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181)

蒋六夫人道:“你不知道你弟妹倒是愿意在家,前些日子还常常送东西过来,每日去书房给你弟弟送点心补汤。只不过呢,她们接的是权贵人家的活计,总不好推脱。上回她帮黄学士的夫人做了一件洛阳锦的衣裳,人家就把你弟弟收入门下,后来还帮宋家女儿做衣裳,这些人的事情哪里能推脱。”

说罢,蒋六夫人又咳嗽了几声。

此时,只见蒋羡进来了,七姑不知道弟弟有没有听到自己的话,倒是正襟危坐起来。

蒋羡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似的,坐下来还和七姑寒暄半天,又关心了他娘几句,不知怎么蒋羡似乎觉得蒋六夫人的脸越发苍白了,说话也吃力多了。

“娘,儿子让人买樱桃和糖酥酪给您好不好?”蒋羡道。

蒋六夫人赶紧摆手:“买了我也吃不下去,嘴里没味道,你还是快去读书吧。你看你哥哥成日房门都不怎么出,你爱这里那里跑。”

蒋羡笑道:“儿子年纪还小呢,倒是姐夫和八哥都比儿子有希望。到时候儿子买最大最好的炮仗,让人在门口放。”

“十六郎的嘴是越来越甜了。”七姑笑道。

晚上,锦娘回来又拿了些李和家鸡头米回来,这些鸡头米一包不过十文,用荷叶包着的,里面放了些麝香,用红绳儿系上。

大抵前世看了不少宫廷剧,锦娘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面有麝香,只好拿回来分给下人吃。

蒋羡回来时,见丫头们都在吃鸡头米,他却没有,一个箭步跑过来道:“娘子,怎么今儿买了这个?”

“立秋不就是吃鸡头米吗?我让小郎帮我买的,结果我才发现里面有麝香,就分给她们了。”锦娘还有些遗憾,毕竟自己没有吃到。

再看蒋羡,她又道:“这些东西是我平日吃着玩儿的 ,不过十文一包,想来你肯定不吃这些平民小食,所以就没有给你。”

蒋羡立马道:“我还不是个平民,娘子作何这般说道?”

“是,是我说错了还不行么?对了,今儿你的书房开始糊纸了。”锦娘笑眯眯的。

蒋羡心道娘子仿佛从来都没什么太大的烦恼,也不挑唆别人,每日都是说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看了什么书,偶尔也说说自己挣了多少钱。

二人一夜好眠,早上起来接到周家丧信说周家三公子周慎之过身了,蒋羡快步过去道恼,谁也不知道他壮年男儿竟然死的这么快。

锦娘自然准备丧仪,白绢一匹,酒水一坛,还有肉脯半扇。刚丧时,送丧仪多是这些,她让人先去买,再亲自帮他挑了一件素净的,让丫头们熨烫了一番,才服侍他穿上。

罗妈妈还笑:“咱们十六郎君原先外边穿着光鲜,有时候却是连袜子都一边一只,如今真是从里到外称头的很,这也多亏了娘子你啊。”

“妈妈您就别夸我了,是咱们十六郎自个儿惹人欢喜,我也愿意为他做事。”锦娘拉了拉蒋羡肩头的衣裳,对着罗妈妈笑道。

蒋羡虽然伸出双臂,让锦娘帮他穿衣裳,但是耳朵竖的尖尖的,听到这里,耳朵都变粉了。等罗妈妈她们拿东西出去,才俯身在锦娘耳畔道:“我最喜欢娘子。”

锦娘捶了他一下,“快去吧,别磨蹭了。”

“嗯。”蒋羡走到门口,又转头看了锦娘一眼:“娘子,今日罗叔送我过去,你就在家歇息一日吧。等会儿我早些回来,咱们一起说话。”

锦娘昨日把褙子绣的差不多了,也颔首同意:“好,我等你。”

却说蒋羡过去周家时,周家本在孝中,三房在周家没什么存在感,若非蒋羡之前和周家几位公子玩儿的不错,他也不会上门。

蒋羡虽然今日身着素色衣裳上门,但穿着异常整齐,他人本来就出挑,丧仪筹备的也妥当。周家三房自然如丧考妣,周慎之勤学上进,比其父胜过十倍,本也是家族希望,如今英年早逝。

还好他膝下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虽说都是偏房所出,但也算是留了根在。

他在前厅坐了一会儿,正和帮忙的周存之还有孙世琛等人说话,听到里面有女子哭的凄厉之声,亦是一声叹息。

里面哭的凄厉的正是秦霜儿,她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丈夫死了,自从跟了周慎之以后,等正房进门,她就顺利的从丫头开脸成为通房到小娘。正房人性情好,也不计较这些,况且她进门这些年都没孩子,对妾侍的孩子皆视如己出。

正好,她秦霜儿也产下一子,母子二人得宠的很,哪里知道男人这么一倒,她不过二十来岁,就得守一辈子的寡了。

“小娘,您别太伤心了,外面来了不少客呢。”有人劝道。

秦霜儿往外看了一眼,从她的角度正好看到了蒋羡和孙世琛,两位虽然都着素服,然而都是年轻俊秀的翩翩公子,尤其是蒋羡,他竟然是锦娘的丈夫。

原本她听说过锦娘的事情,是有些嫉妒的,那样胖乎乎的一个人,和她同样是奴婢出身,却在东京买了宅子买了地,人还美貌出众,甚至嫁给官家衙内。

可她也有丈夫有儿子,这种嫉妒也只是心中微微发酸。

如今她的丈夫却死了,所有的指望都没了。

儿子年纪还那么小,即便等她成人也得一二十年,这中间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故,想到这里秦霜儿更是欲哭无泪。

仿佛和她母亲的命运重合了,当年她娘也是丈夫一死,被正头娘子赶了出去。

……

蒋羡回来还和锦娘说起周慎之遗孀的事情:“周家三房算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