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719)+番外
“万一托你转交情书的同学小心思多点,里面没有写自己的名字,被告白的女同学如果拒绝了,他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可能就会说是你写的,不关他的事。或者这事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要批评人或者喊家长的时候,他害怕了,直接把事情推到你身上,而你并不想背这个黑锅,把事情说开了,他可能也会怨恨你,说你不讲义气,这时候替兄弟分担一下火力又怎么了?”
“或者那个女孩本来就暗恋你,一看情书上没署名,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情书扣你身上,就说是你写给她的。就算你能通过笔迹鉴定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也会惹一身腥不是?托你转交情书的男同学和被交情书的女同学可能都会因此而怨恨你。”
“当然了,妈妈说的都是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所以,你的做法是最正确的,直接拒绝,不给这种事情发生的机会。”
小元宝笑眯眯的:“我都是听妈妈的。”
罗康也曾经问过他:“我儿子这么优秀,有没有小姑娘跟你表白啊?”
罗元璟抱着她的胳膊撒娇:“没有哦,我只想好好学习,做个像妈妈一样优秀的人。”
事实上是有的。
在第一次有女生跟他告白的时候,他就直言不讳的拒绝了。收到的第一封情书,他直接撕碎了扔进垃圾桶,并且站到讲台上表示:“情书我没有看。不管是谁,我都拒绝。本人不想谈恋爱,只想好好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请大家知悉,以后也不要给我写了。”
后来,就没有人来找他了。
最后这一点,罗康并不信,这么优秀的娃,怎么可能没人表白。大概率是儿子自己拒绝了,索性也就不说出来让她忧心。
这是中学时期的故事。
到了大学时期,校园开放度高了,她都能经常到学校找儿子散步聊天吃饭,没见他跟任何一个小姑娘有过点头之交以上的交情,多聊几句都没得。
所以,他单身的概率不是有一点,应该还挺高。
而且,罗康也不想左右他的判断。如果她告诉他,妈妈喜欢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儿子很有可能就会在脑子里形成思维固化,以后就盯着这样的小姑娘找,而这并不见得是他自己喜欢的。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一定会发生。但罗康也不会给儿子制造这样的隐患。
所以,她老早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想什么时候恋爱就什么时候恋爱,想找什么样的姑娘就找什么样的,只要人品没问题就行,别的她都不要求,哪怕不想谈恋爱,就想单身一辈子,她也是没有意见的。她真心实意的支持儿子的任何选择。
罗元璟表示已经领悟了妈妈的意思。至少目前,他还没有任何想要恋爱的感觉,也没有碰上让他有感觉的女孩子。
80年代,北京姑娘用纱巾包头阻挡风沙。那时候还不流行一次性口罩,就算有人戴口罩,也是白纱布口罩。
第534章 一生要强的妈(43)
1996年,21岁的罗元璟大学毕业,依然是黄金单身汉一枚,堪称恋爱绝缘体。
毕业以后,他并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之中。拥有母亲毫无保留的支持,他的胆识和魄力都非寻常人所能及,兼具稳重和冒险精神。
虽然在罗康面前,他依然是个乖乖巧巧的宝贝儿子,但是离开了母亲的身边,他的一言一行已经颇具大家风范,很能唬人。
他依然事无巨细的把自己工作中的想法和精力跟妈妈分享,哪怕自己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也要听听妈妈的意见,然后笑着跟罗康说:“我和妈妈的意见一致。”
似乎母子俩心有灵犀对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远比事业上的成功还要重要。
他创建了康元集团,不断开拓新业务,也有选择的舍弃了一些业务。
比如,物资回收业务在征得罗康和邢大爷的同意之后被他让渡给了外来务工人员。校园周边的小卖部和快餐业务也在征得罗康同意之后直接转让给了邢大嫂。这两个业务虽然是他起的头,主意是他出的,最初的启动资金也是他出的,但是真正出力的是邢大爷一家人,所以对于它们的处置都有征求邢大爷一家人的意见。
物资回收也是先问过邢大爷的,但是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再加上时代变迁,一听小元宝和罗康不掌舵了,跟着也干脆利落的就放弃了。他担心自己一个人干不好,加上他儿子也够呛。而且,这些年通过物资回收,他赚了很多钱,几乎是元宝赚多少他赚多少,没啥不知足不甘心的。
邢大爷心里特别明白,如果没有罗康母子俩,他肯定还是过着和很多年以前一样的生活,领着退休金,没事在胡同里遛弯儿,每日无所事事,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也需要精打细算,哪像现在,他们家是全国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有十几套房,连别墅也买了一套,家里车子好几辆,连他儿子和儿媳妇都会开车了。
他打眼瞧着,他们家人都越活越年轻,精神面貌和身体状态比十几年前他们初遇小元宝母子俩的时候也不差。邢大宝在体制内混的还行,现在已经是个小科长了,大宝媳妇辞了教师的工作,帮着婆婆打理餐饮公司,她是个有文化有见识的,遇到不懂的就跟罗康请教,还报了班学习企业管理。因为罗康跟她说,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淘汰。他们家人别的本事没有,听人劝的本事是一流的,连后进门的孙媳妇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