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193)+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但是来报信的人表示:“是真的,没必要拿这种事情骗你啊,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快去快去,你们爷俩都去。”姥姥催促道。

她是裹了小脚的,平时都用脚后跟走路,根本走不快,只能催着丈夫和外孙女赶紧先去看看。

孟玖和靳长河一路快跑,到了家门口,又同时放慢了脚步。

她家门口围了好多人,每个人看他俩的眼神都充满同情。孟玖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妈,老靳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俩人都很惨。

孟玖害怕了,她下意识的拉住姥爷的衣摆,不敢迈腿。

姥爷抓紧她的手,条件反射的安慰:“别怕,姥爷在呢。”

爷俩一步一步的走进院子,腿像灌了铅一样,似乎有千斤重。

村里人已经在院子里铺了凉席,孟铁柱和靳美芳并排躺在凉席上。孟铁柱还有点狼狈,靳美芳看起来就跟睡着了一样。

靳长河走过去,蹲在女儿旁边,眼泪突然就啪嗒啪嗒的掉下来。他这一辈子,就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远嫁东北,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只有每年收到的信,让他知道,大女儿还活着。身边只有这个小女儿了,怎么突然就去了呢?

孟玖也傻眼了,直到姥爷开始哭,她才反应过来,爸爸妈妈是真的不在了,从此以后,她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了。

她突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随后赶来的牛淑芬,听见孟玖的哭声,就知道,她的小女儿,真的没了。

老太太差点就站不稳,还是身边的村民扶住了她。

当时来报信的村民说:“牛大妈,您别太难过了,美芳一点罪也没有受。”

老太太努力深呼吸,才重新稳住身体。

白发人送黑发人,靳家老两口好像一下子就失去了生气。但是看了看才刚刚16岁的外孙女,还是打起了精神。这孩子的爷爷奶奶早几年就过世了,现在又没了爸妈,他们要是再走了,她可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就这样,在村民的帮助下,老两口和孟玖料理了孟铁柱和靳美芳的丧事。孟玖哭的太伤心了,天气又热,她差点昏厥。

靳长河将她背回家,让她好好休息,还劝道:“小玖,你爸爸妈妈没了,还有姥姥姥爷呢。你要是有个什么事,姥姥姥爷就真的没法活了。你先睡一会儿,缓缓劲儿,咱们日子还得过。知道吗?”

孟玖抱着姥爷又哭了一场,哭累了,直接睡着了。

再醒来,就变成了长宁。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个时间节点不算好,她要是早来几天,就能救下孟铁柱和靳美芳了。

第143章 被恩将仇报的村姑(2)

想了想这俩人的死因,长宁也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孟爹死的也太寸了!

难怪村里人说起来,都说他走背字。实在太倒霉了。这么一个赶车的老把式,怎么就让车辕撞一下就去了呢?

至于靳美芳会被这个噩耗给带走,大家倒是不意外,靳美芳的身体实在太差了。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地里的活是一点也不能干,一干就犯病,赚的工分还不够吃药的。

就连家里的活,她也不能多干。快走几步路她都要喘不上气。

以前孟玖奶奶还活着的时候,家务活都是老太太干,靳美芳也就搭把手。

后来孟奶奶去世,牛淑芬就经常上门帮忙干活,孟玖也帮着搭把手。

靳长河两口子不光帮忙干活,还帮忙养孩子。靳美芳身体差,就生了孟玖这么一个女儿,孟爷爷孟奶奶加上孟爹,都有点重男轻女,对于原主,虽然不虐待,但是也不重视。

这在农村也算正常。要知道,孩子少、没儿子,在农村是会被人诟病的。他们没有因此而磋磨孟玖、磋磨靳美芳,就算是厚道了。

而且,大家多多少少对孟家还有点同情,觉得这家人是被老靳两口子给骗了。

这事还得从靳美芳和孟铁柱的婚事说起。

靳美芳嫁给孟铁柱,全靠靳家老两口未雨绸缪、老谋深算,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替她铺路。

靳美芳的病,是娘胎里带来的,打小就弱。她这身体状况,正常来说,在农村很难嫁出去。

靳长河两口子觉得自己又不能陪孩子一辈子,等到他俩一蹬腿儿,这病病殃殃的孩子可怎么办?还是得给她找个靠谱儿的婆家。

他们一共就养活了两个女儿,大女儿靳美云身体好,从小,老靳两口子不顾别人的眼光,让她上学读书,后来嫁给了转业军官,去建设东北了,大女婿后来成了吉省汽车厂的元老。

但是靳美云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大概那时候交通真的不方便,再加上她接连生了几个孩子,要工作,要照顾孩子……她就没回过老家。只是每年写封信回来报平安,寄一些钱票给两位老人。这些钱票,老两口都贴补给了靳美芳和原主。

靳美云之后,牛淑芬生了两个儿子,都没有养成,夭折了。再后来,就是病秧子靳美芳。

对于这个小女儿,上学是不可能了,她的身体根本坚持不住。

老两口采取的策略就是,从来不让她出门,就让她待在家里。外人了解到的靳美芳,全都是从老两口嘴里传出去的。

她身体不好这件事,被老两口瞒得死死的,外人谁都不知道。

靳美芳出生的时候,靳美云已经12岁了,非常懂事。在外面也配合着父母的行动。

靳美芳不出门,不下地,也不是没人询问她的情况。每当有人问起,老靳两口子就说,家里的事也不少,孩子一个人把家里的活全干了,他们心疼,就不让孩子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