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777)+番外
江建国、金玲:“……”
这是什么人间疾苦!短短几天时间,所有的倒霉事都让他们赶上了。
但是,他们同样无法选择。
这年头,没人敢在厂子里闹事。更别说,领导的决定还真没什么错。
“爸,今天就要搬吗?”
“领导给了三天时间。”
“那就后天吧。后天周日,我过来帮你搬吧。那边要不要先打扫一下?”
“明天下班过去看看吧。钥匙已经给我了。去打扫一下,再看看能放下多少东西,放不下的还要处理一下。到时候你看看你们有什么需要的,要的话就搬你们那儿去。不要的就问问邻居们要不要。”
他们在这一片的名声大概已经臭了。能挽回一点是一点吧。
题外话,说到建国以后招工,可以说一说传奇女工郝建秀女士。1935年11月出生在山东青岛,只念了一年学就辍学回家捡煤核贴补家用,13岁进工厂当学徒。1949年国棉六厂招工,郝建秀成为纺纱厂细纱车间的一名普工。接下来就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
不到16岁,她刻苦钻研摸索出了改进整个纺纱技术的“细纱工作法”,也叫“郝建秀工作法”,成为全国劳模,受到主席总理表扬。
郝建秀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1954年至1958年,被推荐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1958年至1962年,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棉织专业学习。
毕业后回到国棉六厂任技术员。此后一路高升,担任过国棉八厂的副厂长,青岛市委副书记,山东省妇联主任,省委常委,纺织工业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牛人是真的存在的!
第574章 重组家庭的小女儿(25)
腾房这事,对吴春红的打击是最大的。
她心里清楚,房子也算是她对这个家的贡献,要是当年没有她,这么多年他们根本就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
但是这事她从来没有说出来,因为大房子不光姓江的享受到了,她和徐灿灿也同样享受到了。他们之间,算是互相成全。所以,她也没必要说。
后来,她把工作让出去,自己在家里待着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点隐秘的担忧,担心这房子可能会被厂里收回去。但是,几年过去了,厂里一直没有动静,她还以为自己安全了呢。这口气她才刚松了没多久。
事实上,如果江宏和江图没有离开,这个房子他们会一直住着。虽然很多工友等着分房,但是人家基本上也不会盯着那些已经分完了的房子,尤其是江家这种已经住了很多年的老住户,那更是默认房子就是他们的了。
但是江宏和江图离开了,而且事情还闹开了,江家的情况一下子就成了透明的。
好啊,三居室里就住着两个人,大儿子结婚就搬出去了,有自己的房子,大女儿嫁人也走了,有自己的房子,这户人家根本就没有住房困难,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热心工友暗戳戳的去找领导反映情况,希望领导“秉公处理”,既然是厂里的福利房,那当然要优先照顾有住房困难的同志,让江大志腾房。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上下一心。
吴春红知道,这事已经毫无转圜的余地了。她忍不住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她什么都没有了。她在这个家,就是多余的。
江大志看她哭的这么惨,本来就不顺的心情更加烦躁,也夹杂着一些不明显的心酸。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他们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老吴的今日,说不定就是他的明日呢?这都是说不准的事。
他呵斥道:“行了,别哭了。本来就够烦的,还得听你在这儿嚎丧。明天整理一下东西,必要的带过去,其他的能处理就处理了吧。”
他们夫妻,这会谁也没有私产了,至少此时此刻,不用互相防备了。
至于以后,那就再说吧。
吴春红止住眼泪,咬牙切齿的咒骂道:“都怪江宏和江图那两个兔崽子,要不是他们,我们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江大志心情复杂,他心里当然也怨怪那俩孩子,但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他没爱过那俩孩子,现在遭受反噬,也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说这个干吗?当初你要是对他们好一点,那俩孩子也不会这么做。”
吴春红一点就炸,语气颇为歇斯底里:“这是我一个人的事儿吗?你是他们的亲爸,你怎么不知道对他们好一点?你心里就只有建国,他们也是你亲生的啊。”
江大志语气平稳,似乎不明白吴春红为什么这么气愤。
“是,我偏心,我承认。所以我也不抱怨。我对他们冷酷,他们对我无情,很公平。你也一样啊,你心里只有徐灿灿,他们是你亲生的,也没见你多看一眼。”
金玲插嘴道:“我说句公道话,我觉得,这事吴姨的责任更大一点。您可以到处看看,哪个家里,不是当妈的在管孩子的事?当爸的通常都是甩手掌柜。就说建国,我爸是偏心他,给他的东西多一些,但你要说日常照顾,其实也没有多少。建国6岁之前,都是我那亲婆婆照顾的,6岁以后,他自己就能照顾自己了。您和我爸,其实也就是帮着洗衣做饭,但那都是捎带手的事儿吧?”
吴春红沉默了。
虽然金玲这话放到后世会被人骂死,但是在这个时候,她也只是说出了一个普遍存在且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事实。世人默认带孩子是女同志的事情。没有接受过先进思想洗礼的吴春红无从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