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彪悍小夫郎(237)+番外
榜上有名者皆为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做“春闱”,依旧是三场考试,每场考三天的模式。
苏时恩适应良好,坚持九天七夜完全不成问题。
想不到在发榜之前,林景和金宝儿的车队先回来了。
几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主要是听林景讲述京城的繁华,期间金宝儿也跟着补充了几句。
林景让她去拿礼物,这活儿金宝儿愿意做,于是乐颠颠的离开了花厅。
韩泽玉催促林景:“快说快说,我走了之后有什么热闹事?”
林景也相当配合,神秘兮兮道:“你走后没几天,京城里就开始盘查外来人口了,我们都被查了两遍。”
“后来呢?”韩泽玉心虚,问话稍显底气不足。
林景没听出来,依旧讲着他知道、而在场的恩公两口子和大舅哥都不知道的八卦。
“前不久内务府总管被斩首了,当时好多人跑去看热闹,之后外公说京城不太平,再加上马上就要举行秋闱考试,就带着我们先回来了。”
韩泽玉舒了口气,原来那老太监真的死了,明明之前还让他背黑锅来着,这才过去没多久,已经身首异处了。
见金宝儿亲自抱着几个盒子,一点都不让丫鬟帮忙的样子,就知道盒子里的东西一定是她精心挑选的。
京城就是购物天堂,金宝儿到了那里就像是老鼠掉进了米缸,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韩泽玉特别捧场,直说她眼光独到,选礼物也是这么有水平,把金宝儿夸的是心花怒放。
本来嘛!钱都花了,人家大老远的给你带礼物回来,喜不喜欢也得夸上几句。
林景和金文轩表示学到了,这都是有用的知识。
苏时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现在赞美人、事、物,那也是张口就来。
又过了三天,依旧没有任何发榜的消息,一众学子终于坐不住了。
今年这是怎么回事?考试地点换了,怎么出成绩的时间也换了呢?该不会有什么突发情况吧?
其实大多数考生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舞弊案,那样他们先前写的考卷将会全部作废。
好在没让他们等太久,成绩比往届出的晚了三天,但录取名额跟比例倒是没什么改变。
这次换成韩泽玉紧张兮兮,苏时恩淡定喝茶,反正红榜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
第217章 年轻的举人
在发榜前一天,阅卷官会先进行草榜填写,主考官员再根据名次填写拟录取考生的试卷编号。
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参与考试的官员会集中到内堂,共同检查试卷,核对试卷编号。
核准无误后,按照录取名次将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填写在草榜上,这就是正式的科举榜单。
乡试发榜可不像院试那般混乱,张贴榜单之时,会有一队士兵把守,直至三日后将榜单收缴存盘。
布政使司衙门前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想在第一时间看到榜单。
乡试的录取比例相当低,即便苏时恩所在的省份是一个大省,但录取名额也仅有一百零五个。
像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一省之地仅有四十五个名额。
而学子众多的江南一带,则是能分到一百六十个举人名额。
在万众瞩目之下,第一张榜单贴了出来。
有过秋闱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位置和顺序,张贴出来的一定是副榜。
副榜的录取规则是每正榜中额五名,设副榜中额一名。
名字列在副榜上的学子不能参加廷试,但可以参加下科会试。
大多数考生都不在意这个,那可是举人功名,能在副榜最后一名也是光宗耀祖了。
你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中了举人后,身份地位都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中举之人在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家中若有财力和门路,便可为其筹谋一二。
比如说郑毅他老子,就是家族出钱给他捐的九品芝麻官。
副榜张贴完毕,二十一名考生上榜。
呼啦啦一群人围过去看榜,人群中立时响起了道贺之声。
“兄台果真不同凡响!”
“恭喜高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恭喜恭喜呀!”
“今朝中榜,他日取仕,自此一飞冲天!”
“感谢感谢,借您吉言!”
“吾乃高员外,家有商铺十六间,良田千亩,现小女年芳二八,待字闺中,公子能否过府一叙?”
韩泽玉抻着脖子看热闹,心情十分激动。
来了来了,传说中的“榜下捉婿”它来了。
一边看热闹,一边向夫君请教何为“员外”?
苏时恩言简意赅道:“员外郎算是个闲职,用银子就能买。”
韩泽玉听到了更感兴趣的话题,立马就不关注高员外招女婿的事了。
伸手指指自己,韩泽玉期待道:“我也可以吗?”
苏时恩还真被问住了,按理来讲是不可以的,不过他的身份是小哥儿,这还真不好说,以前也确实没有这个先例。
韩泽玉就是好奇问问,他才不花那个冤枉钱。
苏时恩看着凑近自己的某人,心知他又要问些让人郁闷的话题了。
果不其然,韩泽玉用手肘捅捅老公,幸灾乐祸道:“你老爹是不是也买了个员外郎的头衔?”
苏时恩艰难点头,还真被玉哥儿猜对了,他爹还真买过,只不过后来觉得跌份儿,就很少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