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崽逃荒:都护夫人她只爱财(59)
做豆腐辛苦,生豆芽明显就简单多了。
之前种的小菜苗长得属实是慢不说,因着不见阳光,非常的瘦弱,能不能吃上都是个问题,远不如豆芽来得方便。
“倒是可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钱大嫂眼前一亮,虽然说城里富人走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的,能住在城里,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些钱。
“等喝了豆浆我们就动手。”
只出不进的日子姜平安是受够了,空间里的东西又拿不出来,而且只能存放东西,又没有产出的。
“还好囤的豆子多,不然还真做不了。”
如今买不着粮食,朝廷送了粮草来,却是直接送到军营里,先供应给将士们,最后才设置粥棚药棚,让那些实在撑不住的穷苦人家能活下去。
姜平安跟钱大嫂就没有去领过,不仅走得远,而且人挤人的,危险系数太大,她们也不缺那两口,还不如不出门稳当。
姜平安的肚子开始显怀了,不过冬日穿得厚,倒也看不出什么来,姜平安自己估摸了一下,这个孩子生下来大概到三四月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天也转暖了,孩子生下来存活的几率也大。
煮好的豆浆豆腥味少了很多,即便不放糖喝着也不错。
不过姜平安还是放了少许的饴糖,嘴馋。
加了饴糖后味道果然更好了。
“好喝,就是这饴糖剩的不多了。”
钱大嫂平日里极少买饴糖,家中又无孩子,更是想不起买饴糖放家里,如今吃的都是姜平安的存货。
“可惜没有糯米,否则自己也能做饴糖。”
姜平安感叹了一句,这个时候糖是稀罕物,尤其是蜂蜜,她在杂货铺中连红糖都没看到过,更别说白糖了。
而糯米姜平安也没见粮铺有卖,米都是糙米为主,颜色发黄,然后以藜麦、小米、豆子、麦面为主,或许也与地域有关。
“妹子还会做饴糖,这可不是寻常人会的呢,不过糯米是何物?”
钱大嫂没想到姜平安知道的东西这般多。
“一种很粘很黏的稻谷,我也只是听人说过。”
姜平安打了个岔,钱大嫂也不再问。
为了生豆芽,两人将浴桶给搬了出来。
“这个应该差不多了,物依稀为贵,要是卖不出去,咱们也能自己吃了。”
姜平安闻言点了点头,没办法,她们两个孕妇能做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不能为了钱身体都不顾了。
这一忙活,一日便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说最快十日能回的钱武并没有归家,不过倒是有个好消息,疫病基本控制住了,大家可以随意的出门了。
只是不少最先染上疫病的人没能熬到救治死了,连尸体都不能送回家,加上打仗死了那么多人,不少人家挂了丧,哀声几乎家家户户皆有。
就像对门张娘子的丈夫便没能熬过,身体虚弱,又去了那全是病人的地方,条件自然是不能与家中比,虽然带了被褥厚衣,可是天寒地冻的,没死在瘟疫上也扛不住风寒去了。
张娘子收到消息一下就病了,大夫来看,不是疫病,伤心过度,加上吃得不好,一下便也倒了下来。
第56章 买房
至于姜平安为什么这么清楚,还是张娘子家的大闺女阿兰跑来请求帮忙。
张娘子一下就晕死了过去,家中三个姑娘一下就慌了神,最小的阿竹只会哭,阿梅帮着将张娘子扶上了炕上,也是哭得不知所措。
阿兰第一时间就去找了大夫来,家中本就没有什么银钱,虽然说朝廷送了草药来,可是那都是治瘟疫的,药铺里基本没什么药了。
钱不够,阿兰咬牙敲了钱家的门,噗通一下就跪在了钱嫂子面前。
“钱婶子,我娘得知我爹没了的消息一下病倒了,家中银钱不够,可否请您借我一些银钱给我娘抓药,要是娘也没了,我们三姐妹……。”
阿兰说着话,眼泪已经控制不住的掉了下来。
“快起来,地上凉,你娘病了,若是你再病了,你两个妹妹还有你娘该如何,还差多少银钱?”
钱大嫂伸手上前去扶。
“两、两吊钱。”
阿兰低垂着头,手搓在一块,家中只有不到二百文,两吊钱足足两千文,可是她真的不想失去阿娘。
“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去给你拿。”
钱大嫂叹了口气,两吊钱确实不少,可是这是救命钱,张娘子为人不错,钱大嫂还是转身去拿了钱。
“谢谢婶子的大恩大德,这个钱我一定会还给您的,回头,回头我去我未婚夫家去求助,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钱给还给婶子你。”
阿兰当即跪下给钱大嫂磕头,钱大嫂没有说什么。
姜平安在一旁听着,直到阿兰带着钱离开后,姜平安才问出口。
“嫂子,既然阿兰有未婚夫,怎不去寻那家人先?”
借钱这个事情按道理肯定是先按照远近亲疏来借。
“这亲事若是阿兰真的去开了口,只怕是要被男方家给退婚,如今张家的顶梁柱都没了,只剩下孤儿寡母几个,以后的日子还不知如何呢。”
姜平安闻言沉默了下来,心中更是坚定了不嫁人的决定。
突然感觉肚子里白得个孩子好像也不错,流着与自己血脉相通的孩子,独属于她自己的。
不过她得多赚钱,赚够了钱买些人帮自己照顾孩子才行。
不然就如对门一样,她女子身份带着个孩子,就是最好的欺负对象。
现代保姆虐婴案层出不穷,雇佣关系是最不稳定的,还是买人拿着卖身契才能用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