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87)+番外
闲着没事的时候,她仔细翻看记忆,从中找出了一种赚零花钱的方式。去山上抓蝎子,卖到卫生室。这时候的蝎子大概是8分钱一只,算是挺贵的了。(PS:现在抓野生蝎子犯法。)
村外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座土山,山上主要是石头和土,植被非常稀疏,盛产蝎子。
短时间内,长宁并不急着攒钱。赚钱什么的,她也就偶尔想想,暂时没有去执行的打算。
下午睡醒的时候,他爹娘和兄姐竟然都在家!
谢鸣正在教训儿子:“别整天出去玩了,收收心,把作业写一写,既然上学,就好好上。”
谢长青听的挠头。
谢鸣又对谢秋玉说道:“你真的不想读书了?今年没考上初中,你还可以去复读一年,明年再试一次。要不然你就得下地干活。你也不能就整天在家里闲逛吧。”
谢秋玉:“……”
长宁:“……”她爹吃错药了?
“爹,我不想读了。”
“就蹲级一次,也没啥。上学还是比种地强吧?”谢鸣还在劝。
她们这儿对留级生有种歧视,还编了顺口溜儿嘲讽:“留级生,不要脸,吃饭捧个大黑碗。”
所以,稍微脸皮薄点儿的,都不接受留级。脸皮厚的,就真无所谓。
长宁:“……”倒是没想到谢秋玉辍学还有面皮薄的原因。
“爹,我不上了。我去种地。”
谢秋玉实在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什么信心。
谢鸣叹了口气,说道:“行吧,随你。”
这时候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没上过学的孩子都多的是,他劝了,人家不听,他有什么办法。他又不是那种绞尽脑汁为孩子着想的爹。
谢秋玉和谢长青老老实实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谢鸣跟齐桂花说:“我晚上去找大哥,看看镇上有没有什么零活,有的话我就去干,赚点是点。你就跟着爹和大嫂下地干活吧。咱有三个孩子要养。”
齐桂花:“……”
“以后就在家做饭,别让孩子去大嫂那边吃了。”
给齐桂花都整不会了。他们现在啥也不干,不也好好的吗?
不过,谢鸣发话了,她也不敢不听。
长宁就发现,她家在发生变化。她爹一早就跟着她大伯去镇上,晚上才回来。去给人帮忙盖房子,一天2块钱,管饭。不过这活也就是偶尔,干几天就完。就得再找别的活干。
她妈开始做一日三餐,也不出门找人扯闲篇儿了,老老实实喂养畜禽,打扫卫生。早上和下午晚些时候还要下地干活。
谢秋玉依然待在家里,没有下地。现在天气热,地里的活也并不是太多,没必要让她去。等到秋收忙起来的时候,谢秋玉也下地帮忙了。
长宁:“……”这个家不对劲!
可是她观察了一下,每个人的灵魂都没有问题啊。
暑假结束,长宁开学了。
她高高兴兴的背着自己的补丁包去上学。待在家里真的太无聊了。
这个时候上学的时间和后世不一样。
她们是早上起来先去学校,先晨跑,六点开始,上一节早自习,再上两节正课,放学回家,吃早饭。
再回到学校上四节正课,放学,吃午饭。
再回到学校上两节正课,两节自习课。放学。
到冬天的时候,真的是披星戴月。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天还没亮,到了学校摸黑跑步,晚上放学的时候,也是乌漆嘛黑。
那时候,冬天的下午,他们都得带着小煤油灯儿去上学。学校里没有电,天黑了又不放学,只好点灯熬油了。
每天晚上回到家,都是一张大黑脸外加两个黑鼻孔。煤油灯的黑烟比火焰可大多了。
有的同学家里困难,连煤油灯也带不起,就只好借同学的光。
碰上好说话的同学,把灯摆在中间,俩人凑合看。
也有的同学很个色,就是不愿意分享,偏要把灯放在另一边。没灯的同学也就只好睁着眼摸鱼了。反正看不见。
有一年,也不知道是哪个糟心学生想出来的办法,他在本来就有点糟了的书桌上凿出一个小坑,滴了两滴煤油进去,直接点着了。得意洋洋的燃烧桌子来照亮。
一群学生有样学样,都开始烧桌子照亮。
一开始,老师都没注意,后来发现班上的课桌全都是烧出来的大黑坑,差点眼前一黑。
查来查去也没查出是谁起的头。最后“法不责众”,倒也没让学生赔。就是所有桌子有洞的学生都写了检查,学校大会点名批评了一顿就完了。后来好几届的学生,用的都是带坑的课桌。
那时候的老师也辛苦。一二三年级,每个班就一个老师,所有课全包。四五年级每个班两个老师,语文老师顺便教历史和自然,数学老师顺便教地理。
除了上课,还要批作业。每次做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卷都是自己刻出来的。
印试卷用的纸,也是一开大纸自己裁的。
学校里有个油印机,老师刻完版,放在油印机上,滚子滚一遍,一张试卷就印完了。
那时候的试卷,全是老师的手写体,有的还印的不是很清楚。经常有学生在考场上举手,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字,模糊的看不清。
每次考试,学生们都在操场上考,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这样才能分散开。
长宁的小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为跳级做准备,她兢兢业业地凹着勤奋刻苦的学霸人设。随时随地,只要能被人看见,她都在背书。
因为勤奋刻苦,成绩好,她还给自己找了个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