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揣崽逃荒:都护夫人她只爱财(169)

作者: 大锅炖鱼鱼 阅读记录

“一定一定。”

容城跟南城相隔不远,容城盛产药材,南城盛产绢丝。

吴三公子可是比其余人都多喝了一杯,面色已经开始潮红起来。

更别说之前喝的那两碗梨白,若不是他酒量真的非比寻常,此刻已经撑不住了。

门突然被敲响,吴三公子的跟班走了出去,只见人在门外站了一会就迅速转身走了进来。

“爷,少夫人回府了,脸色不大好,只怕在外边受了气。”

吴三公子闻言一下站了起来。

“诸位,今晚先失陪了,回头我再请诸位。”

吴三公子拱手,转身就要走,快到门前的时候又转身,见跟班将自己的酒水抱上了,这才又继续往前。

第162章 进货

吴三公子一走,沈大富又跟姜平安聊起了酒水。

“这梨白真的不能再多了,不过还有其他的酒水,到时候我去信让人都装上一坛子,沈大哥若是觉得好,再定。”

“行吧。”

沈大富只恨自己手慢。

“沈大哥,南城那边不种棉花吗?”

姜平安忍不住好奇。

“朝廷推广的时候种过,可是不论南城还是容城雨水太多,棉桃还未炸桃就黑了,全都坏了,难得的一些产量也低得可怜,远不如种桑养蚕或者种麻来得好,自然而然也就没人种了。”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沈大富随口说了出来。

“棉花多是进贡所用,皇家庄园跟北方世家有栽种,也有些士族门第会种上一些,毕竟棉花价钱高。”

姜平安闻言,之前一闪而过的念头更坚定了。

看了一场歌舞,这次的主要宴请的吴三公子也有事走了,三人也没有在百花楼停留太久。

姜平安密密麻麻的写了几封书信,全是写给钱武的,一早去了驿站快马加鞭的让人送去应州。

姜平安跟着临娘来到了一座偏僻的山庄,若不是临娘带着,谁能知道这里藏了一座粮仓。

“世伯,这就是想要买粮的姜娘子。”

“女子?”

被临娘叫世伯的男人微微皱眉。

姜平安知晓这个时代对女子的偏见,也不想解释,掏出了一块令牌。

“我虽是女子,却也是给主子办事的。”

不得不说这令牌属实好用,金灿灿的非常能唬人。

“原来姑娘是给贵人办事的,快请快请,大侄女也是,怎么也不跟世伯说清楚,怠慢了,来人上茶。”

“不必了,去看粮,我还有其他要事要去办。”

姜平安冷着一张脸,气势一下就不同了。

姜平安一一检查,发现都是些不错的粮食,虽是陈粮,可是其中居然以粳米居多。

不是官府的粮仓,但是姜平安看到了官府粮仓专用的麻袋。

“嗯,明日入夜粮仓不得留人,这是三千两银票,剩下的明日会送到威远镖局。”

船是后日一早出发,明日夜里装货上船,她有足够的时间。

“好,大侄女,你替我好好送姜娘子回城,我这里这就安排人将粮食装好。”

“不必了,我还有事,不同路。”

姜平安拒绝,她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呢。

河鲜水产她跟人定下了要去取,还要采买丰城独有的瓜果蔬菜,当然不能带人。

姜平安昨日里已经在码头打听好了专门种瓜果的地方。

走近就能看到满山遍野的果树,村头玩闹的孩子一听是来收瓜果的,顿时跑回去叫了大人们来。

“果子分大中小三等,价钱六文四文两文一斤,家中还有其他果子菜蔬也可以一起凑合了送来,辛苦里长了,这是小小心意,黄昏之时送到五里地外就成。”

这是姜平安跟里长说的价钱,至于里长怎么对外说就与姜平安无关了。

这价钱也是姜平安打听过的,因为挨着码头,果子能送出去,所以有不少大户人家让庄头种果树,百姓跟风。

今年果子丰收,可是丰收也有丰收的不好,大户人家的果子不愁去处,可是百姓就难了。

姜平安没挨家挨户去收,直接找上了里长,里长一口气就答应了下来。

果子分三等,虽然小果的价钱低,可是大果价钱高啊!

姜平安骑着骡子回到码头,渔民们一个个已经在等着了。

看到姜平安来,顿时拥了上来。

“一个个来。”

姜平安连忙抬手,检查一个搬一个,搬上马车倒进大浴桶里就算钱。

三个浴桶装满,鱼比水多,姜平安拉走收空间就又重新回码头收下一批。

就这样来来回回了七八趟,不少渔民见姜平安什么鱼都收,一下就也挤了过来。

“这位娘子可还要鱼,我这还有一些,便宜了给娘子。”

“你那鱼都快死了,娘子看看我这鱼,虽然小了点,可是都活的,一起二十文,娘子点头我就给你倒缸里。”

姜平安看了看,都是鲫鱼,于是点头。

“我这也二十文,虽然不怎么活了,可是比他的多,还没死透。”

姜平安看了看:“十五文,这等我拉走半路就死透了。”

“行行行,我给你倒这边。”

就这般又拉了两车,姜平安摆手坚持不要了。

“实在要卖,明日一早,只收活鱼,不论大小。”

姜平安丢下一句话赶着骡车就走。

“辛苦了,今晚让人给你上好草料。”

姜平安拍了拍骡子。

紧赶慢赶,黄昏之时来到了约定的地方,原本的一大片空地堆满了果子,连着道路两旁都占满了,只余一人过的小道,这果子以秋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