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揣崽逃荒:都护夫人她只爱财(37)

作者: 大锅炖鱼鱼 阅读记录

镇上有几户实在困难的,曹镇长没有带着儿子过去,可是等众人拿着粮食炊具一起聚集在大广场上的时候,那几户人家也都来了人。

姜平安推着独轮车来的,独轮车弄了根粗麻绳挂在脖子上,一手操控着方向,还是其他人看不过去上前搭把手。

“王小哥这送的是什么,隔着袋子都能闻到这么香?”

有人忍不住好奇的开口。

“蝗虫。”

姜平安也没卖关子。

大家帮忙将一袋袋的蝗虫干搬了下来。

“真香啊!”

上前帮忙的人也忍不住开口感叹。

“这蝗虫我们也收集了些,怎么就没王小哥的闻着香呢?王小哥,你这蝗虫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处理办法?闻着比肉还香呢!”

有人好奇询问。

“洒了些盐烘烤过。”

姜平安说的平淡,听的人一脸恍然大悟。

有曹镇长在前拿出了两石两石,姜平安贡献的蝗虫干也就没那么显眼了,大家闻了香之后开始默契的干活。

壮丁推动着石磨将粮食碾碎,妇人们放水将磨出来的面揉成团摊成饼,小孩子们帮着烧火。

姜平安默默的拿了一大罐子盐出来给曹镇长,曹镇长收下后让人加到了饼子里。

各家各户拿出来的即便不是家中最好的,却也绝不是家中最差的食物。

姜平安送完东西就准备走,却被曹镇长叫住了。

“王小哥留步。”

“镇长有什么事?”

“一会大家将饼子都做好了,王小哥可否一起随老夫往城里送?”

姜平安本想拒绝,这种出风头的事情她并不想沾边,可是要进城,她倒是想要去看一看如今的战况。

“我下午确实是想要进城一趟,不过进了城里怕是不能跟着镇长一起。”

“这些东西老夫想要让钱家子侄帮忙献上去,王小哥与钱家子侄相熟,如今大家一个镇子上的,也都是想要为前线的将士做些事情,王小哥……”

曹镇长看着姜平安眼神带着恳求。

第34章 艺高人胆大

“镇长,一人之力终究是渺小的,您不若再联合一下其他人,下午的时候我会过来的。”

姜平安最终没有拒绝,不过枪打出头鸟,姜平安还是不愿冒头,出言提醒了曹镇长一句。

曹镇长闻言,他确实是忘了,当即让儿子去与他管辖下的村子去找村长,而曹镇长赶着牛车去了老友处。

同一个圈层混的,大家虽然离得不算很近,可是平日里还是时常有往来。

曹镇长人还没到呢,就看到老友带着一帮子人朝应州城的方向走,连忙追了上去。

“老曹,你怎么来了?”

“老刘,你这是要去哪?”

曹镇长看了一眼刘镇长身后的人。

“这还看不出来?老曹,你眼力不行了呀。”

两家是姻亲,平日里少不了调侃。

“你要送你们镇上的壮丁去打仗?老刘,这可不是小事,这一个个都是家中的顶梁柱。”

“老曹啊,要是应州城没了,别说顶梁柱了,家里的老弱妇孺没一个能好过的,那虢国人根本就不是人,若不是当初赵将军将虢国人击退,哪有这些年的安稳。”

比起曹镇长的顾虑重重,刘镇长便是那激进派。

“赵将军死后就留下了赵都护一人,赵都护将军营安置在应州城外就是为了守住应州,怎么能够让赵都护一人坚守,这应州也是我们的家乡。”

“对!”

刘家镇的壮丁们纷纷响应。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拦你们了,我曹镇的百姓纷纷捐粮做成饼子准备送去军营,大部分壮丁已经被抽调走了,只剩下些妇孺,应州不仅是你们的家乡,也是我们的。”

曹镇长闻言将曹镇做的事情顺带宣扬了出来。

“不愧是我的亲家,我的好女儿没嫁错人家。”

曹镇长目送刘镇长带着一群壮丁离开,默默赶着牛车回了镇上。

人多手快,一摞一摞的饼子已经装满了箩筐,如今天凉,完全不怕坏的。

有的孩子闻到香味馋得流口水,但是却没有一个孩子伸手偷吃。

“趁着还软乎,赶紧送去。”

曹镇长的娘子已经都让人全都装好用布盖上了。

“走吧,早些去也能早些回。”

曹镇长也不墨迹,将老牛栓着,没舍得用牛,让自己儿子挑着担子又选了些壮丁跟粗壮的妇人一起或挑或背的就朝着应州城走。

应州城城门大开,曹镇长带着人挑着食物到的时候就看到了伤兵一个个被从城外送进城里,城内的大夫忙得脚不沾地,不少妇人拿着桶提着热水在帮忙。

“小四,你怎么这个时候进城来了?”

姜平安被人拍了一下肩膀,下意识想要动手,还好对方说话及时,姜平安才收住手将匕首藏回袖子里。

“是嫂子啊,嫂子这是在帮忙呀,钱大哥呢?”

“嗯,前边打仗伤员太多了,大夫都忙不过来,你钱大哥征粮去了,如今将士们都在前边打仗,伙头军都上了战场了。”

钱嫂子手里端着一盆黑乎乎的锅底灰,看着已经用去了大半了。

“曹镇长带着镇上的百姓自发捐了粮都做成了饼子给将士们送来,钱大哥既然负责征粮,那倒是刚好了。”

姜平安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发现不仅钱嫂子手里端着锅底灰,就连大夫给伤员也是用的锅底灰。

“太好了,曹镇长,你带着人直接去西门,那边有人。”

钱嫂子这才注意到曹镇长,当即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