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548)+番外
李晓西筷子一放:“别下次了,你说出来我和你爸去赶集买,我记得集上有个卖调料的。”
杨文珍:“好吧。”
她不但列出了单子,还带着杨勇把字都认了一遍。她爹初小毕业,很多字都认不全。
接下来的几天,李晓西和杨勇就热衷于赶集,不但把调料买齐了,还考察了市场行情,跟屠户商定了猪下水的供应,然后宣布:“我和你爸要去赶集卖卤肉了。”
杨文珍:“……”
她就知道。
杨文远:“咱家的卤肉肯定好卖啊。比别家都好吃。”
李晓西:“对对对,不光好吃,咱们家的卤肉看着还好看呢。等我和你爸卖卤肉赚了钱,珍珍也不用把工资再交给我们了。以后你俩要嫁人、娶媳妇儿,都能更风光了。”
杨文珍:“别扯我的事儿。我打算一辈子不嫁人呢。”
李晓西:“啥?”
杨勇:“咳咳。”
他看了李晓西一眼,不是说好了吗,孩子不定性呢,不要为这些事争论。
李晓西:“……”
“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她还是先卖卤肉赚钱吧,万一这个死丫头跟她杠上了,真不嫁人,她还得给她攒点钱,以后有钱傍身,还能让侄子侄女好好照顾,不然她就只能去养老院了。
养老院?
李晓西眼睛一亮,跟杨文珍说:“你要是不嫁人,以后老了可没人照顾你,那你得去养老院吧。咱们村养老院你去过吗?”
说起来,他们镇上有个公立养老院,就建在他们村边上,也因此经常被村里人称为“咱们村的养老院”,其实不是,人家是属于镇上的。养老院院长属于公职人员。
养老院是一个占地非常大的院子,比她们中学都不差什么,一排一排的砖瓦房,看着还挺气派。里面还是修好的水泥路。应该算是全县的面子工程。
村里有的家长跟孩子开玩笑,就说“等我老了,也不用你伺候,我去养老院”,机灵点的孩子都会说,“那哪能呢,我肯定会孝顺你的。”皆大欢喜!
有的孩子就特实在,回曰:“我会去看你的。”被人嘲笑好久。
还有的棒槌直接说道:“我倒是想去看你,但是养老院里有狗,我就不去了。”挨一顿打!
杨文珍知道李晓西是拿养老的事儿来敲打她,但她才不怕:“妈,我有退休金的。而且,咱们村的养老院条件也不差。再说了,我还可以去条件更好的养老院啊。”
村里的养老院,条件是真不差。里面住的虽然是一些没人照顾的老弱病残傻,但是人家是自力更生的。养老院有一大片土地,自己种粮食,种果树,种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养老院里几个看着还完好的人,会带着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赶集摆摊卖。虽然他们不是很聪明,但是打出养老院的旗号,也没人来坑他们。
养老院里没有护工,都是互相帮助。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有自理能力的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会做饭的做饭,有力气的种地,非常和谐。
这个时候住养老院还是免费的,但是等过些年再想进,就得交钱了。
李晓西还没说话,杨文远就说道:“我姐就算不嫁人,也不用去住养老院啊,她还有我呢。我会照顾她的。”
李晓西也学着翻白眼:“以后你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哪还有精力照顾她?”
杨文远拍拍胸脯:“怎么没有呢。我姐一个大人,照顾她又不费事。再说了,她年轻的时候也不用我照顾,等她老了,需要我照顾了,那时候我孩子都长大了,已经不用我照顾了。我就专心照顾我姐。”
李晓西:“等你姐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你也是个老头子了。”
杨文远:“那没事,我们可以互相照顾嘛。再说了,等我考上大学,努力工作,奔个好前程,以后的情况谁说得准呢。”
杨勇说道:“就是就是,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时代不一样了,咱别用老眼光办事儿。”
李晓西没再说什么,现在当务之急,是把她的卤肉生意做好。
第406章 亲妈后妈都不当了(21)
李晓西和杨勇开始赶集卖卤肉,杨文珍姐弟俩也想去帮忙,被她严辞拒绝。理由就是,你一个当老师的,要是卖肉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学生怎么办呢?尴尬不尴尬?
杨文珍表示:“那有什么好尴尬的,而且老师的生意不得照顾一下吗?”
李晓西有点心动,但还是拒绝了她。在李晓西眼里,维护女儿的形象比帮她拉生意重要。更关键的是,她坚信好货不愁卖,哪用得着让一个年轻大姑娘去抛头露面啊!
至于儿子,道理也是一样的,万一遇见同学了怎么办?还是留在家里复习功课吧。
杨文远大惑不解,赶集卖肉遇见同学是个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他妈会担心他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大家都是努力生活混饭吃的,谁比谁高贵啊?
但是李晓西的脑回路明显和他不一样,在她眼里,当工人就是比农民体面,当学生就是比当小商贩体面。既然女儿和儿子已经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就尽量维持着吧。
杨文珍对赶集这事儿并不是太执着,主要是集上人很多,挤挤挨挨的,而且很嘈杂。
姐弟俩没能去赶集,当然也没闲着,在家里帮忙洗洗涮涮,甚至连半夜起来卤肉的活也接过来了,等到李晓西俩人走了,他们再睡回笼觉。
大概是姐弟俩现在爱表达了,还都有点儿厚脸皮+混不吝,再加上李晓西也感受到了被子女关心的贴心,也不再拒绝俩人的帮助。只是自己变得更加勤快了,有什么活就着急忙慌的抢着干了,留给姐弟俩的发挥空间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