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344)+番外
这个时候的农村人,普遍重男轻女。但是田小娥是个例外,她重女轻男。
还是极端的重女轻男。
在她看来,儿子都是小家雀儿,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货,只有女儿,才是娘的贴心小棉袄。
田小娥嫁给方修文之后,头胎生了个儿子,取名方学武,她脸拉的老长,看的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一脸莫名。
二胎又生了个儿子,取名方学礼,她脸拉的更长,让大家更加莫名其妙。
他们这儿,婚丧嫁娶,都会专门派人去亲戚家里报信儿,生孩子也是一样的。
每个家族里,有一个人是专门负责报信儿的,只要这个人不年不节的上门,不是喜事儿就是丧事儿。
要是听说生了孩子,大家都会先问:“生了个妮儿还是生了个小啊?”
要是回答“生了个小”,那问的人就会发自内心的恭喜一句:“那可真是喜。”
要是回答“生了个小妮儿”,问的人连恭喜都说的有点言不由衷:“那也挺喜的。”
听听,生男生女的差别就是这么大!
所以,大家和田小娥的悲喜并不相通。理解不了她的情绪,还以为她在给大家摆脸色。这一下子,田小娥本来就不算好的人缘就更差了。
她也因此更加不喜欢两个儿子。
方学武和方学礼都被田小娥扔给了婆婆带,她从来就没管过。好在她婆婆就方修文这么一个儿子,也没别人来提意见。
不知道是不是田小娥不爱孩子的报应,后来她又怀了三次,全是儿子,一个也没能留住。大概儿子也不愿意来她家受苦。
俩孩子长到十来岁上,奶奶去世了。他们就只能一切靠自己,反正亲妈田小娥是靠不住的。亲爹也靠不上。方修文这个老头子,只要把他伺候好了,家里一切事情他都不管,由着田小娥折腾。
后来,方学武娶了媳妇,是个来逃荒的孤女,名叫王春妮儿。聘礼就是半袋玉米。王家人把春妮儿留下,自己接着跑路了。
方学武一成亲,立刻就被田小娥净身出户了。是真的撵出去那种。
还是族老们看不下去,出面帮他要了点粮食和钱,让他能盖两间土坯房,不至于流落村头。
田小娥不给儿子分东西,但是却告诉他,逢年过节,节礼不能少。年底还得给孝敬钱。
再后来,方学礼也娶了个媳妇,是隔壁村的张文娟,这是他凭借一张帅脸自己勾搭来的,要不然,就他家这个名声口碑,他压根儿就娶不上媳妇儿。谁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就是卖闺女的人家都看不上他!
俩人一结婚,田小娥比照着方学武的份例,也给他们分了一份,让他们立刻滚蛋。
分给儿子的每一分钱,都好像在撕扯她的心脏。
她是真的一分钱都不想给。但是不给又不行,那群糟老头子会来找她。
方学礼比他哥强点儿,他媳妇儿家条件还行,岳父岳母和两个舅兄都来帮忙,出钱出力,给他盖起了三间房,厨房柴房厕所院墙都给弄得好好的。
张文娟家里为什么这么开明呢?也是因为张文娟这熊孩子多少有点极品,简单来讲就是好吃懒做脾气大,不好给她挑人家,就怕她嫁过去之后日子过的过于鸡飞狗跳。
方学礼家条件虽然不好,但是这个小伙子看着还不错,长得好看嘴巴甜,人也机灵,关键是张文娟自己满意。用后世的话来讲,他能提供的情绪价值高啊。
而且,结婚就分家,不用伺候公婆,正好适合张文娟。
至于日子不好过,谁家日子好过了?饿不死就行了!他们多少帮衬着点,总能让俩人活下去!
还真别说,方学礼和张文娟,那真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俩人结婚后,都比以前勤劳了,张文娟也被方学礼哄得没了脾气,两口子还真把日子过了起来。看的张家人啧啧称奇!
就这样,方家一家分三家,各个独立的很。兄弟俩倒是走的挺近,但是离老宅都很远。就连选宅基地,都是能选多远就选多远,都住在了村边上。
每到年节,就穿越大半个村子,大张旗鼓的去老宅送节礼。
这是方学礼分出来以后出的主意。
“大哥,咱们既然做了,就得做到明面上,省的以后咱娘拿这个来挤兑咱们。”
方大哥比较老实,但是对二弟的建议深表赞同。
节礼不多,端午送几个鸡蛋,中秋送俩月饼,过年送块猪肉。年底再给点钱。
但是孝顺的好名声打出去了。
田小娥只要闹事儿,全村就没一个向着她的。
方学礼结婚不到一年的时候,亲妈田小娥宣布她怀孕了。
老蚌怀珠,田小娥高兴的很,觉得自己想要个小棉袄的心愿要实现了。这是1954年,田小娥也就四十出头,这个年纪怀孕,在农村也算常见。
田小娥想让大儿媳王春妮儿去伺候她,但是凭什么呢?人家春妮儿怀老大老二的时候,田小娥可是一把手都没搭过,人家怀孕生产坐月子全靠自己,现在你怀孕了就喊人家来伺候,谁搭理你?
可是直接拒绝又不太好,那毕竟是长辈。就在春妮儿想托词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也怀孕了。
这下好了,不用去了。
于是田小娥将主意打到了张文娟身上,张文娟也不想去啊。方学礼就出主意让她也“怀孕”,两口子正要装呢,结果张文娟开始吐了。假怀孕变成了真怀孕。
这下子,她也不用去了!
田小娥气的要死,但是也无能为力。整天在家里骂骂咧咧,骂两个儿媳妇,也骂她们肚子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