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714)+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她这几天已经卖了几麻袋了,攒的钱够买快一百个馒头。年年如此。

“我家里是农村的,就在城外头不远,家里没工人,一到月底就没粮,捡点垃圾去卖,正好补上这两天的空。平时我也捡,只是你们没见过我。”

“这不是要过年了嘛,捡垃圾的人变少了,我正好趁机多捡点。”

大宝问她:“你的兄弟姐妹也出来捡垃圾了吗?”

小姑娘的脸就有点垮,并没有,只有她心疼她妈,想着捡垃圾贴补家用,别的兄弟姐妹都到处玩儿呢。等她卖了钱买回馒头,趁着自己去洗手换衣服的时候,家里的兄弟姐妹就会把她刚买来的馒头一抢而空,等她出来的时候,装馒头的超大笸箩都空了。

她问她妈:“馒头呢?”

她妈就会拿出一个馒头给她:“快吃吧,馒头都让他们抢走了,这是我特意给你留的一个,你吃吧。”

其实,兄弟姐妹每人抢走好几个馒头,他们根本就没吃完,都藏了起来,第二天再吃,毕竟,这可是白面馒头。

小姑娘叹了口气,跟大宝俩人说道:“唉,穷人的日子,你们不懂。”

大宝:“要不,你说说?”

小姑娘一边翻着垃圾一边讲:“我大哥前年结婚,家里之前攒的钱都用来给他娶媳妇了,还欠了债,去年生产队分的钱都用来还债了。今年队里发的钱不少,本来我都可以歇歇了,不用出来捡垃圾,结果我妈把钱都给我二哥了,我二哥拿着钱就买了辆自行车,又买了个收音机,差不多就霍霍完了。剩下的钱都不够给我爸买药的。我要是不捡点垃圾,我们家日子可怎么过啊。”

小姑娘小小的脸上写着大大的沧桑。

大宝疑惑:“这些事你爸妈和你哥哥们不操心,让你来操心?”

在他看来,小姑娘家的日子可能也没有她说的那么困难,真要是那么难,还能放任二儿子那么挥霍吗?

做长辈的不统筹规划自己家的生活,让小孩子来操心?

小姑娘差点哭出来:“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她妈其实挺忙的,没闲着。她爸身体不好,活不能干,药不能停,兄弟姐妹都没心没肺。她要是再不操点心,这个家真的要完。

大宝:“……”

最后,他带着小元宝陪着这个小姑娘翻完了两条胡同的垃圾,帮助她尽快填满了自己的麻袋。

小元宝也想上手帮忙,被大宝阻止了。

“你别动了,万一有锋利的东西划到你的手怎么办,有哥哥给她帮忙就行了。”

小姑娘羡慕极了,要是她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也能这样操心,那不就没她什么事儿了吗?

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这大概就是这辈子罗元璟和垃圾之间关系的起源。

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之后跟罗康说起这件事,别人家的是是非非很难评判,至于为家里人操心出力,有的人觉得委屈,不能容忍,有的人觉得委屈,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感动,还有的人连委屈都不觉得,付出的心甘情愿,这就很难说。

不能讲别人家的事,但是可以讲讲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讲讲物资的循环使用和垃圾减量之间的关系,讲一讲小姑娘通过捡垃圾可以为家里做出多大的贡献,讲一讲一个人在无人可依靠的情况下,该如何实现自力更生。

罗元璟大概是听进去了吧。

后来他们娘俩一起满京城转悠,也见过几个垃圾场,见过守在垃圾场边上等待着垃圾清运车一来就一拥而上去翻捡垃圾的人。

这大概也强化了他的印象。

罗康看到他这个物资回收公司的时候,心里略微有点复杂,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为他骄傲还是该后悔自己教的东西过于庞杂了。

第530章 一生要强的妈(39)

但既然儿子已经开始创业了,她就断然没有拖后腿儿的道理。

虽然她已经完成学业加入工程院正式开启了研究工作,和物资回收八竿子打不着了,但是为了儿子,她可以做个斜杠专家,跨界发展。

早在60年代,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最初停留在理论层面,70年代的时候循环经济的点落在了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上,80年代开始涉及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9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我国,直到新世纪才开始正式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在发展理念上,落后了二十年。

现在,罗康要加快这个进程了。

她迅速翻译了国外著作,将循环经济的概念引入国内,并且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将后世循环经济的3R原则提了出来,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同时也把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等口号喊了出来,趁着这会国人都还没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丢掉,都还愿意响应政府号召,趁着消费主义还没有兴起,推行这个其实比二十年后还要简单容易。

当然了,要重点刻画一下我们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其实远远早于西方理论的提出,提升一下民族自豪感。这并不是假话空话,只要是了解我们当年是如何把牙膏挤得一干二净并且把牙膏皮攒下来卖钱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是真的。我们才是最早践行“零废弃”的国家。只是后来跟着西方学了消费主义,把这个好习惯抛弃了,等我们把消费主义学到家了,人家又开始推行零废弃了。而这个时候我们再想实施零废弃,那真的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