴守安授课,他都要困得东倒西歪。姜佑不知他在东海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那样一个不擅权谋的人,最后竟用一记毒计将氐人困死深海。
稻田中那位扎着红色丝巾,唱着古老巫祝之歌的女人是谁?她温柔地笑着,俯身接过孩童递来的野花。那花后来长在她的眼眶里,
她也再不能于田间起舞。啊,他想起来了……那是为了推行“予翅”计划,而不惜畸变自身的女丑。
姜佑看见许多身影从自己身旁走过,融入那片凄清的苇荡。
苇絮飘扬而起,被太阳点燃。
若要燃烧珍爱之物方可换取一线的光与热,那当族群跨越生死、抵达彼岸之时,他所爱的一切又在哪里呢?
[自吾诞生伊始,便一直在做这毫无希望之事,从生到死。]
[拂雪。]姜佑凌虚御空,将要飞往高处时,却蓦然回首,[吾将向你,让步存续。]
宋从心撑起灵希的身体,闻言,便是一怔。
姜佑话音刚落,霎时间地动山摇,天倾地覆。
震耳欲聋的巨响自脚下传来,浓雾散去,宋从心看见了永久城,看见了逝者的神国。
青铜巨木贯穿天地,十绝殿内的九曲回廊寸寸崩落,覆有翼膜的“建筑”拔地而起,竟是一段庞大狰狞的龙骨。随着巨龙的游动,繁华诡谲的神国坍塌倾毁,浮土与碎石因失重而悬于天际之间。沉浸在桃源乡中的黎民茫然抬首,随着国土的崩塌,化作一颗颗上浮的光点。
城池崩溃瓦解,独城池正中的青铜巨树伫立不倒。如神话传说一般,巨龙席卷着烟尘砂砾,顺着巨树而上。
但与得道飞升的神话不同的是,祂穿过城池的废墟,奔赴的却是众生的低谷。
那通天彻地的巨龙,远远望去好似一段笔挺的脊骨。
[诸君,请随吾一道。]
姜佑的话语自天际传来,霎时,万千骨鱼离水而出,振翅高飞。祂们盘旋群聚,追随着巨龙投射下的暗影。祂们拥护在龙骨之侧,似骸骨长出了鳞与血肉。祂们随同君王奔赴虚空,看似飞往苍穹,实则潜入深底。可此举并非是为了打破囚笼,而是将自身填入虚空,以脊骨之身承载起残破的神舟。
[船的使命是驶向远方。]
姜佑在虚空裂隙前驻足,他最后回头,望了一眼搁浅的神舟。
他怎会不爱这片大地上滚烫的血肉?
[吾来作神舟之脊骨,吾来助未来——扬帆起航。]
第362章
神国崩毁,地域倾塌。
落足点崩坏之际,一双金色的佛掌托住了宋从心与灵希。慈悲的佛陀垂眸,朝灵希吹出一口气。
险些被引动劫浊的灵希借这一口生气缓过劲来,她勉力站起,将不断溢散的魔气收敛入体。宋从心眼睁睁地看着她仅有金丹期的修为不断暴涨,从炼气化神境连跨两个大境界,直接步入炼虚合道的大乘期。但宋从心并不为师妹的修为提升而感到高兴,反而是灵希宽慰似地拍了拍她的手臂。
[吾送尔等离开此地。]佛陀说道。
宋从心从未能改变灵希命运的悲愤中回神,她转头望向千手千眼千面的佛陀,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属于梵缘浅的痕迹:“……那你呢?”
佛陀微笑不语,祂声音似从远方传来,千人万声,宜男宜女:[吾立下三大宏愿,一愿神舟死生有序,二愿智光遍照三界,三愿苦业有尽时也。如今冥神之国崩毁,尚未转化的魂灵无所凭依。吾将在此引渡众魂,助祂们重入轮回。]
“可是……”宋从心下意识想要阻止,话语却又止在舌根。宋从心自己就是坚定行于大道的人,她知道再多的劝阻之语对她们而言皆是枉然。但想到从此将与友人分隔两界,友人再也不能以人类之身行走人间,宋从心难免伤怀。
[去吧。]佛陀轻声劝诫,祂自汹涌澎湃的若水中舀出一叶破损的扁舟,掌心一拂,扁舟便复原如初,[吾已窥得楚檀越所在,加之神国中的生者,吾将送他们一并离开。]
宋从心扶着灵希登上小舟,佛掌轻轻一推,小舟便摇摇摆摆地飘远。
[去吧,吾友。]佛陀含笑并掌,[你的道在人间,日后虽无法同行。但你我殊途同归,此心同在。]
由净初主持赠予的佛珠幻化而成的小舟,不仅能在鸿毛不浮的若水中载人,还能在虚空中行船。宋从心知道友人心意已决,只能目送友人停在原地。远处是混沌无光的虚空,脚下是正在分崩离析的城池。茫茫若水中,佛陀于莲台静坐,似要入定到地老天荒。唯独佛陀怀中的佛首,那属于友人的眉眼仍在微笑。
就在小舟将要行远之时,远方却有一道影子飞驰而来。宋从心凝神望去,却见一身着白色袈裟的禅修踏水而来。他每行一步便从手中扯下一颗菩提子丢于水中,菩提入水成莲。他一路行来,遍地生花。宋从心认出来者的身份,但她还来不及叫破,梵觉深便纵身一跃,飞至佛陀的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