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582)+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此次来当县长,是历练,也是避难。

闲聊的时候得知杨文珍也是个不婚主义者,而且家里人还挺支持,老胡羡慕不已,并且将她引为知己。

想到这儿,杨文珍又在心里啐了他一口。我可去你大爷的吧!有你这么坑知己的吗?

悲伤过后,杨文珍迅速理清思路。骂老胡是一回事,干好工作是另一回事,不冲突。

而事实上,她也就头一年忙的脚不沾地儿,等到工作理顺了,后面就轻松多了。毕竟,她只需要指挥,具体的事情也不用她干。

别看她是个副镇长,但是顶着新县长“心腹干将”的名头,拿着自己刚出炉不久的“函授大专”文凭,她还真能主事儿,再加上她特别擅长画大饼,不是,特别擅长描绘美好未来和宏伟蓝图,很快就把镇政府领导班子和人民群众都忽悠瘸了。

在走遍了全镇各个村庄,实地考察了全镇的发展情况和资源之后,她带着同事们一起制定了全镇五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点一点焕发生机。

没过多久,杨文珍就喜欢上了这里。人民淳朴,好忽悠,勤劳肯干能吃苦,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希望,一点点实际的好处,大家就会义无反顾的跟着你干。人人都能卷生卷死!

以上,是杨文珍的想法。

人民群众的想法是,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可没什么好失去的。大不了就是白出力。小杨镇长可就不一样了,她还指望着干出点政绩能升官呢。不然,人家年纪轻轻的能到咱们这儿来?

“而且,小杨镇长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她说的咱们都能听懂,也是咱们这儿的实际情况,一点虚的都没有。”

可见群众们也不是真的憨,还是有点子聪明劲儿的。

杨文珍把在镇上工作的经历和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发展理念全都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然后“出口转内销”,再用报纸继续忽悠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

她还把村民们发家致富的事迹写成文章,配上村民照片发表,那激励效果简直了!好的连她都感到害怕。

因为写的文章太多了,她还混了个报社通讯员当当。

老胡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她这儿来考察一次,看着小镇一点一点的变化,回去就拿着她写的工作经验开始召集乡长镇长们开会学习。到年底还找她亲自给大家传授经验。

五年以后,小镇大变样。老胡组织本县干部来参观学习。他自己从县长升到了县委书记,然后把她任命成副县长,空有名头,因为转头他就把她下放到了另一个贫困乡去历练。

老胡:“你放心,这个镇的发展,我亲自盯着,保证它出不了差错。不会让你的辛苦白费的。你就在那边加油干吧。”

杨文珍咬牙:“……我感谢你八辈祖宗!”

老胡笑得和善,顺便给她画了个大饼:“……别客气。你再历练历练,等我调离这里,你就能干一把手了。”

杨文珍翻了个白眼,好像我稀罕似的。虽然但是,她爸妈是真稀罕。

看着她气哼哼的梗着脖子走远,老胡在原地笑得跺脚。这家伙当年忽悠他,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了,把她按坑儿里爬不出来!哈哈哈哈哈!

又过了几年,进入新世纪,老胡原地升官,从县委书记变成了市长兼市委副书记。

这时候,整个县城都已经大变样了。按照当年的规划,发展成了全国有名的生态名城,实力证明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不仅不冲突,还可以相辅相成。很多有钱有闲的人从全国各地跑来这里休闲、小住。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取经。

可见,就在杨文珍在最基层忙碌的时候,老胡也没闲着,可能比她还忙。毕竟她三十五岁依然青春靓丽,老胡四十岁已经快成豆腐渣儿了,要不是还有气质在那儿死撑着,那真的就没法儿看了!

看着俩人的容貌对比,老胡一脸羡慕嫉妒恨,发誓要让她跑步进入老年世界!所以,她当然也没干成一把手,直接被他拎着扔到了市发改委去发光发热。除了她本人不高兴,其他人都笑得合不拢嘴。杨勇还大张旗鼓的回去祭祖呢。

在不知不觉中,她就成了老胡的固定工作搭子,等到55岁退休的时候,竟然已经混到了副部级。

杨文珍:“……”

我摆烂的人生竟然走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本来她到了退休年龄也依然可以继续工作,继续努力往上升,但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她要回老家去陪她七十多岁的老父母!她敢肯定,老两口还等着她回家炫女儿呢。

第433章 番外·大林

“这是你弟弟,以后,你要好好帮衬他。”大林妈抱着两个月大的小男孩,对大林说道。

大林看着眼前的一切,喜笑颜开的父亲母亲,一脸木然的妹妹,他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有点玄幻。

他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这个家。

“我会每个月给赡养费的。”

快要走到大门的时候,他回身说了一句。

不管怎么说,之前的二十年多,父母对他是真的很好的。该赡养还是要赡养,但是他就尽量不回来了。

在他们抱回这个孩子的时候,大林就明白,爹妈已经彻底放弃他了。并且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对外公布了这一点。

这个孩子,对外说是捡来的,被他们家收养。但真相并非如此,这个孩子,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他爹和村里的小寡妇生的孩子,他妈同意的。小寡妇要钱,他们要孩子,双方一拍即合,没有人考虑过大林兄妹的想法,更没有人想过这个孩子愿不愿意以这种不光彩的身份来到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