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听的彭三郎羡慕极了,蒋羡还轻描淡写道:“还有好些人想求我娘子卖衣服给她们,有海商送了什么淮白鱼来,家里都吃不完了。”
如此装杯的下场,就是彭三郎要借衣裳穿,张九郎把吃食要去了。
锦娘听着倒是觉得很高兴,蒋羡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是特别有原则的人,若是交到好的朋友,遇到好的人,他就会很好,但若遇到不好的人,他亦会如此。
而彭三郎和张九郎锦娘觉得他们人品都还不错,见他们宾主尽欢,只有为蒋羡高兴的份儿。
却说蒋羡呢,因为和张九郎交好,经张九郎牵线,把金梁桥的铺子准备赁给一个钱庄,赁钱一个月四十贯,蒋羡迅速敲定好了,又把茶铺的赁钱和钱庄一年的赁钱都拿回来给了锦娘放着。
“我家郎君才是散财童子呢,只不过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罢了。”锦娘捏了捏他的脸,很是亲昵。
如此一来,就进账五百多贯了,两人对着钱发呆。
蒋羡道:“娘子,我打算买些酒给岳父,再给岳母买些头饰,头饰你去挑。”
没想到他拿到银钱第一件事想的是这个,锦娘立即点头说好,她又道:“咱们今年虽然在孝中,但是年礼得提早备下,还有其余的银钱都攒着。等你过几年若是发解了,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上下打点,聘请师爷书吏,还要养下人,都要钱呢。
蒋羡笑道:“好,我都听娘子的。”
明显有了这笔钱,蒋羡的心情好多了,他也是个要面子的男人啊。虽说娘子对他很好,但是吃软饭这个头衔可不好听。
夫妻二人抽空去了银楼,锦娘只帮她娘看了一对鎏金的银蝶钗,蒋羡却要帮锦娘打一套首饰,还帮锦娘买了一对镯子。
“干嘛呀,我不用。”锦娘忙道。
蒋羡却道:“娘子,你就听我的吧,虽说你天生丽质,可佛祖还需要金身呢。”
此番,锦娘才答应下来。
魏雄和罗玉娥收到女婿的礼物都高兴的很,她们对蒋羡愈发是嘘寒问暖,让蒋羡不由得觉得魏家温馨。
虽说他岳父母也是常常拌嘴吵架,但他们对自己没话说,当然他也发现每次家中剑拔弩张的时候,都是娘子出来,几句话氛围就变了。
就像现在他们俩回来,岳母亲自熬排骨藕汤给他喝,还道:“知晓你爱吃炙羊肉,我和你爹关店后,跟着你爹的同袍去了二十里外的一个庄上买了一头羊回来了。那里的羊没有那么大的腥膻味,羊肉也嫩。”
蒋羡连忙谢过他们,罗玉娥笑道:“谢什么,这都是应该的。”
她夫妇二人说完,又说女儿:“你说你买的林檎回来又不吃,全部糟蹋了。”
锦娘深受现代思想,什么一天一个苹果,就能远离感冒。偏偏她又不爱吃,就全部放着了,现下听她娘提起,就道:“等会儿你们分的吃了算了,我实在是吃不下去。”
“我们不吃就全部浪费了。”罗玉娥唠叨起来。
她就是这样,别人让一步,她就开始不停的说,锦娘连忙打断起来:“好了好了,别说了,那我不爱吃能硬吃吗?我爱吃鹅梨,你们偏偏买莱阳梨,到头来还怪我。我要吃脆的林檎,结果都是粉的,一口也吃不下去。”
锦娘这么一说,罗玉娥嘀咕:“看姑爷从来不说我的不是,你就天天挑三拣四,还是姑爷最好。”
说来真是奇怪,天下的婆婆,多半对儿媳妇挑三拣四,而天下的岳母,多半都喜欢女婿。
“您讨好您姑爷也没用,他是我的了。”锦娘笑嘻嘻的。
罗玉娥失笑的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没见过这么不知羞的。”
在一旁的蒋羡也跟着笑,他知晓锦娘很怕他在这里过的不自在,有外人的感觉,所以很在乎他的感受,有时候岳父骂岳母东西买多了,是败家子云云,要不这两人为了一条鱼买的不合适也会吵,往往这个时候娘子就会出来直接发火。
但其实他不介意的,因为他们夫妻虽然市井之人,但性情直率,对自己的孩子更是没话说。
等他们俩用完饭,蒋羡就对锦娘道:“娘子,你别为我担心,其实我来这里反而更舒适。真的,你看我的脸都比之前圆了一点,娘子把我养的很好。”
“官人,这个家是咱们俩的,我当然不会担心你不会适应啊。”锦娘拉着他的手,又有些迫不及待的道:“明日我就把你给我买的首饰戴上,让别人羡慕羡慕。”
蒋羡立即点头,锦娘又起身道:“那我就不打搅你读书了,先去前面了。你若是累了,就去榻上眯一会儿。”
她说完就扶着肚子走了,蒋羡心道,我还挺希望你能够留下的。
下午锦娘继续做针线,她正好把一条花鸟裙做好,让阿盈去熨烫。悯芝拿了一件暗蓝缎子的披风放锦娘这里,这是给公公做的,准备冬至的时候送去,锦娘用包袱包好了。
到了冬至那日,许氏正在算账,听外面说蒋羡带着冬至节礼过来,六老爷留他用饭,她也很快见到蒋羡一面。
他并没有因为搬出去显得落魄潦草,褪去外面佛头青的素面杭绸鹤氅,露出里面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看起来愈发出众,很有世家子弟的模样,且意气风发,举手投足之间反而肆意潇洒了不少。
这,这是怎么回事?
和商户同住在坊市穷巷,竟然不见一丝郁气,反而愈发好啦!
第71章
冬至这日, 锦娘提早半个时辰放朱绣娘回家,还送了她两条鱼、一只鸡、一盒糕饼,朱绣娘欢喜极了。在魏家绣铺这些日子, 工钱都是及时发不说, 活计做多了,东家还会发绩效,绣铺夏天有冰, 冬天有炭火, 四时八节还会有节礼,她满意极了。