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227)+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靳长河:“爱吃萝卜和青菜……”

姥爷太可怜了!

贺渊赶紧出来接班,让姥爷回去休息。但是贺然小朋友不干。她觉得她爸不像太姥爷那么有耐心,她还是更喜欢和太姥爷玩儿。

有一回,孟玖和姥爷开玩笑:“要不要生个孩子姓靳啊?”

靳长河大惊失色:“给你姥爷留条活路吧。”

回过头他跟牛淑芬说:“生孩子太痛苦了,还是不要再生了。天底下姓靳的那么多,哪儿就少我们这一个了?”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大家都很高兴。

这些年他们几个一直坚持看书学习,考试也是轻轻松松。

孟玖依然决定要做条咸鱼,她选了中央美院,未来要当个艺术家。

贺朝阳和赵立诚都上了航空航天大学。

孟玖:“我以为你俩会选农业大学呢。”

俩人齐齐无语,是什么给了你这种错觉?

倒是孟涛选了本市的农学院。问起来,人家就回答:“希望以后能和我媳妇儿并肩战斗。”

孟涛的媳妇儿就上了两年小学,认识几个字。虽然孟涛平时读书的时候也教她认字,但是离参加高考还是差了一大截。

孟涛觉得,他媳妇儿以后可能离不开土地了,他得学个相关专业,这样,以后俩人也能有话聊。

当时聊天的时候就在靳长河家里,老老少少一群人啪啪给孟涛鼓掌!新时代好男人的典范就是他!

高考消息下来的时候,贺渊也开始谋求职位调动,他知道小玖肯定能考上大学。

等到孟玖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下来,贺渊也确定能跟着一起回京城了,他调到了京城军区。

“我在京城有房子,到了以后,可以先在那里安顿下来,然后再回老宅看看,不用跟大家一起住。我在部队也申请了住房,以后咱们住军区家属院也行。”

孟玖mua一下给他奖励。不用跟一大家子人一起住,真的太好了。

这回,靳长河和牛淑芬也跟着一起去。实在是贺渊和孟玖不是什么靠谱儿爹妈,孩子要是交给这俩人,指不定给照顾成什么样,他们是真的放心不下。

第169章 被恩将仇报的村姑(完)

牛淑芬:“贺渊,到了京城,你帮着打听打听,哪儿有卖房子的,我们买一套。咱们老派人,名下没有个房子,就觉得不踏实。”

贺渊:“姥姥,把我的房子改成您的名就行。”

牛淑芬:“姥姥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但是房子呢,还是要买。说不定以后房子值钱了,想买都买不起了。趁着现在还能买得起,多买几套。”

赵立诚:“姥姥,现在好像也买不起吧……”

孟玖:“……”对啊,咱家虽然日子还算宽裕,但也没攒下什么钱啊,哪儿买得起京城的房子哟。

牛淑芬:“我怎么买不起?我钱多着呢!”

除了靳长河,所有人都一脸震惊。

在大家求知若渴的眼神攻势下,牛淑芬同志炫了个富。她也就有那么几箱子大黄鱼吧,确实够买好几套房。

“我娘家和你姥爷家,原来都是很富有的。你姥爷年轻的时候出门闯荡,后来觉得时局不对,就回来把家里的地都处理了,财产也都藏了起来。对外就说是他在外面欠了债,要把地都卖了还债。从那以后,我们对外就跟村里其他人差不多,但实际上日子还是挺好过的。多亏了你姥爷行动的早,后来划成份,我们也就划了个中农,再加上你大姨父去当兵,多少给了家里一点庇护,我们才没受什么苦。”

几个小年轻:“姥爷厉害!姥爷真有远见!姥爷对形势真敏感!”

夸的靳长河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贺然小朋友还叭叭叭给了太姥爷几个亲亲,糊了他一脸口水。

一行人是过完年才离开满囤的。六个大人加上一个孩子,那叫一个浩浩荡荡。

老靳家一下子走出三个大学生,还都是奔京城去的,谁看了不得说声羡慕呢?

知青院里10个人,一共才两个人考上了大学。就是老大哥安栋梁和另外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男知青。

其他人虽然没考上,但是也没有太颓废,毕竟高考已经恢复了,今年考不上,明年还可以继续。而且,形势在变化,说不定他们通过其他机会回城的可能性也变大了呢。

靳长河把家里的两座院子拜托大队长照顾。虽然他觉得以后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但还是留着吧,万一回来,还有地方住。

贺渊想办法弄了一个软卧包厢,让大家路上不至于太难过。

孟玖给行李全都打上了禁制,省的有人不长眼。

到了京城有车来接,就好多了。

贺渊在京城的院子是个二进的四合院,几个人住都绰绰有余。回来之前,贺家人先来打扫修整了一番。

他们到的时候,贺渊的父母和兄嫂,还有贺朝阳的哥哥姐姐,都在院里等着呢。

一见面,贺渊的父母先迎上来,热情的和靳姥爷、牛姥姥打招呼:“可算是见到你们了。”

靳长河和牛淑芬也是场面人,应对自如。

以前靳长河总是说:“人不求人一般高。”

他无所求,对谁都是一样看待,市井小民和高门大户,在他看来没啥区别,他也从来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其他人有的帮着拿行李,有的过来抢孩子。

“快让我抱抱。”这是贺朝阳的妈妈。她一直盼着大儿子赶紧结婚,她好抱孙子孙女,未能如愿。

他们贺家人,大概是有晚婚晚育的传统。

等到安顿好了,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