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680)+番外
要说起来,蒋有德到那儿去插队,生产队是有他的原籍地址的。但是这个家伙在做坏事方面大概天赋异禀,和姑娘谈恋爱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办理回城手续也是偷偷摸摸的,离开之前特意到生产队去嘱咐,不管谁来问,都不要透露他在京城的地址。还说了他父母都在执法机关工作,要是生产队这边做了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他们家一定会追究责任的。
大队长:“……”
你家那地址,看着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啊。
但是考虑到京城的特殊性,据说随便扔块砖都能砸到好几个官,也没准不能以住址来判断人家的品级。
所以,尽管心里非常不屑,大队长嘴上还是答应了。
蒋有德走了没多久,那姑娘的家人就到生产队去打听他的住址了。
大队长:“……”
好家伙,在这儿等着他呢!
他大概问了一下情况,从姑娘她爹支支吾吾、面红耳赤的表现中拼凑出了大概剧情。他心里痛骂蒋有德是个陈世美,又气恼本村姑娘不自爱,看蒋有德那个德行,明显是不想负责的,那这孩子以后可怎么过?
大队长果断把蒋有德的地址给出去了。山高皇帝远的,蒋家还能来管他这么个小村官不成?而且,他也不相信蒋家能一手遮天!
但是他也劝道,那可是京城啊,你们到了那儿,能不能摸到人家的家门都不知道,就算你们摸到了,人家死活不承认,你们又能怎么办呢?
大队长跟他们说:“蒋有德临走之前来找我,让我不要把他的地址告诉任何人。当时我还不明白,现在看来,可能防的就是你们了,他就不想再和你们有什么牵扯,这是个坏坯子,你们找过去,可能也没什么用。”
这些话和姑娘家人本来就有的担心可以说是非常一致了。他们小地方的小农民,能掰的过来自大城市的知青吗?那可是京城啊!更何况蒋有德能自己回城,家里显然也是有点地位的。
自古民不与官斗!他们老农民,根本耗不起。万一到了人家的地面上,发生点什么意外,他们也毫无招架之力。
所以,这位姑娘的父亲果断放弃了到京城找蒋有德的做法。他们劝着姑娘打胎,然后重新开始,好好生活。姑娘当然不同意,为此还和家里人闹起来,她未婚先孕的事情也就被大家知道了。
家里人不支持、不陪同,关键是不给钱,这姑娘想上京,连路费都拿不出来。
这次罗康寄出了信,她觉得那边十有八九还是会重复之前的选择。但是至少,那位姑娘不会再继续心心念念的盼着他了,有很大可能,她也会开始新的人生。
她会等一等,给那个女孩留出行动的时间。万一她来京城,用举报来要挟蒋有德让他给钱呢,她等人家拿到钱再去匿名举报。反正时间还来得及。
77年高考的准考证。我高考的时候好像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北京高考考场。
77年是变化的一年,有人回城,有人高考,也有人成了最后一批下乡知青。图中这就是最后一批。
第504章 一生要强的妈(13)
10月21日,星期五,重阳节。
今天的罗康依旧是在家摸鱼的一天。
早上,她带着罗元璟去早点摊吃早点。包子油条和炒肝,这个时候又便宜又实惠,卖炒肝的大姐给她盛完炒肝,还没来得及递给她,罗元璟踮着脚尖露出了一个甜蜜的笑容,声音甜甜的说道:“谢谢姨姨,我能吃一大碗。”
然后,那位大姐又给加了小半勺,还特意抖了抖勺,多给了几块肝。一碗炒肝都快冒出来了。
罗康:“……”
乖仔在手,天下我有啊!
她也笑着说道:“谢谢大姐。”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人和打饭的大姐是老熟人呢。
罗康的后面是个年轻小伙,也是个不怯场的小胡同串子,他走到摊位前,学着罗元璟,捏着嗓子奶声奶气的说道:“谢谢姨姨,我能吃超大一碗。”
罗元璟:“……”
他手里端着包子,小心的往饭桌边走着,听到这个声音就停了下来,转着小脑袋四处看,是谁?谁在学宝宝说话?
罗康笑得差点把炒肝洒出来。
每一个胡同串子都是被埋没的大笑星,幽默感似乎与生俱来。
打饭大姐手一抖,一勺炒肝变成了半勺。然后她大吼一声:“兔崽子,你皮痒了是不是?我是你妈,你叫我姨?!你是不是想挨打!”
整个早点摊爆笑如雷。大家都在那儿起哄:“打,该打!三天一顿打,你可别耽搁了。是不是最近太忙了没顾上,要不要我们帮忙?”
年轻小伙:“……”
大姐毫不客气的继续怼自己的儿子:“而且,你也不知道照照镜子,你长什么样,人家孩子长什么样,你心里没点数吗?人家一说话,你妈我高兴,你一开口,我只想动笤帚疙瘩。”
小伙子挨了骂也不生气,继续嬉皮笑脸:“妈妈妈妈妈,给儿子留点面儿,还有,把那半勺炒肝给我加回来呗。我都不想多要了,您最起码给我个正常量啊,我这才半碗。”
“别给他加,小王八羔子,欠收拾。”
罗康还以为是真正认识大姐的熟人在起哄,结果小伙子转身弯腰作揖,嘴上说道:“奶奶饶命啊。孙子我就指着这碗炒肝过一天呢。”
得了,这还是个真孙子!
小伙子臊眉耷眼,愁眉苦脸,一天从早到晚,最好吃的就是这碗炒肝了。中午和晚上在家吃,那就是炖白菜熬白菜,最多放两块油渣提味儿,好几天才能吃一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