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彪悍小夫郎(67)+番外

作者: 点绘 阅读记录

苏老爷不可置信的睁开双眼:“你说什么?就他那贫寒的出身,他还不愿意了?”

苏王氏叹了口气:“唉~谁能想到呢?一个小哥儿还想顶门立户的过日子,人家想着娶妻生子呢!”

苏王氏没等来预想中的惊呼,而是见夫君愣了一下,见怪不怪道:“哦,原来是这样,我在南边跑商的时候还真见到过。”

苏王氏清咳两声,原来是她孤陋寡闻了,天下之大还真是无奇不有。

“当时我是震惊的,想着实在不成就算了,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可时恩那时候就像是中了邪,着了魔,完全听不进去任何劝阻,为了那个小哥儿,还跟云竹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了起来。当然了,主要还是云竹年纪小不懂事,时恩也没真的打到她。”

嗯?兄妹互殴,这下苏老爷震惊了,之前苏王氏在信里提到过此事,想不到时恩竟沉迷至此。

“我也想等你回来再给他们成亲,可你的归期一推再推,时恩那边茶不思饭不想,私塾也不去了,诗词歌赋也不研究了,我是真怕他出事,毕竟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亲娘去的那么早,而我这个后娘也是难做,唉……说一千道一万,终究是我考虑的不周。”

苏老爷闻言连忙告饶:“为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夫人休要妄自菲薄,你为我生儿育女,操持内务,这么多年都是我亏欠于你,既然是那孩子自己的选择,那就由他去吧!等他的新鲜劲儿过了,再给他娶一房平妻,好歹也是有秀才功名的人,让个小哥儿做正妻,不太妥当。”

苏王氏闻言眸光闪了闪,缓缓道:“且等等看吧……”

久别重逢的两口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府里近期发生的事情,还有两名新晋秀才的学业问题。

与此同时,被他们谈论着的苏时恩正靠在榻边飞速的翻阅着话本子。

这些是最近市面上非常畅销的几本,他观摩观摩别人是怎么写的。

每翻阅完一本,苏时恩就要抬头看看玉哥儿,虽然不知道他在干嘛,不过待在他身边很舒服。

其实还是能看出来一些的,毕竟那鹿茸就比刚拿出来的时候蔫了许多。

这鹿茸是韩泽玉无意中发现的,估计是哪个大型野兽的藏品。

原来这类珍稀药材里都是含有能量的,且被他吸收过的药材虽说损失了大半药力,品相也不好,但好歹还能卖上些银钱。

得亏韩泽玉正忙着吸收能量,要是知道那老邦菜想让他做下堂妇,他绝对废了老渣男的第三条腿,给他来个“致命打鸡”。

自己不做人也就罢了,还想把手伸到儿子房里来,敢在背后蛐蛐他,撕了他的狗嘴!

第62章 早起薅羊毛

虽说韩泽玉还不知道苏老爷准备给苏时恩找平妻的事情,但他依然决定要对老渣男下手,因为他在见了自己三次之后,依旧没有送他见面礼。

再一再二不再三,明明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不中用的,那可就别怪我直接抢了。

苏老爷正跟有出息的小儿子聊着谢师宴,他那个不算特别有出息的大儿子就带着那个粗俗的小哥儿过来了。

苏大老爷不悦,这里是男人议事的地方,岂是一个内宅之人能够随意出入的?没看苏王氏都不在这里多做逗留嘛!

苏王氏就知道这个韩泽玉一定会出些幺蛾子,她压根儿就没阻拦,要是他能激怒老爷,直接把他们分出去单过,那倒还省了自己的事儿了。

韩泽玉无视了老帮菜的目光,端起茶碗恭敬的举到苏老爷面前,苏时恩上前一步跟夫郎站在一处。

苏老爷愣了一下,这小哥儿是什么意思?

“公爹请用茶,我跟时恩成亲的时候您恰巧不在,这杯茶早就该敬了,今天才来补上这杯茶,还望您勿怪。”

话说的还怪得体的,苏老爷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温度刚刚好,心道这小哥儿倒也还知道些分寸。

茶都喝了,好歹得给个改口费,可他身上又没准备红封,也不好直接给银票,只得将一枚玉扣连带着红绳一起薅下来,递给了韩泽玉。

苏老爷觉得礼轻情意重,心意到了就行,自己送的玉扣也不便宜,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哥儿,应当满足了才是。

韩泽玉得了好处自然变得懂事又乖巧,将玉扣收入袖中,随即跟苏老爷报备了今明两天的行程。

“相公得中秀才,我想和他一道回趟家,这样天大的喜事,理应告慰先祖,再者村中长辈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正好也让他们沾沾喜气。”

苏大老爷无语,不是,谁问你啦?不就是回娘家炫耀一番嘛,有必要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吗?

偷听中的苏王氏在心里叹了口气,老爷还是缺乏对敌经验,没发现那小哥儿正挥舞着铁锹给他挖坑呢!

经过几次交锋后,苏王氏发现韩泽玉的态度特别恭敬的时候,那就是他想要钱的时候,其恭敬程度跟他想要的钱财数目成正比。

见韩泽玉笑眯眯的样子,苏王氏觉得这事儿还没完。

果不其然,韩泽玉厚脸皮的诚恳发问:“不知公爹有何吩咐?亦或是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们夫妻二人转交的?”

苏时恩适时的搭话:“我们一会儿坐马车回去,空间很大,能装下不少东西。”

苏大老爷定定的看着长子,寻常百姓家都是外嫁女往娘家划拉东西,你这是赶着去做上门哥婿吗?

究竟这智商是如何考上秀才的?对此苏老爷表示疑惑,可人家都直接要到头上来了,他还真就不好意思不给。

沉吟片刻道:“一会儿去趟库房,我从南方带回来的香料和布匹,你们带回去一些送给家里人,我今天还有事情要忙,你们替我跟亲家问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