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瞬的黑暗后,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出现了。
无数不同景象自归雪间的眼前掠过,他还未看清,山川倾塌,河流干涸,沧海桑田,又展现到了下一幕,好像是在为他筛选合适的试炼。
归雪间安静地等待着。
终于,变幻莫测的场景停了下来。
归雪间发现自己身处一条河流中。
又抬起头,观察了一圈四周。
现在是白天,太阳有点晒,但还没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河流很清澈,不算很宽,也不深,只淹没到小腿。
归雪间抬起腿,想要离开这条河流,可是步子迈得再大,走的步数再多,却怎么也抵达不了近在眼前的岸边。
看来需要离开的就是这条河流。
归雪间身处河流中央,无论前后,都望不到边际。
或许哪个方向都没有差别,归雪间选择往前走。
鞋湿了,越发沉重,归雪间又力气不足,索性脱了鞋,提着衣角,踩在光滑圆润的石头上,慢吞吞地往前走。
因为平日里经脉中的灵力就很少,经常耗尽,最开始,归雪间没能察觉到与过往的不同。现在,他终于能够确定,自己的体内没有丝毫灵力。
与之相反的是,这个试炼世界中的灵力充裕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步。
归雪间陷入思考。
西月仙人想要考校的是什么?
水流的速度并不快,但归雪间逆流而上,身体又比一般人脆弱,力气似乎很快就会被耗尽。
这条河流似乎没有尽头。
归雪间希望自己能顺流而下,那样会轻松得多。
他这么想了,也试图这么做了。
——这个世界本就可以改变,他曾亲眼见证过。
其实不难。归雪间的脑海中有完整的设想,试图让想象符合真实的规则,再调动这个世界的灵力,为自己所用,使之成真。
河流不能突兀地改变流向,而是与地势有关。
归雪间清楚地感受到变化,他的想法没错。
他令云朵遮蔽了太阳,令水中长出浆果。接下来的一切都变得很容易,因为这些规则是西月仙人刻意简化过的,简单明了,用于入门。
在此之前,归雪间没有接触过阵法,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了。无论什么法门,修到登峰造极时,皆与天道规则有关。法诀不能借助丝毫外物外力,仅仅是以言语表达,远比别的法门更早接触到天道规则,所以才会这样难。
万法归一。归雪间在没有灵力时学习阵法,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比别的修士更能理解规则远比外力重要,也明白了这场试炼的真正含义。
如果不能理解法诀的本质,根骨再好,天赋再高,也无法修行西月仙人留下的《四十一字真言法诀》。
归雪间想清楚了,现在需要寻找机会截断这条河流,制造出终点,就能离开这里。
但这场试炼还没有结束。
清澈见底的河面上忽然浮现过去的画面,如同无法遏制的情绪蔓延开来,无孔不入,像是要将归雪间拉入曾经为之恐惧害怕的场景,将他留在这里。
似乎是试炼通过得太快,所以又来考验他的心性。
归雪间能够以魂魄状态在世间游荡,心性远比寻常人坚定。
在于怀鹤的无微不至的保护下,他在人世间自由自在地活了两年,早已放下过去,不再畏惧黑暗和鲜血,也不会在寂静时刻听到哀嚎声。即使是从前的归雪间,在关键时刻,也不会被这些绊住脚步。
这些带给归雪间的阻碍,还没有越发沉重的身体大。
直到一个英俊冷淡的面孔倒映在了河面。
归雪间停下脚步,抿着唇,与河面的于怀鹤对视。
然后,于怀鹤出现在他的眼前。
这个人像是真的一样,腹部中剑,止不住的流血,却一言不发,只是捂住伤口,好像不想被某个人看到。
归雪间不由地屏住呼吸,情绪第一次出现波动,有些生气了。
他不是不知道是假的,于怀鹤好好地待在外面,不会受伤。却还是不能容忍被这样考验,非要面对这样的于怀鹤。
归雪间低下身,搅乱湖面的倒影,捧起一汪水,任由水流从自己的指缝滴落。
他不想就这样按照试炼的意志,按部就班地离开这个地方了。
作者有话说:
龙之逆鳞,猫之逆毛(喂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第137章 两具白骨
为了考验身处其中之人是否了解法诀的本质,这里充满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力。
在这个试炼中,归雪间需要离开这条很浅的河流,困住他的原因是这条河流没有尽头,所以他不会被淹没。
在这个世界中,这两条是被创造出来的,最根本的规则之一。
至于别的规则,大多与真实的世界无异。
灵力过于浓郁,会化作雾气,再凝聚成水滴。
当最后一点河水从归雪间的掌心滑落,一滴水又落在了他的指尖。
半空中,磅礴的灵力席卷而来,不断地充盈,不断地被压缩,宛如一场大雨,从两岸降落,涌入河流中。
一切都是静谧的,有什么巨大的改变在悄无声息中发生。
灵力引起的狂风将归雪间的衣服吹得鼓起,他的身形显得更加纤瘦,好像要被吹跑了,看起来非常脆弱。
很多人都会对归雪间产生这样的误解。
归雪间半垂着眼,睫毛在风中颤抖,并非使用暴力,他很擅长以这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