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702)+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比如,每到年底,他媳妇就点灯熬油的给罗康做衣服,并且告诉她,为了让她穿上新衣服,她这个做妈的苦点累点都没什么。罗康心里念着母亲的好,事事为她考虑,处处为她着想。

事实却是,家里其他三个人都有新衣服穿了,只是罗康的放在最后做而已。

这些事情,罗康可能不知道,也可能,她知道,但是她爱着自己的家人,不计较而已。哪怕母亲最爱的并不是她,哪怕母亲对她的爱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多,但她也依然能体会到母亲的不易,愿意为母亲分担。

她愿意尽最大努力孝顺父母,并不是被他们拿捏,而只是让自己问心无愧而已。

参加工作之后,罗康每个月把一半工资上交给他,剩下的钱还会给家里买东西,给他们改善生活。

后来她嫁了人,不往家里交钱了,但是每次回来,都拿不少东西,会给他们做顿好的,或者带着他们去饭店吃一顿。结果这次,就只带回来一些挂面和鸡蛋,比以前差了一个档次。

这孩子,到底还是和他们生分了。

她怎么就不知道体谅父母的难处呢?离婚是她自己的选择,又不是他们逼她离的。他们把她养大,没苛待她,没磋磨她,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她还想怎么样?再说了,是她自己不回来住的,她离了婚就把房子租好了,难道还指望他们主动劝说她回来吗?

他们不可能主动给自己揽这样的麻烦,但是如果罗康自己回来了,他们也做不到赶她出去就是了。

罗父罗母的情绪变化,他们的伤感叹息,罗康看在眼里,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只会做到自己该做的,等到父母到了法定年龄,该出的赡养费她也会出个最基本的。

子女都希望父母公平,但是这世上的大多数父母都做不到。有的父母全心全意的爱着子女,有的只会尽到最基本的抚养义务。法律也没有办法强求父母平等的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

这就是现实。

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强求没有好结果。

我们能做的,就是收到了多少,就回报多少,谋求另一个层面上的公平。

第521章 一生要强的妈(30)

吃过午饭没一会儿,罗康就带着罗元璟回家了。理由是,孩子得睡午觉。

罗父罗母:“……”

“就在这儿睡吧,睡醒了你们再回去。以前他也不是没在这儿睡过。”

“爸,妈,现在天冷了,要是睡醒了就走,我怕他吹了风会着凉。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到家再睡。”

“那行吧。路上慢点骑。”

“知道了。我过年的时候再来看你们。”

这一年的除夕,是在1978年2月6日,也就是说,罗康一月份也不会回来。只会在2月8日,大年初二,来给他们拜年了。

以前小年儿的时候,罗康还会回来帮忙扫房子,那是一项大工程,要把家具、床铺都搬出去,把房顶和平时顾不到的犄角旮旯也扫一扫的,看来她今年不会回来帮忙了。

回家的路上,她跟罗元璟说:“以后妈妈要忙起来了,咱们不能经常回姥姥家了。等再过段时间,你大舅他们一家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咱们回来的就更少了。就过节的时候去吧。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有元旦。”

罗元璟小朋友乖乖听着,妈妈说啥都是点头嗯嗯嗯。

罗康想了想,大概还得加上二月二。

京城有个“二月二接宝贝儿”的习俗。那一天,娘家父亲会上门接自己的女儿回家待一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接到自己的女儿,要是婆婆不放人,当爹的还真没办法。所以才会有下一句,“接不来,掉眼泪”。而且,就算点头让你把人接走了,也会规定必须什么时候回来,一旦回来晚了,等着儿媳妇的可能就是一轮磋磨。

以前的婆婆,在对待儿媳妇的问题上,真的权利很大。

原主嫁人之后,每年的二月二,罗父也会上门去接她。蒋文明的爷奶自诩文明人,倒是没在这件事情上使过绊子。

现在她离婚了,也不知道罗父还会不会来接她。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她还是决定要把之前买下的一个农家小院简单收拾一下。万一罗父来接人,或者老两口突发奇想,要到她住的地方看一看,或者以后罗平回来了,要和她走亲戚,都可以把他们带到这个农家小院来。

西海这个院,罗康压根就不打算告诉他们。万一以后罗平一家子看上了她的院子,想要住过来,或者干脆就提出和她换着住,或者直接把罗父罗母扔到她这儿来住,她那个大嫂,完全做得出来,理由都是现成的,“你这儿宽敞,房间多”,“爸妈帮你带孩子(顺便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吃小姑的住小姑的)”,“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你一个人住,有父母陪着更安全,也省得别人说闲话”,她那个大嫂巧舌如簧,爹妈耳根子软,大哥又是个纯纯的窝囊废,根本阻止不了。

她当然会拒绝,但是也很膈应人。所以,这种事,还是直接扼杀了好。她在娘家人面前,要立个贫穷人设呢。

说干就干。第二天,罗康就带着罗元璟去小院忙活了。邢大宝闲着没事也跟着来帮忙。很快就把事情做完了。毕竟她也不是真住,做做样子而已。

罗康虽然辞了工作,但是她的收入比起之前还要多。不光罗元璟知道了知识的力量,邢大妈一家也知道了。

邢大妈是真的为她感到高兴,她之前还有点担心罗康辞了工作该如何维持生计,还想着罗康要是今年考不上,她该如何帮衬一下这娘俩,但是没想到,人家不管考不考得上,都能靠知识来赚钱,维持体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