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618)+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谢锦点头如小鸡啄米,又接着说道:“就在我去看房子的路上,经过那条河,有一个人坐在河边,打算自杀。我过去把她劝好了。她想通了以后一阵后怕,要是没有碰到我,她可能真的就死了。所以她特别感谢我。不但帮忙安排我在他们医院进行培训,我来之前还找她换了不少票呢,买了好多东西,我都带来了。”

谢秉琛:“……”

不光那个打算自杀的后怕,他听着也后怕啊。

寻死的人容易走极端,有一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有一种会想着临死拉个垫背的呢!万一遇到的是后一种可怎么办?

但是他也明白,他本人遇见了这种事儿,肯定也做不到袖手旁观。他当然也不能教自己的女儿去漠视人命,纵然世风日下,他也不可能教自己的孩子不善良,只会教她在善良的同时注意保护自己。做任何事情的前提,都是要保护好自己,是力所能及,而不是强求。舍己为人这种事,他不会教自己的孩子。

他没好气的胡撸了一把谢锦的脑袋,耐心的跟她讲,要是遇到了这种事应该怎么办,千万不要鲁莽行事。

谢锦讨好的笑了笑,抱着他的胳膊撒娇:“我知道了爸爸,我会注意安全的。你看,我妈让我下乡,我就没去呢。我是不是很聪明?而且,我这次来了就不打算回去了,我要和你们在一起。以后遇到什么事,就有你们替我想了。”

怕他不同意,她又说道:“我带来好多钱票呢,不会吃苦的。而且我在医院培训过,可以当医生的。”

谢秉琛被她摇来晃去,心软的不像话,只好说道:“你先住下。明天爸爸去问问,看看怎么安排你合适。”

谢锦眼巴巴地看着他。

谢秉琛:“……行行行,你留在这儿吧。以后,爸爸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1951年,苏北灌溉总渠。

70年代挖掘茨淮新河劳动场景

【随便聊聊】因为这个故事里讲到了一条河,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最早是听我爸讲的,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历史。1951年,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苏北灌溉总渠正式提上议程。1951年11月2日,苏北灌溉总渠全面开工。基本上全靠组织人民利用冬季枯水期发起万人大会战。130万劳动人民奋战了85天,完成了整个工程7326万立方米土方作业,于1952年4月底开辟了一条全长168千米的苏北灌溉总渠,,给淮河新添了一条人工入海河道,使淮河重新恢复正常河流形态。

1971年的冬季,亳州、阜阳、淮南、蚌埠等地的百万群众在怀远县上桥镇集结,又开始了茨淮新河的挖掘工作。沿淮12个县出动200余万人次,一直到1980年5月,茨淮新河全线通水。

想一想那个场景,还挺动人心魄的。

第460章 70炮灰小知青(24)

听到他终于松口,谢锦高兴极了,嘴巴抹了蜜一样,动听的话语脱口而出:“爸爸爸爸好爸爸,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甜度是足够了,谢秉琛笑得如春风拂过,又如百花盛开,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浑身上下洋溢的幸福和喜悦,让人跟着他一起高兴,又忍不住想要落下泪来,心里酸酸涨涨的。

空气一下子就静谧了下来。冯老头和老太太安静的坐在那里,笑看着爷俩。这个深秋的傍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在以后的岁月里,每每想起,嘴角都会不自觉的上翘,会有笑意浮上脸庞。

直到咕咕咕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这难得的安宁。

冯老头非常尴尬。

老太太翻着白眼阴阳怪气:“论破坏气氛,还得是你啊,老头子。”

谢锦嘎嘎乐。

谢秉琛也笑,但他很克制,给岳父大人留着面子,不像女儿那么嚣张。

他拿起谢锦带来的油酥火烧,递到冯老头手里,又拿起一个递给老太太,笑着说道:“爸妈着急回来看程程,肯定没好好吃饭,快吃吧。闻着还挺香的。”

谢锦点头附和:“早点摊上买的,现在天凉了,能放好几天,我就多买了一些。”

冯老头尴尬也就一瞬间,都是自己人,肚子饿的咕咕叫怎么了呢,他接过烧饼咬了一口,又催着其他人:“你们也快点吃。”

干了一下午活,他是真的很饿。

水开了,谢锦把咬了两口的烧饼递给谢秉琛,说道:“不吃了,我还不饿呢。我去给你们冲奶粉。”

谢秉琛接过去又递给了冯老头。

冯老头:“你吃,别给我,我这一个够了。”

谢秉琛:“我这几天咳得厉害,都没下地干活了,不怎么饿呢,您多吃点。”

冯老头也不再推辞,接了过去,还小声跟老太太感慨:“现在吃个烧饼都抵得上山珍海味了。”

老太太动作一顿。她审视了一下自己,一只手拿着烧饼往嘴里放,另一只手小心得在下面接着掉落得饼渣儿,还不时得把饼渣也送进嘴里去。的确是很珍惜了。

虽然以前他们也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但好像没有爱惜到这种程度。

老太太:“……”

她白了老头一眼,接着吃。烧饼比老头可爱。

谢锦拿着两个粗瓷碗出来,里面已经放好了奶粉。谢秉琛阻止了她下一步的动作,往碗里倒热水这种事,还是得他来。

虽然孩子已经长大了,但他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几年前,那时候他还不允许女儿自己动热水,担心会烫到她。

谢锦也不和他抢,让他重新找回做老父亲的快乐。一如当年,他事无巨细的照顾着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