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207)+番外
她一双小脚咔哒咔哒的踩着缝纫机踏板,手上也动作飞快,小半天就能做好一件衣服。
买回缝纫机的第二天下午,孟玖就穿上了姥姥亲手制作的连衣裙。这是姥姥参考书上的裁剪范例自己设计的,还给连衣裙加了一条腰带。
这条裙子,就是放在后世,也不落俗套。再配上新买的小皮鞋,就连孟玖都觉得自己挺好看。
但是姥姥嫌弃道:“这皮鞋的颜色配裙子不好看。而且这鞋样子也太简单了点,应该在前面再加点装饰。”
立秋一过,小学就开学了。村小学开学早,因为秋收的时候还得放个秋收假,让孩子们也参与抢收,体会劳动的快乐!
小学六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共六个班,但只有三间大教室。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三四年级一个教室,五六年级一个教室。
孟玖教一二年级,全科老师,什么都教。主课当然是语文和数学,没有固定教材,老师看着教就行,主要内容就是认字和数数。
孟玖:“……”这也太随意了点儿。
教室的前后都有黑板,一年级面朝前面的黑板坐,二年级面朝后面的黑板坐。一年级上课的时候,二年级写作业,二年级上课的时候,一年级写作业。
这是孟玖从另外两位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内容。她还了解到,之前的老师是以语录为底本进行识字教学的。每天背一句语录,认识语录中的字,会不会写都没有强制要求。
孟玖:“……”老师和孩子们都挺不容易的。
她考察了一下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果断让他们全都调头面向前面的黑板,大家一起学习就行了。根本就不用分什么一二年级!基本上都是零基础。
二年级的孩子,也就会说: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他们光会说,也不知道这些话都是什么意思。很多字不会写,甚至有的字都不认识。
而这些话,一年级的孩子也照样会说,毕竟在家里也天天听到。
孟玖自己编了一套针对一二年级的教材,把每天要学的内容抄在黑板上,让大家都能看得到。
就这样,开启了自己轻松愉快的教学生涯。
第154章 被恩将仇报的村姑(13)
秋收过后,满囤生产队迎来一批新的知青。大队长哭丧着脸,心里想着,知青办的人怎么回事?这儿都出事了,怎么还往这儿派人呢?我写的信怎么就没起作用呢?
但事实上,还是起了作用的。等到知青们来了一段时间以后,大队长就知道了,今年分配到满囤的三个知青,全都是“关系户”。
一个,是孟铁军的三女儿孟心语。一个是靳美云的三儿子赵立诚。还有一个,是附近驻军的军官家属,贺朝阳。
满囤生产队所在的新丰公社是有驻军的,就叫松山部队,因为驻扎在松山脚下而得名。人家是有正规番号的,松山部队只是个俗称。
这三个人,是早就运作好了,要来满囤生产队的,县里的知青办也没办法给人家改地方。
知青们到达的前几天,靳长河收到了靳美云写来的信。信中表示,小儿子赵立诚要下乡了,去哪儿都是去,所以干脆就让他回老家,正好替他们夫妻尽孝,让老爷子只管使唤他。赵立诚皮糙肉厚,不怕吃苦。
老爷子嘴上说着“就会给我找麻烦”,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孟玖看他嘴角一直上翘,都快控制不住笑了。
简直就是口嫌体直的标杆人物。
老太太就直白多了,笑得合不拢嘴,跟孟玖说道:“你大姨家三个孩子,我一个也没见过呢,这还是头回见。”
三个人把靳美云以前住的屋子收拾了出来。那屋子经常打扫,老两口还经常把里面的东西搬出来晾晒,铺好被褥,直接就可以住人。
靳长河去了一趟公社,买回各种生活用品。
孟玖摩拳擦掌,家里多了个人使唤,好事儿!
还在火车上的赵立诚打了个喷嚏,惹得大家纷纷往后靠,试图远离他。
赵立诚抽了抽嘴角,至于吗?他又没生病,一定是姥姥姥爷收到了他妈写的信,念叨他呢。
虽然他从来没见过姥姥姥爷,但是一点儿也不陌生,谁让他爸妈经常回忆呢?
他妈说起来都是:“我小的时候半夜想吃点心,吃不上就哭,你姥爷背着我去敲人家小卖铺的门……”
他爸想起来就是:“你姥爷让我陪你妈去上学,让我保护她,就连她去厕所,也让我在门外头候着,以防有人在厕所里欺负你妈……”
每次他听到这些,就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遭受了荼毒。半夜敲门买东西,人家心里不骂你们才怪了!女生上厕所你也跟着,谁见了不得说声变态呢?
他听着这些长大,说真的,对姥姥姥爷充满了好奇!
他本来可以在春市郊区插队的,但是他爹说了,“这么多年,我们不方便回去,不能在你姥姥姥爷跟前儿尽孝,你就去替我们尽孝吧,插队嘛,在哪儿插不都一样。”
“区别大了好吗?在郊区插队,我可以请假回家,你们也能抽空去看我,回老家插队,咱们可能好几年都见不了一面了。”
靳美云:“回老家插队你还能住姥姥家呢,再说了,几年不见又怎么了,我都二十多年没见你姥姥姥爷了,我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