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832)+番外
江图重点讲了她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一方面是因为她自己从小饱受病痛折磨,她希望可以研究出更多的药物来帮助这个群体,另一方面就是她哥哥,从小为了照顾她,承担了太多不该他承担的责任,为此还被烫伤,她之所以会研究去疤痕药膏,就是为了治好哥哥。
至于“为什么照顾江图的不是父母,而是大三岁的哥哥”,那能聊的可就更多了。江图一点也没有家丑不能外扬的觉悟,什么都往外秃噜。
听的记者两眼放光。
他们就喜欢这样的采访对象。什么都直说,什么都敢说,一点也不拿他们当外人。
有一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也参与了对江图的采访,他本来想写一篇传记小说的,但是最后也没有写。因为他发现,这位青年科学家,虽然幼时经历坎坷了点,但是13岁以后,就是一片坦途,在研究方面更是一帆风顺,一丁点的挫折都没有遇到过。实在让他有点无从下笔。
报纸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全国各地。
吃瓜群众从来都不会令人失望。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纺织厂和食品厂就响起了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播报声,连话术都是一样的。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从我们厂走出去的江图同志,在医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虽然话术一样,但是包含的情感是有区别的。
纺织厂的播音员,是个纯粹的吃瓜乐子人。播报这篇文章,还用了这样的话术,其实就是在看本厂的热闹。人家孩子小时候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可都是在咱们纺织厂吃的。虽然也有不少同事帮助过人家,但是治标不治本啊,厂领导也没有作为,最后逼得孩子离家出走了。现在,这么大的荣耀,他们纺织厂能沾多大光?沾光也沾的不那么名正言顺。
他们纺织厂就是那个英雄的逆境,枭雄的乱世,反正不是什么好地方。
食品厂的播音员,就是纯然的高兴了。江图去上大学之前,是食品厂的职工,和全厂同事打成一片,那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江图每天都乐呵呵的。
食品厂的领导也趁机发了个播报:“请大家向江图同志学习,本厂职工的孩子,只要考上了大学,厂里都给奖励。”
整个食品厂更是一片欢腾。
这就是江图想要的效果,她人不在齐州,但齐州到处都是她的传说。
纺织厂的江大志和江建国第一时间就听到了这个消息,把脑袋垂的更低。他们有一种预感,这样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以后,说不定每隔一段时间,江图就会来一个新发明,然后就会上报纸,他们就会被拉出来鞭尸。
吴春红是当天下午去街道交接任务的时候听说的。街道办的人知道她和江图兄妹的情况,特意把报纸拿给她看。还当着她的面夸道:“这个孩子可真争气啊。我闺女要是有她一半厉害,我这辈子少活十年也愿意啊。哎哟,这么厉害的孩子,怎么不是我家的呢?这要是生在我家,我不得把她当祖宗供起来啊!”
吴春红低着头,没有说话,领了新的任务,扛起麻袋就走了。
第613章 重组家庭的小女儿(65)
自从徐灿灿离婚之后,她们娘俩的生活,就全靠她打零工来维持了。
她本来以为,徐灿灿应该是有些积蓄的,毕竟之前钟勇的工资全都给了她,也没见家里有什么大的花销,几年的时间,怎么着也能攒个三四百块吧?
但事实就是,里里外外都搜刮了一遍,家里就剩了几十块钱。
纵然吴春红再怎么不敢招惹情绪不稳定的女儿,她也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钱呢?就剩这么点?”
徐灿灿一脸烦躁:“都花了,都买东西了。”
她虽然抠门,但是对自己一向也大方,什么流行用什么,别人有的她也要有。虽然她爱占便宜,但实际上,她自己什么也不缺。
哪怕她的钱被偷了,哪怕她和她妈都没了工作,她的生活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还是和以前一样“随心所欲”。
好在她见识不够,所谓的“随心所欲”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所以,之前钟勇加上吴春红俩人才能供得起她。要是她再往更高级、更奢侈的方向走一走,他们家早就入不敷出了。
吴春红差点撅过去。
她把家里的情况跟徐灿灿捋了一遍。
“以后,咱们娘俩,就靠每个月的基本供给和我每个月十多块的收入活着了。这些钱,我自己拿着,要是交到你手上,咱们就得喝西北风去。”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个月,徐灿灿就受不了了。她也顾不上伤春悲秋自怨自艾了,让吴春红去找人说一说,她要嫁人。
老吴找了好几个热衷于保媒拉纤的大妈,让人家帮着相看。
她们娘俩都以为,再嫁不是难事。老话说了,再丑的女人也不愁嫁。何况徐灿灿长得还挺好看,而且,年龄也不算大,又没生过孩子,没有累赘。
可现实狠狠的给了她们一个耳光。徐灿灿的婚事,还真就无人问津。
这一方面是因为江图的宣传,吴春红也算是个名人了,她女儿徐灿灿自然也不遑多让,甚至有促狭鬼表示:“万一她和她妈一样,心心念念的都是前任,那可怎么办才好。毕竟,吴春红的前任死了,老江还能忍,徐灿灿的前任可是还活着呢。”
另一方面,是因为徐灿灿本人的要求很高。要求对方眉目周正,正式工,工资不低于40块,要没有家庭负担,就差明着说不想奉养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