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彪悍小夫郎(320)+番外
当事人苏时恩也没想到,自己怎么就拥有了高手风范,他确实啥也不会。
要说他有什么特长,哄夫郎算吗?他哄的可快可好了。
苏时恩在毫无所觉的情况下,当了一年多的挡箭牌,吸引了全部火力。
他就每天上课,下课,时不时的请请假,抽空写写书,至今已出版三本长篇小说。
与此同时,韩泽玉就美美的隐在幕后,放肆敛财,猥琐发育。
人家清白先生后来者居上,灵感源源不断。
虽然他的有色读物不能光明正大的印刷出版,但他依旧笔耕不辍,坚持创作,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誓要将有色事业进行到底。
与赌毒不共戴天的韩大师曾经说过:“人生在世走一遭,不能空手而归,总得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没毛病,他跟林景,再加个金文轩,早已赚的盆满钵满,并且留下了一堆有色话本。
皇帝陛下第一次知晓韩泽玉的光辉事迹时,人家的有色读物已经卖到了邻国。
这其中林景出力不少,可谓是居功至伟。
要说韩泽玉是怎么暴露的,那还得从他变幻莫测的人生理想说起。
他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事业时,旁人只道是术业有专攻,出身农家也借此发家。
他励志做黄金矿工时,除了苏时恩也没人知道他这不靠谱的理想,因此也算是风平浪静。
坏就坏在他没做成黄金矿工,转战去做了赏金猎人,一下子暴露了他逆天的武力值。
尤其在周易认出韩泽玉之后,皇帝陛下更是信心大增。
为此他还特意去定云寺求了支签,跟住持方丈聊了许久。
从近来愈加频繁的小动作中,不难看出,敌方已经自乱阵脚。
乱的好,乱了才更容易出错。
三代人无法破解的困局,如今终于出现转机,他想不激动都难啊!
第291章 七品孺人
李唐回来后,苏时恩就闲了下来,换做别人一定会觉得可惜,但他却乐得清闲。
传闻中的皇帝陛下不茍言笑,喜怒不形于色。
苏时恩想说,这都是什么刻板印象?传言果然不可信。
皇帝陛下十分健谈且爱憎分明。
还记得李唐的曾祖父去世时,皇上的快乐都快喷涌而出了。
皇上是好皇上,如果他能稍微控制一下,别总翻看《原夏纪年》的话,那他就更完美了。
正胡思乱想间,一名同僚叫苏时恩出去一下,外面有人找。
苏时恩疑惑,谁会来这里找他?是云松吗?
出门一看,是个眼熟的小太监,这人他认得,是王公公的徒弟。
苏时恩跟着小太监来到御书房,恭敬的站在门外,等待皇上召见。
李唐和一位侍读学士正从里面退出来,一眼就看到了恭敬站立的苏时恩。
还没等苏时恩有所行动,王公公先走了出来,让苏时恩跟他进去。
苏时恩对着二人拱了拱手,算是全了礼数,之后便在李唐疑惑的目光中步入御书房。
“苏爱卿,之前那件案子已告一段落,对于你的表彰还未落在实处,你便又立新功,实乃国之栋梁,朕心甚慰!”
苏时恩忙道不敢,这都是他应该做的。
苏时恩疑惑,这次的事情才过去三天,干嘛这么急着夸奖他?
再说之前不是给过一根金条嘛,虽说小了一些,但好歹能打一条金链子,配玉哥儿的金算盘刚刚好。
皇上还不知道,放在别人家要供奉在祠堂的御赐金条,让这臭小子给融了。
苏时恩发自肺腑的认为,把御赐之物供在老苏家的祠堂,还不如拿去讨好夫郎。
这次能赏赐些什么?不求东西多贵重,只求皇帝陛下大方一些,不要抠抠搜搜的,一两的小金条也送的出手。
这就是苏时恩不懂事了,皇帝陛下给他的赏赐,绝对算得上慷慨解囊。
没见那金条上都没有字嘛!
那可是从皇帝私库出的,不是公家的国库。
“你的功绩没办法大肆表彰,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怕漏网之鱼报复你夫夫二人。”
苏时恩心道:合着我们两口子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也没伪装、蒙面,这还不够放肆张扬吗?
无论你表不表彰,敌方也已经记恨上我们了,您这是掩耳盗铃给谁看呢?
“朕听闻苏爱卿与夫郎鹣鲽情深,特封苏韩氏七品孺人之衔。”
苏时恩心头一动,他昨天才打听过请封事宜,翌日就接到圣旨,这里面明显有猫腻。
还说是听闻,从哪里听闻?总不能是李唐说的吧?
皇帝陛下笑眯眯,苏爱卿能体会圣意,知道朕囊中羞涩。
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给夫郎求一个身份,当真是重情重义。
朕就欣赏这样清正廉洁的好官。
被迫清正廉洁了一把的苏时恩接过圣旨,心情有些复杂。
其实在无法达到名利双收的情况下,他更想要“利”,可明显皇上只想给“名”。
怪不得外界有传闻,皇上跟户部尚书最谈得来。
合着您二位是惺惺相惜,就算计着怎么省银子。
苏时恩带着重于千金的圣旨回到翰林院,一众同僚都傻了眼。
怎么回事?人家出去一趟就是为了接圣旨的?那圣旨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大家实在是太好奇了,可又不敢开口询问。
他们想要窥探秘密,但又怕真的窥探到什么,他们承受不住后果。
你说你在接旨之前不该沐浴焚香,吃斋茹素,虔诚跪拜吗?
接了圣旨之后,不该供奉在香案之上,然后再虔诚跪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