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纯朴的种植系新生(51)

作者: 妹力 阅读记录

烈娜视线扫视六人,继续说道:“单独把你们叫过来,不只是为了说这个,马上就到四月份,三年一次的学院大赛,还有两个月就要开始,我们种植院的参赛名额有六个,之前的研究院新人选拔,就是按照参赛条件来选的,所以参赛的就是你们六个人。”

参赛名额的事儿,除了陈静外,其他五人早就有预感了,因此也没多惊讶。

倒是关于比赛细则方面,杜元良迫不及待问道:“老师,我们种植专业参赛,都有哪些项目,需要准备什么?”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这个。”烈娜看了一眼杜元良,随后继续说道:“除了我们十六院的种植院和联邦自然种植学院的参赛项目之外,其余比赛项目在帝国官网都有明确的介绍,先建个参赛群吧。”

烈娜老师低下头打开光脑,将六人拉进了一个小群,接着转发了一份文件到群里,“这份文件只有我们学院和联邦那边才可以共享,其余学院是看不到的。”

陈静打开文件,通篇仔细阅读。

自然种植的参赛项目,主要是围绕着“农研”两个字来进行。

参赛者需要从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即自然种植与科技、天然农作物创新以及基本功比拼。

因为是三个参赛项目,因此需以三人为一个小组的方式进行参赛。

看到这里,陈静才明白冯正青为何要让他们早早的进行三人组队,原来目的在这里。

确实,经过这几个月,三人是比刚开始熟悉了许多,杜元良又经常拿着“同组”的理由跑来创意组“参观”,后来学习冷棚技术时,陈静也对杜元良的种植水平有了基本了解。

第43章 对本土植物和星际农作物进行嫁接

这三个“农研”方向……陈静目前最有把握的,也只有最后一个了。

天然农作物创新,呃……应该不难搞出来。

至于跟创新科技结合种植的那个,陈静只能寄希望于古那拉和杜元良这两个队友。

星际科技过于发达,高新技术又发展过快,陈静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落后的地球人,完全跟不上星际科技的脚步。

就一个游戏机甲,一个多星期了,她还没摸索出来呢。

但制作游戏机甲的技术,却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全息技术也有着不短的发展历史。

陈静手指对着全息屏幕上滑,继续往下看。

“为防止弄虚作假,参赛者需要对自己的种植过程进行直播,总直播时长合计最少12小时,直播的种植过程要脉络清晰……还要直播?”三年级褐发黑瞳的男生十分惊讶的说道。

农学院的学生大都很佛系,让他们搞直播,这属实是个为难人的活儿。

陈静朝他看去,她记得对方的名字,好像叫……乔伊斯?

另外两个,黑发蓝眼的女孩儿叫爱莉儿,黑发绿眼的男生叫威利。

这三个人都拥有西方特征,名字也是相同的风格。

看到有直播要求,爱莉儿翻了个白眼,“为什么要搞直播啊,难道还怕我们偷别人的作品去参赛不成?”

直播是针对“天然农作物创新”和“自然种植与科技”这两项的。

烈娜老师:“直播是必须进行的,不但是为了保障比赛过程的真实性,同时,这也是个宣传、发展16星的好机会。”

“好吧。”爱莉儿无奈的说道。

“烈娜老师。”杜元良发问道:“既然上面要求必须将种植过程脉络清晰的对外直播出来,那我们的直播岂不是要早于比赛开始的时间?”

“没错。”烈娜继续道:“直播设备学院会统一提供,你们准备好之后,随时可以开始。”

直播设备自然是比赛专用的,设备发下来后,陈静等人先在帝国官网注册了一个账号,等到需要直播时,要在官网新开的学院大赛板块的农学院分类中开启。

陈静、古那拉和杜元良三人小组凑在一起商量了下,决定将那两个需要提前准备的项目同时进行。

三人确定好分工,陈静负责“创新”项目,杜元良则主动提出,自己对科技种植方面还挺有兴趣,古那拉一直生活在垃圾星,科技方面了解到的实在狭窄了些,与陈静比两人半斤八两,身为一年级生,创新技术更是还没接触过,最后古那拉只能做两人的辅助。

农产品创新,主要是从农作物的产量、特色、口味、外型,甚至是所含的营养成分等方面进行改良。

因此,陈静打算从Z16星本土植物下手,利用传统的嫁接技术,对口味极佳的Z16星本土植物和有着怪味道的星际农作物进行嫁接,使用嫁接技术嫁接不同农作物一般是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或增产,陈静则是想进行同类作物嫁接,试一试能否中和一下星际农作物的味道……

陈静搜寻了创意栽培院的所有种子,最后还是选择了人们作为主食且适合在4月份种植的小麦和水稻,以及最常见的黄瓜、番茄等蔬菜。

准备好后,陈静来到学院特意为参赛者划分的试验田,将直播设备放到地头,面向田里,打开直播后就不管了。

直播从播种和育苗开始。

农学专业的赛前直播主要是为了最后结果评比时有所依据,官网是不会给什么推荐位的,而自然种植的直播又在夹层里,直播第一天,可以说是一个观看的都没有。

接下来几天,也就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在匿名观看。

杜元良在忙碌自己事情的同时,还去看了联邦自然种植院的直播。

杜元良在群里发:“我们的竞争对手好像在搞一种很新的东西,靠!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