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当满级大佬穿成小可怜儿(919)+番外

作者: 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阅读记录

她从没下过地,只在家里操持家务,带大了儿子,又带大了孙子孙女,又帮着带大了曾孙子和曾孙女,还有灵西这个曾外孙女。

太姥姥一看见灵西,眼睛就笑的眯了起来。等到灵西在她身边坐下,她立刻就伸手摸了摸灵西的脑袋,问道:“怎么到姥姥家来吃饭了?你妈呢?没做饭?”

灵西抱着太姥姥的胳膊蹭了蹭,说道:“我妈睡觉呢,我怕做饭会吵到她,就来姥姥家吃了。”

姥姥把盛好的疙瘩汤递给灵西,说道:“甭理她,要睡就让她睡。你也别做饭,就来这儿吃。她自己饿了,自然就起来了。别惯着她。”

她这个闺女,谁惯着她,她就欺负谁,不惯着她的,她上赶着。

太姥姥附和道:“就是,听你姥姥的,不惯她。你是个孩子,该是她惯着你。”

灵西边吃边点头。

等饭吃的差不多了,她跟姥爷说到:“姥爷,我想改姓,我不想姓赵了。”

姥爷愣了一下,问道:“想好了?”

“想好了。”

太姥爷说道:“那就改。”

改了就跟姓赵的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们今天下午在外面溜达,听说了红燕收到包裹的事情,心里膈应的很。看来灵西也是被今天的事情刺激到了。

姥爷说道:“那我明天陪你去派出所改一下。”

“好的。我改完了再去上学。我今天跟老师说了,明天早上迟到一会。”

姥姥笑道:“咱们灵西考虑事情还挺周到。”

吃完饭,灵西帮姥姥收拾了碗筷和桌子,正想帮着洗碗,姥姥说道:“不用你,你和你姥爷去趟你家,把改姓的事和你妈说一声,顺便把户口本拿过来。你一个人说,我怕她不给你户口本。”

灵西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虽然她能悄无声息的拿到户口本,也能从陈红燕手中抢过户口本,但是,姥爷陪她去拿,更能杀人诛心啊!

“嗯嗯嗯,要姥爷陪我回去。”

她在太姥爷和姥爷的陪同下回了家。

天已经黑透了,太姥爷牵着灵西的手,姥爷在前面打着手电筒,三个人走的慢吞吞。虽然路已经走熟了,但是他们仨,老的老小的小,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

村里已经通了电,但是家家户户都很节省,灯泡的瓦数都很小,屋子里开了灯,连自家院子都照不到,更别说外面了。

灵西的家里更是漆黑一片,屋子里也没有开灯。

姥爷一推开院门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灵西先推开了屋门,顺手扯了一下门右侧的灯绳,堂屋八仙桌上面的灯泡就亮了起来。

“太姥爷、姥爷,你们坐。我去叫我妈起来。”

陈红燕迷迷瞪瞪的倒是真的快要睡着了,但是听到开门声,立刻又醒了。这会听到灵西说话,知道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来了,无端的就紧张了起来。

这孩子想干嘛?中午跟她犟嘴,说的还不够多吗?晚上还要找人来继续收拾她!而且,她从早上吃过早饭之后,到现在水米未进,整个人都饿过头了,这会身体是真的有点发虚的。

灵西知道她醒着,直接说道:“妈,起来一下,姥爷有话和你说。”

姥爷在堂屋里大声说道:“不起也没事,把户口本给我就行,明天我带灵西去改姓,以后她就叫陈灵西了。”

陈红燕:“!!!”

她噌的一下就坐了起来,起猛了头晕,眼前发黑,缓了几秒才下地,趿(ta)拉着鞋就往外走。

灵西都没她速度快。

“爸,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给灵西改姓?”

“灵西想改就改。而且,姓赵的有个当爹的样吗?孩子跟他姓,他配吗?”

之前灵西还小,自己没提这事,他们不会主动提,怕提了以后让孩子难过。现在,既然孩子提出来了,他们当然要积极支持,赶紧落实。

“他不配!”

灵西迅速接话。

陈红燕猛地看向她。

灵西接着说道:“他不光不配当爹,他都不配做人。今天他寄来的那几件旧衣服,我都给他寄回去了。以后他要是再敢犯贱,我就去京城找他。朗朗乾坤,我就不信了,他一个抛弃妻女的渣男,一个整天追着别人媳妇跑的贱人,还没人管了?”

“去!太姥爷陪你去。”

“爷爷!”

陈红燕不可置信的喊道。

“她一个小孩子不懂事,你们怎么也跟着添乱!长泰怎么说也是她的亲生父亲!”

“我宁愿他不是。”

灵西说道。

姥爷表示:“本来我们都要把他忘了,是他自己不干人事,来了这么一出,寄几件旧衣服来恶心人。你就盼着他别再继续干这些膈应人的事就完了。他要是自己不犯贱,谁记得他是谁?赶紧把户口本拿来给我。”

“不行。”

陈红燕拒绝。赵灵西是她的爱情遗产,一旦她改了姓,她就连遗产都没有了!

太姥爷从腰后面取下烟袋杆子,慢条斯理的解下了烟丝袋放在桌子上,然后突然起身,烟袋杆子冲着陈红燕就抽了过去。

铜制的烟袋杆打在她身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屋子里瞬间响起了陈红燕的尖叫声。

灵西使劲抿着嘴,生怕自己笑出声来。

太姥爷抽了十几下,陈红燕是一下都没能躲开。

“我就是后悔没早点打你。当年要是能狠下心教训你,或许也不至于发生这些事。你两个哥哥都挨过打,脑子就清醒的很,就算有什么事想不明白,也知道听老人的劝告。只有你,不听劝,一条道走到黑。你自己走也就算了,你还拉着灵西一起。你是个当妈的了,什么事情你不能光考虑你自己,你得为孩子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