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揣崽逃荒:都护夫人她只爱财(173)

作者: 大锅炖鱼鱼 阅读记录

倒是那河鲜,姜平安又收了一日便不收了。

“沈大哥,东西明日就到,我先带你去取,通知吴三哥那边晚一点。”

第三日晚上,姜平安总算是早归了一日。

“真的,太好了,好兄弟,明日什么时候?”

“东西不好进城,所以得傍晚,咱们申时去就差不多了,吴三哥那边就派人去说酉时初,刚好岔开。”

“好!”

沈大富激动,他这几日也派人去查了那水寇,传来的消息可以说非常不利,官府尝试剿匪,可是不仅没有成功,还被反杀了,那些水寇人数居然有三百余众,每次都是小船偷袭,根本抓不住。

“等武器到了,最多三日便能出船了。”

沈大富说着。

“我采买的货物也托人先送往应州了,本是想着跟着沈大哥到南城,那边的书信跟酒水到时候也差不多到了,现在看来是要迟上几日了。”

“迟上些日子倒是不愁,我就是想要见识一下那棉布。”

沈大富可没忘记自己拉拢姜平安的初衷。

“这个自然,别处肯定寻不到。”

姜平安很是自信,毕竟她出行前棉线就已经纺出来了。

如同姜平安所想的一般,晚娘将第一匹棉布织了出来,那柔软温润的手感让钱大嫂一众女子都喜爱得不行。

“这布用来给孩子做衣裳该多舒服,天越来越冷了,用这布做了里衣再用棉花做袄子,这个冬天再也不怕孩子冻着了。”

王娘子忍不住感叹。

“咱们在家中还好,倒是妹子她出门在外,也不知外边冷了该如何,之前赶得急,也就做了一床被褥的,得给妹子先做两身厚袄子出来,这棉布也不知染色能染出什么样来,先试一试。”

钱大嫂想着姜平安,这都已经出门那么久了,还没有个音讯,实在是太让人担心了。

“对,等回头姜娘子来信了,咱们就将这事情告诉她,也让她高兴高兴。”

一群人说着对这第一匹的安排,晚娘则是觉得这棉线还能再细一些,若是能直接织出花样来就更好了,现在都是平纹。

或许可以将棉线跟丝线一样,先染色再进行纺织成布,这样一匹布不仅能织出花纹来,还能拥有不同的颜色,必定更加好看。

晚娘想着,便叫了自己的女儿翠翠还有徒弟青青一起给自己搭手,她要改动纺织机。

军师见赵毅对他提议的收义子的说辞没有反感的情绪,在赵老夫人将钱大嫂跟两个孩子送走之后,将这话在赵老夫人面前提了出来。

“老夫人,您觉得这个提议如何?”

百善孝为先,孝字之重,就是天子也要守孝道。

“若是他同意,我自然是没有意见,那孩子老身也是喜欢得很,不过,只怕是孩子的亲娘不一定会愿意。”

赵老夫人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孙子一直不娶妻,她想要抱玄孙,那就只能从别处下手了,这挑选的还是自己喜爱的孩子,就是这

毕竟是要给赵毅收义子,而赵毅还可能没有自己的子嗣,所以这事情自然是要让赵老夫人同意才行,不是赵毅一人就能全权做主的。个孩子娘有些难办。

“那不若将孩子母亲叫来问上一问?”

军师觉得这并不是多大的事。

“老身倒是想叫,可是人并不在家中,不知何时归呢。”

第166章 妙啊!奇女子

军师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母亲是怎么舍得放下家中那么幼小的孩子出远门的,不过认义子的事情便这样耽搁了下来。

马上要入冬了,没有足够粮食的牧民们又躁动了起来,如今这些牧民都归属赵毅这个安西大都护管辖,自然是要去平定安抚。

“来信了,姜娘子来信了,夫人,这是驿站送来的信件。”

“快去请账房先生。”

钱大嫂激动的站了起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让人去叫识字的账房先生过来。

“夫人,一共两份书信,一份是给姜娘子家中的红霞姑娘的,小的还要去趟酒坊。”

“去吧去吧。”

钱大嫂将书信接了过去。

酒坊里,红霞从热气腾腾的蒸酒房出来,满头的青丝用帕子包裹着,两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了书信。

红霞看着书信里的内容,知道姜平安一切安好,心中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看到上边写着需要的酒水数量,还好这段日子她因为主子不在心里总觉空落落,一直未停下过,不然这么多酒水还真不一定能那么快准备齐全。

钱武只带了两个护卫,一路快马加鞭回到应州,人还没进家门,先到了都护府,只是赵毅人不在,不过却拿到了姜平安给他写的书信。

“让牧民种棉?妹子可真是会出难题。”

钱武展开了书信看了起来,越往后看,却越是心惊。

钱武看完,迅速将书信重新封了起来。

“可知大都护何时归来?再不济,军师此刻在何处?我有要事。”

钱武是人都还没离开都护府的大门又折身走了回去。

“大都护何时归小的不知,不过军师应在在军西大营。”

钱武也不管此刻什么时候,骑着马儿就又出了城朝军西大营奔去。

钱大嫂这边收到消息说钱武回来了,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人,晚饭都用过了,才派了人回来说今夜不归家了,人在军营里。

“妙,太妙了,难怪当初王小四死活不愿留在军中说要成家,能娶到这样妙的女子为妻,简直三生有幸,可惜王小四命薄啊!”

军师拍案而起,一手拿着书信是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