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彪悍小夫郎(283)+番外

作者: 点绘 阅读记录

二人在省城这边也没什么人脉,该办的都办完了,在客栈休息一晚便动身前往峻山府。

回到久违的小院,见到了爹娘和弟弟妹妹,韩泽玉激动的跑过去挨个拥抱一遍。

赵氏都傻了,这孩子怎么回来了?姑爷竟然也在,难道是落榜了?不能够吧!

“哇哈哈哈,我跟相公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是不是特别争气?”

赵氏疑惑,你俩干啥了就衣锦还乡?

韩泽玉叉着腰,昂着头,已经摆好了姿势,准备迎接众人的夸奖,可怎么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苏时恩几步上前,抓住岳父的手,激动道:“小婿不负众望,终得金榜题名,现已是翰林院七品编修了。”

两口子目瞪口呆,他们也没接到官府通知啊?

转念一想,就算官府得到消息,人家要通知的也是苏府,不是岳家。

时恩两口子,自打成婚就跟他们住在一起,感觉就是家里多了个儿子,还真忘了人家不是倒插门的。

韩诚尴尬的回握住儿婿的手,夸奖道:“真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我家玉哥儿真是嫁对人了。”

韩泽玉骄傲,他这独到的眼光,万里挑一。

本来大家是想凑过来看稀奇的,可一听说苏时恩现在是官老爷,立马吓的不敢上前。

我滴乖乖,听见没有,翰林院的七品官,岂不是跟县太爷平起平坐?

关键人家才二十出头,前途不可限量啊!

苏时恩淡定从容,没有在一声声的夸赞中迷失自我,只是想要压抑嘴角上翘的弧度,还真不容易。

韩泽玉偷笑,七品官在京城算不得什么,一回到老家这边,含金量立马上升两个档次。

要不说人一旦混出了头,定要衣锦还乡一次,不光说这个体验感,就连过往的人生都能得到洗涤。

富贵不归故乡,如同锦衣夜行,这种行为就留给那些真正品行高洁的人去做吧!

对不起,他们两口子比较庸俗。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下午夫夫二人兵分两路,苏时恩提着礼物去书院看望院长和其他先生。

韩泽玉抱着两盆花,去探望院长夫人,当初给苏时恩求“字”的时候,老夫人出了不少力。

院长夫人很是欣喜,半年未见,玉哥儿还是那般神采奕奕的模样。

这孩子的身上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的样子,看着他就觉得自己仿佛也变得年轻了几岁。

“夫人,这花好看吧?我从京城给您带回来的,花坛还有空地吗?我给它种上。”

院长夫人连忙制止,兰花可娇贵,不能随便移植。

“你这孩子有心了,兰花价高且不好侍弄,从京城带回来,这一路上真是辛苦你了。”

韩泽玉摸摸鼻子,腼腆的笑了笑。

这东西是他从山上挖的,野生品种,就买花盆是他出的钱,老夫人竟然这么夸奖他,当真是受之有愧。

第258章 回老家了

苏时恩跟先生们聊了一会儿,从言谈和神色之间能够觉察出他们的钦羡之意。

离开书院之时,看到一人硬生生的转了个方向,苏时恩定睛一看,原来是被玉哥儿整治过的周明。

人家白晋言再不济也是举人老爷,而秦业听说是找了门路,进了省城的书院。

原本的三人组就剩下周明一个,而他也还是原本那个吃软饭的秀才。

今时不同往日,地位不同,心境也会随之改变,他要做的就是不断前进,将这些人全都甩在身后。

按照韩泽玉的行程规划,他们可以在老家逗留八九天。

时间紧,任务重,下一站便是青山县大本营。

由于韩泽玉赶路的速度太快了,因此苏家人刚接到县衙传来的喜讯,第二天中午,当事人就拖家带口的回来蹭饭了。

苏万里老泪纵横,这回是真激动了。

昨天他接到消息说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且长子更是意外的授予了官职。

他老苏家真的改换门庭了,商贾之家出了个清贵无比的翰林院编修,他死后也能骄傲的跟列祖列宗说:“我儿子光耀门楣了!”

不同于苏万里激动的睡不着觉,苏王氏则是憋屈的睡不着觉。

光是憋屈还好些,关键是担忧云松在京城的处境。

以前她时常苛待姐弟俩,苏时恩又成为了翰林编修,他会不会利用职务之便,给云松使绊子?

晌午时分,两口子在正院相遇,皆是顶着一对硕大的黑眼圈。

苏万里只当她是思念儿子,便出声安慰:“放宽心,时恩也在京城,长兄如父,他定会照顾好云松的。”

苏王氏表示并没有被安慰到,反而是更担忧了。

俗话说得好,说曹操曹操就到。

只见管家疾步走来,小声禀报:“老爷、夫人,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回府了。”

苏万里愣怔片刻,待他反应过来,刚想亲自去迎接,就看到了那个无比糟心的身影。

“老爷!夫人!我们回来了,有没有特别想念我们?不过想不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两口子天天惦记着您二老呢!”

苏万里皮笑肉不笑,苏王氏则是讽刺一笑,惦记我们?怕是惦记我们荷包里的钱还差不多。

经过数次交锋,苏王氏早已认清了韩泽玉的本性,唯利是图,见钱眼开。

要不说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敌人。

韩泽玉连夜起草了一份敛财计划书,他们舟车劳顿,千里迢迢的赶回老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的。

当然了,读书人四处打秋风的行为,需要说得文雅一些,那叫做“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