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崽逃荒:都护夫人她只爱财(160)
什么沈家她自然不认识,可是扯大旗她也有。
沈大富闻言,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姜平安,只见姜平安从袖子里露出了一个金光闪闪的令牌。
“钱小兄弟居然如此深藏不露,难怪敢一人携货上路。”
“嘿嘿,这不都是主子给的胆量,也是有缘,沈大官人做绢丝生意,我们大都护鼓励百姓种棉,织出了一种外边没有的布料,叫棉布,比蚕丝布更适合做里衣,柔软舒适,这棉布准备明年用来上贡用的,消息还未透露出去。”
沈大富闻言控制不住靠近了两分。
“这消息不会有假吧?”
“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我大哥钱武如今可是安西大都护手下的受重用得,这消息,就是在应州那也是秘密,听说棉布已经织出来了,只是数量少,所以才压着呢。”
“那你还将这消息透露出来,难道不怕……”
沈大富不由怀疑。
“我怕什么,现在又不是种棉的时候,别的地方种出来的棉花可比不了咱们应州出的雪棉,洁白柔软。”
姜平安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可是不得不说一下戳在了沈大富的心口。
可不是,现在不是种棉的时候,而南城更是以桑蚕茶叶为主,根本没有棉。
第152章 大消息
“而且,我们应州开放了马市,出多少都不愁没地方卖的。”
姜平安自傲的说着,沈大富见状心中怀疑散去,又信了几分,忍不住好奇起了这棉布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他虽不能抢了这上贡之物,可是却能弄到别处去卖,有了贡品的名头,价值只会往上翻好几番。
不远处的徐四郎见两人聊得欢,就快要勾肩搭背了,脚步不自觉往前挪了挪,却被人挡着了。
“钱小兄弟给我透露这么大个消息,总不会是就为了卖这点东西吧?”
“嘿嘿,我家嫂子跟妹子一起准备开个铺子,准备卖些绢花什么的,我这次出门就是想要寻摸这绢丝布料,想着也不能空着出门一趟,所以就带了这么些应州独有的东西。”
“这不就巧了吗,要说绢丝布料最齐全的就我沈家商行,想要哪里的绢布都能给你寻摸了来,不过,这棉布的消息……”
沈大富还想要求个准确,姜平安扯着人从骡车上扯了个包袱出来,伸手掏了掏,然后抓了什么东西拿了出来。
一白一粉,两朵蓬松绵软的棉花展现在了姜平安手中。
“看到没,这颜色,又白又软还暖和,这是染出来的颜色,还可以当簪花戴,等一下。”
姜平安把两朵棉花晒沈大富手里,又将油布包裹的被褥给打开。
“这可是用棉花做的褥子,厚实保暖,再冷的寒冬都不怕。”
看不到缝在里边的棉花,可是沈大富是什么人,伸手一捏一摸就能感受出来好坏。
“好东西,钱兄弟要采买绢丝布匹这还不简单,不若随着我一起到南城,今日进城休整两日,接下来就准备走水路了,上了船,三天便能到南城。”
沈大富决定先把人拉拢住。
姜平安微微迟疑了一下,南城本不在她的计划里,不过,也不是不能改。
“路上吃住就跟随我商队一起,不用担心没有落脚的客栈,船也早就定好了,你这骡车的货物也没什么了,刚好可以趁这两日换一些东西。”
姜平安被说动,点头答应。
徐四郎看着姜平安那骡车并到了沈氏商行的车队里,不仅骡车让别人帮忙赶,人还跟沈大富坐同一辆车上闲谈了起来。
稍作休整的商队开始排队进城,姜平安本以为是要在城中休息,没想到越走越远,直到走到了城的另一头,花费了足足一个时辰。
难怪那么多人排队,那么多来往的商队,原来这里有个巨大的码头。
应州跟这里没法比,马市更是不如人家这里的码头,来往的商队一眼望不到头。
琳琅满目的货物,姜平安都看花了眼,随着沈氏商行的队伍到了一处客栈,别说,没有预定就是有钱都没房间住的。
突然懂得为什么商队要在城外的茶棚稍作休整才排队进城了。
一时之间,姜平安有些后悔自己那些豆腐乳跟豆干就那么换了出去。
这个时代消息闭塞,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码头的存在,要不是遇到沈大富,她只怕是没那么快发现,甚至按照计划,她去收菜或许都不一定进城,直接就错过了。
第153章 岁岁第一次登门
应州城
“钱大娘子,我家老太君邀请您携孩子到府上玩,府里新添了一个做白案的厨子,老太君第一个就想到了钱大娘子,让奴婢来请来了,马车已经在外等着了。”
赵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过来请人,不仅人来了,马车准备了,还给准备了礼物。
自从钱武出门,赵老夫人已经是第二次安排人来请了,第一次的时候钱大嫂因为孩子有些不舒服,所以拒绝了,赵老夫人还让了大夫来。
这一次钱大嫂看着欢快的孩子自然也是要上门去道谢的。
让人去准备了一些之前赵老夫人喜欢吃的菜,虽然不值钱,不过心意更重要。
钱大嫂带着王娘子还有小花,方便照顾两个孩子。
青青跟翠翠还有晚娘如今全身心的都在纺线织布上,这可是大事,闲暇的时候就做绢花,每日里都舍不得停的。
赵老夫人:“让厨房准备上新鲜的牛乳跟羊乳,再准备上一些米面糊糊、果子泥,别放盐,给孩子吃的。”
赵老夫人精神极好的吩咐厨房,然后又让人将自己的屋子会磕磕碰碰的地方全都包了起来,包不了的能挪走直接就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